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杜甫诗歌的悲剧精神(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22 15:5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唐艺
分享到:

 

  杜甫出生在奉儒守官的家庭,儒家思想对他产生了深刻影响,使他从小就立下了远大理想。成年后他把修身、齐家、治国作为自己安身立命的原则,形成“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但事情的发展远非杜甫所料,他两次参加科举都没有考中,此后一直寻找入仕的机会,到处求人援引,但都没有结果,直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一个小官,可是上任没多久,就爆发了安史之乱。此后他的人生命运悲凉、仕途坎坷。儒家倡导的是积极入世,追求理想的人生和完善的人格,但现实社会的残酷造成大量有志之士的仕途坎坷,理想与现实形成强烈的冲突。面对不公的命运、悲惨的人生,如果以耿直的人格面对现实,必会与现实政治相悖,这就使得一些正直之士的仕途不可避免的带有悲剧色彩,建功立业的理想大都会成为泡影,最后在诗文中抒发感慨来自我安慰。

  2.遇合无期的悲惨命运

  杜甫为人正直、他的际遇与大多数古代知识分子相契合。他有着远大的志向,早期的作品就充满着自信,如《望岳》中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他坚忍不拔的性格和远大的理想,有着强烈的自信,充满着乐观精神。他理想的终极目标是辅佐君王、安邦定国,伴随着对盛世的憧憬,他踏上了入仕的道路。但这条道路是坎坷不平的,科场失意导致他报国无门,造成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反差。杜甫长期处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他越是追求理想,越是感到现实的巨大压力,由此产生的失意、悲怨、伤感等情感都通过诗歌表现出来,使之具有了悲剧精神。因此诗人觉得“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杜甫在求仕中看到了官场的黑暗,体会到人情的冷暖,世态的炎凉。盛世憧憬的消失与理想的破灭,使诗人产生强烈的困惑,也使他的人生带有了悲剧色彩。杜甫一生致力于追求理想,但时运不济,这实在是一出悲剧。生活的艰辛、仕途的坎坷,都没有磨灭他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使得杜诗的悲剧精神更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

  杜甫也曾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才能、胆识,指出当时大臣的尸位素餐,希望得到明君的任用。但皇帝的召试并非是真爱人才,而是为了粉饰天平,再加上奸臣当道,召试也就不了了之。杜甫多方奔走,到处找人援引,直到四十多岁才谋得了一个县尉的小职。安史之乱中,杜甫冒着生命危险才进入仕途。他一生不懈的追求功名,在逆境中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道出了中国知识分子在逆境中执着追求的性格特征。安史之乱后,他把对盛世的憧憬转变为对现实的抨击,忧心于国家的命运和前途,这使他的诗歌充满了悲凉的基调,蕴含着悲剧精神,如《壮游》中的“上感九庙焚,下忧万民疮。”

  二、杜诗中的悲剧精神

  1.时事诗与怀古诗的悲剧意蕴

  时事诗表现出对现实的关注,展示了作家忧国忧民的情怀,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杜甫一生充满着悲剧色彩,他以自我的生活体验为基础,创作了“三吏”、“三别”等著名的现实主义诗篇,真实的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乱,谱写了一曲曲时代的悲歌。杜甫深切关怀着满目苍凉的社会现实,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通过抒写时事表达自己的见解,蕴含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悲剧色彩。如“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兵车行》)诗中生死离别的场景,奠定了全诗悲凉的气氛。“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咏怀五百字》)则揭示了当时巨大贫富差距,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生活,表达了对国家与百姓命运的关注。“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杜甫不仅在时事诗中追求悲壮美,在晚年创作的诗篇中也张扬深沉的忧患意识,如“我多长卿病,日夕思朝廷”(《同元使君春陵行》),“抱病排金门,衰容汽为敏”(《赠郑十八贲》),“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登高》)。在这些诗句中表达了自己的远大理想和对现实的愤恨,他将对政治的忧患和生命的悲哀都渗透在诗篇中,其忧国忧民的意识超越了社会功利,使其诗歌蕴含着强烈的悲剧精神,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