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渔家傲》看范仲淹词的开拓性
摘 要:范仲淹《渔家傲》横空出世,以苍凉悲壮的词风,把五代至北宋词坛的柔弱无骨的风气一扫而空,打破了花间派只写男女私情活、风花雪月和宫廷生活的局限,把词这种新兴的文体真正引向了抒情轨道。
关键词:边塞词;意境;诗言志;开拓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人,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康定元年(1040),西夏元昊犯边,攻略延州,范仲淹经韩琦举荐,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今延安),期间多次打败前来进犯的西夏军队,并整顿军纪,修筑大兴顺城,改善同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采取积极防御的战略,大大提高了边军的战斗力和士气。富弼在《范仲淹墓志铭》中说“公至,大阅州兵,爱抚士卒”,“不数月,举为精锐,士气大振,人心思战。”当时有民谣曰:“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骨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1041年,朝廷试图用速战速决的战略解决西夏对宋朝的威胁,范仲淹曾上奏要求暂缓出兵,未被采纳。韩琦曾约范仲淹一起进兵,并用语言相激,范仲淹不为所动,并力主当静观其变,未可轻兵深入。结果韩琦在好水川一役全军覆没,宋廷为之震惊。《澜水记闻》卷12中记载宋军此役不仅宋军大将任福阵亡,而且“指挥使将佐死者十五人,军员二百七十一人,士卒六千七百余人,亡马一千三百匹,杀虏民五千九百余口,熟户一千四百余口。”元昊大军直抵延州城下。1042年,宋军主力又在定川呰被围歼,阵亡将领十六员,士卒九千四百多人,损失马匹六百余匹。西夏的攻势咄咄逼人,范仲淹此时守边局势更加艰难,遂采取“屯兵营田”和“广筑城”为主的“严边实内”的防御战略,在地势险要之处筑城,一面固守孤城,随时防范有西夏大军的进犯;一面步步为营,伺机而动,有效地打击了西夏军队的进犯。这就是范仲淹《渔家傲》中所描写的边塞生活背景。
宋魏泰在《东轩笔录》卷十一中说,“范文正守边日,做《渔家傲》数阙,皆以‘塞下秋来’为首句,颇述镇边之苦。”可见范仲淹在西北守边时期曾经写下一系列的《渔家傲》,可惜仅流传下来一首,其余的都散佚了。范仲淹一生出将入相,文治武功,并无意做词人,在《全宋词》中也仅存词五首。但是范仲淹的《渔家傲》却能继承盛唐时期边塞诗的风韵,并首次将其引入词中,“感于事”、“动于情”,成为宋词中边塞词的开拓者。
《渔家傲》上阕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衡阳雁去,既说明气候转冷,又暗示鸿雁已经难以传书,和下阕的“家万里”,“归无计”相互呼应,四面的边角声悲凉凄厉,夕阳的余晖下,一座孤城矗立在千山环抱之中。边塞的苍凉壮阔与将士们久戍边塞的沉重心情,以景色的描写衬托人物去国怀乡的孤独心情,很自然的引出了下阕的“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的下阕实则是以报国之志来压制思乡之苦,凄凉之中又有悲壮。“燕然未勒”显然是借窦宪追逐单于,登燕然山刻石纪功的典故来表达自己的心愿:作为坐镇一方的将帅,在消除西夏对宋朝的边疆威胁之前,他只能选择“匈奴未灭,何以为家”。国难乡愁是一组矛盾,在凄凉笛声与“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壮阔场景互为交织,将各种情感和场景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尤其是将边塞之苦、思乡之情和将士们的抱负与无奈对立在一起抒写,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对撞形成强烈的艺术效果,生命的悲剧意识在此升华。《渔家傲》上阕写景,却景中有情;下阕写情,却情中有景,乃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在意境的营造上真正的做到了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推崇的“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
范仲淹在《唐异诗序》中说:“意必以淳,语必以真,乐则歌之,忧则怀之。无虚美,无苟怨。”范仲淹的诗学还是主张“诗言志”,认为诗歌的目的是“羽翰乎教化之声,献酬乎仁义之醇,上以德于君,下以风于民。”范仲淹的《渔家傲》中也隐约有这种思想,可以说是“以诗入词”,把盛唐边塞诗的风格大胆地引入了词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种慷慨激昂的感慨属于典型的“诗言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于不动声色之中,将自己强烈的感情蕴含在如画的景物之中,然后在用直白的话语直抒胸臆,这是范仲淹词的一大特色,也是范仲淹词超越于前人的地方。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实际上北宋词坛在李煜之后,并没有顺利地发展到抒发个人情感的“士大夫之词”,而是继续在宫廷词的狭小范围内徘徊。北宋最具有代表性的词人晏殊和欧阳修,都深受“花间派”的代表性词人冯延巳的影响,描写的艺术空间和思想境界从未突破“花间派”宫廷儿女私情的窠臼。直到范仲淹的《渔家傲》横空出世,以“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苍凉悲壮的词风,才把五代至北宋词坛的柔弱无骨的风气一扫而空,打破了花间派“浅斟低唱”,只写男女私情活、风花雪月和宫廷生活的局限,把词这种新兴的文体真正引向了抒情轨道。词这种新兴的文体被用以描写广阔的生活空间,自由地抒发作者的慷慨悲情,风格上既有传统边塞诗的沉郁悲凉的特色,亦有壮阔雄浑的时代风格。范仲淹不仅对后来苏轼、辛弃疾等豪放派词人的影响深远,而范仲淹其它词作中细腻的抒情风格也深刻的影响了李清照等婉约派词人,可以说范仲淹是介乎豪放和婉约之间的词人。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