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悲剧对人性死亡的解构意蕴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8 20:5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小娜
分享到:

 

  摘 要:《悲剧的诞生》通过颂扬象征和解力量的“酒神精神”,而探求悲剧于人类生存的意义,恰恰该意义之于《檀香刑》的人性死亡的解读至关重要。人性暴力和死亡叙事,揭露悲剧的诞生和实质。悲剧的形状和声音之所以呈现出来,是因为满足更高的心灵的旨趣,从人的心灵深处呼唤起反应和回响。

  关键词:悲剧;酒神精神;死亡;檀香刑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4-0007-01

  一、悲剧的诞生——内心悲观性的高度净化

  尼采作为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和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其批判和自我批判,怀疑和自我怀疑所造成的精神分裂和疯狂,预示了二十世纪现代思想者的悲剧性结局,而这种结局在《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已有详尽充分的说明,“悲剧意味着一个瓦解过程,生存本能在艺术本能中自己毁灭着自己。”①如是,这种悲剧性意涵在莫言的长篇小说《檀香刑》中表现地愈加淋漓尽致。

  在开始这个话题之前,我们有必要从日神和酒神的角度理解《悲剧的诞生》。“我引入美学的对立概念,日神的和酒神的,二者被理解为醉的类别……日神的醉首先使眼睛激动,于是眼睛获得了幻觉能力,酒神状态中,却是整个情绪系统激动亢奋,所有各种表情和做戏本领一齐动员。”②可以说,它是对日神和酒神思维糅合的思辨。日神与酒神,是尼采借用古希腊人的神祗所寓指的观念,在于为人生创造一种纯粹审美的评价。日神,是人们追求的光辉形象;酒神,存于人的本性中,最具生命力,对于悲剧的体验感受最深。尼采认为,古希腊悲剧是酒神倾向的典型表现,一种从“自我”中解脱出来、让任何个人意志和个人欲望保持沉默的艺术,这种艺术使人在毁灭中遗失个体的概念,在集体的狂酔渲染中高呼“人们弄懂我了吗”。③因此,悲剧的魅力源自对原始欲望最真切的感悟,体现出人类深层潜藏并将涌动爆发的欲望、狂放和恐惧。

  “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人生和世界才显得是有充足的理由的”。④当然我们也可这样理解,“悲剧文化的重要标志是,智慧被移到知识的位置上,成为最高目标,它不受知识诱惑误导的欺骗,目光一动不动地盯着世界的总体形象,试图在这总体形象中,以爱的同情感把永恒的痛苦理解为自己的痛苦”。⑤也就是说,人们模拟这个世界,用血和生命去祭奠,这种方式从一开始就具有严肃和悲剧的色彩。

  说到这里不难发现,《悲剧的诞生》不仅仅是文学艺术层面的悲剧,人生亦是悲剧本身,世界不断创造又不惜为了再创造而毁掉之前的生命,尼采提出这样的真相,提出酒神精神背后蕴含的悲剧是为了拯救人类自身,抛弃道德与科学对人性的指引,揭露悲剧下的死亡形态。

  二、冰冷的死亡——人性冷暴力的深层窥探

  紧承前一节所涉及的内容,从人性角度出发,《悲剧的诞生》与《檀香刑》所契合的悲剧行为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点:

  1、读者对剧中人物的可悲命运进行内在体验,产生恐惧和怜悯,进而获得情感的宣泄。

  2、悲剧人物的面具化: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⑥

  3、酒神式过程的完成与悲剧的观看效果:悲剧人物从僭越到反抗,再到自我毁灭的过程,正是整个酒神式进程的自我完成。

  以上三方面对解构《檀香刑》的人性死亡至关重要,不单单在于这部作品在叙事的艺术上具备“高难度”的性质,而且精神艺术上的难度与作品的人性忧患的悲剧主题也完美结。

  《檀香刑》讲述“斩首”“腰斩”“阎王闩”“凌迟”“檀香刑”等刑罚与人性之间展开的死亡循环。从高层统治至下层统治,钱丁的麻木之于余生的痛楚——赵小甲对岳丈孙丙的刑罚——赵甲对儿子赵小甲的精神控束——眉娘对公爹痛恨的人生肢解的连环顺序,檀香刑作为推波助澜的凶杀助手冷眼旁观,透视出悲剧的冷酷与虚幻,如尼采所言,“凡一切已经写下的,我只爱其人用其血写下的。”⑦

