解读《胭脂扣》与曲意回环的交响曲
[摘 要] 2013年岁末,中国知名电影人、编剧、导演邱刚健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媒体在报道的同时还提及多年前他的作品《胭脂扣》。电影《胭脂扣》已经成为记忆深处的最令人感动的一部艺术作品,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虽不能假设,但我们还是要说,离开了邱刚健先生出色的编剧技巧,或许其感染力也会大打折扣。《胭脂扣》——那天堂人间的不了情,意绵绵,情绵绵,藕断丝连。不可否认,那曲意回环的交响曲,更为电影增加了永恒的魅力。
[关键词] 《胭脂扣》;女性情怀;曲意回环;经典
时值2013年岁末,媒体里传来一个噩耗:中国知名电影人、编剧、导演邱刚健先生在北京与世长辞。与他合作过四次的著名导演关锦鹏第一时间在微博上表示哀悼:“一路走好,永远怀念您!”媒体在报道的同时还提及多年前她的作品《胭脂扣》。
一、女性情怀的绵绵缠意
1988年,成龙监制、关锦鹏导演,当年红极一时的歌星梅艳芳和张国荣倾情出演,还有万梓良、朱宝意、温碧霞、谢贤等名角出演的电影《胭脂扣》隆重上映。当年看过此片的人,无一不被片中如花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牵挂和人鬼殊途的无奈所深深打动,片中的主题歌成为至今仍传唱不衰的经典,由主题歌转化而来的主题曲也成为标志性的艺术元素,久久萦绕在观众记忆深处。2003年张国荣和梅艳芳相继去世,《胭脂扣》又被人多次提及。但是或许没有几个人关注到打造《胭脂扣》剧本的邱刚健。而先生逝去,或许真该以此文来追念邱先生。
《胭脂扣》的故事来自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邱戴安平(即邱刚健笔名之一)亲自操刀改编为电影剧本。影片讲述一个五十多年前自尽殉情的妓女如花在阴间苦苦等待自己的爱人十二少陈振邦未果,遂以约定的3811作为暗号重返人间来寻找,找到在报馆工作的袁永定和阿楚求助,虽有误解,但在讲述身世之后得到二人的同情和帮助,最终弄清了事实的真相,见到了负心苟活于人世备受熬煎、穷困潦倒的陈振邦,放下了五十余年的恩情与怀念牵挂,恩断义绝而去投胎转世的故事。电影在前世与今生间切换,也将袁永定与阿楚的爱情牵涉进来,既有半个世纪香港的变迁,也有两个时代恋人之间爱情观的差异比较。故事最感人的在于妓女之身的如花对自己的爱人情至真意至切,为人不能相拥相伴,做鬼也要一路同行,黄泉路上不喝那碗孟婆汤,只是为了痴痴等待,为了人生最后一个约定。痴情种子竟然是一个妓女,而被认为本质洁净只是受了蛊惑和勾引的十二少陈振邦却在最后一刻选择了退避和苟存,究竟谁更有资格得到真爱?不言自明。
片中有大量的场景和剧情来反映如花活着时候与十二少的相拥相依,也有十二少对如花的挥金如土和一掷千金为一笑的慷慨。二人终于有了真感情,如花和十二少的幸福洋溢在银幕上,也感染着观众。如花在阴间找不到十二少的秘密在影片中段才揭露,而十二少的苟活与绝情则是作为秘密背后的秘密在影片最后才揭晓。情节设计之巧,构思之妙,人物安排之合理,故事情节发展自然而然,一步步将观众引导入戏,情感之一波三折,令人动容。常言说婊子无情,可故事里的如花谁又能说是无情无意的人呢?古往今来,中国文学宝库里从来不乏才子佳人,也不缺少杜十娘之类的悲剧人物。可是用情深刻的却是如花这样的人,无情无义的反倒是那些衣冠楚楚、潇洒风流的浪荡公子。这是命运开的一个玩笑吧!?
李碧华也许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学的熏染,在原著中描写的如花就已经令人高度同情,经过梅艳芳和张国荣的演绎,更是入木三分,令人肝肠寸断,但这种感人的效果来源绝对离不开邱刚健先生的生花妙笔,才能将原著改编得可以在短短96分钟展示人间的悲欢离合、人鬼殊途的无悔爱恋。如花在得知真相后并未有报复之心,而是释然而去,谅解和宽容了负心之人。这又是何等的胸襟。
不用说,影片具有明显的女性意识,虽有第三者的角度,却难以抹去女性的情怀。影片主角虽是如花与十二少,但刻画的重点在如花身上怕是没有谁来质疑。如花的形象即便是以女鬼的身份出现,却也没有令人恐怖质感,而是充满了脉脉深情,饱含着幽怨与无助,宛如一个受了莫大委屈的小女子。在《胭脂扣》里,如花虽死犹生。李碧华如此的奇思创造了如花这一女性文学形象,邱刚健先生将其提炼成为艺术的经典,使得如花有了如此广博的人气,也成就了梅艳芳和张国荣的电影艺术。
也许,是李碧华的原著缺少的鬼气感染了邱刚健,也或者是邱刚健本就不想将它打造成一部鬼片,而是两位女性将和鬼有关的题材演绎成为情意绵绵的爱情故事,不过是活人爱情的延续,是中国版的人鬼情未了。将如花当作核心人物,其中有大量女性化特色很明显的趋势,这绝对是影片感人的源头。影片对如花的生活进行了详尽的描绘,寻找十二少的历程也以如花为核心,不论如花的幸与不幸都是镜头关注的重中之重,甚至可以说如花才是影片惟一的主角。这一改变,则是原著中所不曾有的。邱刚健对原著的改造正在于此,使得情节更加紧凑、冲突更突出、人物更丰满、情感更动人。也许正如一些影片人所言,梅艳芳本人并不算很漂亮,但关键就在于气质,在于那种味道。而电影中如花的形象感人也正是那种味道,那种楚楚可怜而又毅然决然,柔情万种却难成眷属,黄泉路上也等不到的凄楚的味道。说到底,还是影片自始至终都洋溢着的女性的味道。
二、曲意回环的交响曲
拍摄《胭脂扣》的时候,导演关锦鹏仅仅三十出头,正是意气风发。当时港片已经出现了徐克、许鞍华、严浩、谭家明等名家,关锦鹏已经跟他们尤其是与许鞍华合作多年,学习了不少。《胭脂扣》也让关锦鹏成功晋身艺术片导演行列。关锦鹏创作认真,风格婉约细腻,在1985年的《女人心》、1987年的《地下情》已经有所展现,拍摄女性影片《胭脂扣》则已是轻车熟路。
《胭脂扣》出现的年代,港片中已有了《倩女幽魂》,张国荣饰演的宁采臣早已深入人心,在歌坛也已成长为天王级的人物。都是言情,是人与鬼的恋情,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但都成为一代经典,毕竟不是偶然。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