  除此之外,莫言在文本中隐喻了丰富的死亡内蕴,且把小说叙述的语境、神奇发指的故事情节,同生命中充满神秘色彩的哲学理念、以及同作品的深在的文化内涵完美和谐地统一起来,一定程度上,《檀香刑》开启了一个新的哲学探求、人性省察和生命追问的时代。

  可以说,莫言的作品是关于中国历史的作品,也是关于《悲剧的诞生》的再次审视与理念交融的作品。《檀香刑》并非一组组清晰可辨的文化、内涵或象征符码,而是对全部历史中人的生存本质——即以透支生命来维持生存的悲剧揭示。这部小说在平静的叙事中蕴涵令人胆寒的寓意,隐喻出人的生命的减速与死亡的加速,这也是对现实和历史的共同喻指。

  其次,正因为悲剧在于“摹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感情得到疏泄”⑧因此,檀香刑的实施是作家理念的另一理解中的冰冷死亡。不需要刻意的夸诞,但因为《檀香刑》的故事带有过于令人触目惊心的极限色彩,几乎演变成哲学,因此,这种冰冷的文本叙述和人性死亡便呈现出直指人心的悲剧精神。

  三、苍白的凌迟——人性悲剧化的浅层解构

  《檀香刑》的高潮是大清头号刽子手赵甲和儿子对农民起义领袖——猫腔班班主——孙丙施行的檀香刑罚。“橛子在爹的手里失去了平衡,橛子的尾巴朝上翘起来,分明是进入了它不应该进入的深度,伤到了孙丙的内脏。一股鲜血沿着橛子刺刺的窜出来。”⑨作品试图揭示的,是大清末年檀香刑的历史文化的依据,探索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丑恶的扭曲如何转化为“美”,并在“美”的掩盖下成为“悲剧”的这一过程。正所谓,“一切伟大的天才都有一种厄运,便是窒息了许多较弱的力量和萌芽,似乎把自己周围的自然弄得荒凉了”。{10}这是《檀香刑》中“天才”赵甲渗透出的丑陋,把檀香刑作为艺术,影响了人物面对历史和现实的体验深度。

  文本以人性的灰色角度与死亡叙事均回应了魔幻式简单式的教喻或讽刺的主题,称得上是精神的、心灵意义的、人类原型的甚至是哲学意义上的著作,与《悲剧的诞生》有异曲同工之妙,隐含出对人类自身行动的意义和对悲剧限度的思考,指向现代世界对古典精神的继承流变。

  《檀香刑》为读者还原出历史语境,将血淋淋的悲剧结局与人性崇高的死亡紧密结合,这种艺术处理的基调也是悲剧为主,但它展现出作品内在的文化意蕴,通过意蕴的解读,我们找到人类灵魂深处所蕴藏的疯狂与叛逆,对爱和死亡超脱的执着,这也意味着与悲剧性紧密相连的当代文学在默默地突围,走上一条寻找自我形象,确立自我身份的艰难历程。

  《悲剧的诞生》书末,尼采告诉我们:“对悲剧的快感表明了强有力的时代和性格,它的无以复加也许是神曲,这是英雄的灵魂,它们在悲剧的残酷中自我肯定,坚强得足以把苦难当做快乐来感受”{11}不难理解,一部《悲剧的诞生》,诞生出哲学所独有的那种人生如河流般的活泼性、易逝性以及对自我灵魂的深层拷问,更诞生出十九世纪、二十世纪乃至今后的哲学信仰,我们亦从《檀香刑》的解读中重新审视了人性的冷漠肢解与悲剧演化,从中感受到悲剧与死亡的双重厚度。

  注释:

  ①②④⑤{11}尼采.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三联书店,1986(382、320、105、347、383).

  ③尼采.孙兴周译.科利版尼采著作全集第6卷[M].商务印书馆,2010(374).

  ⑥⑧亚里士多德.罗念生、杨周翰译.诗学诗艺[M].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第6章:7、63).

  ⑦尼采.徐梵澄译.苏鲁支语录[M].商务印书馆,1992(34).

  ⑨莫言.檀香刑[M].当代世界出版社,2004(339).

  {10}尼采.周国平译.疯狂的意义[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