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白居易诗舟船意象简论(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07 11:4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罗朋朋
分享到:

 


  诗歌中对于舟船娱乐类内容的展现,自汉武帝刘彻《秋风辞》至初唐的宫廷唱和诗,多是文人在参与帝王或者皇室贵族组织的诗歌酬唱活动中产生的;盛唐时期,诗人常沉沦不达,多在参与地方官僚组织的游玩、宴席上产生;中唐一些诗人跻身社会上层,文学活动早已由宫廷下移,以白居易为代表的中唐作者,自身所代表的阶层即成为不少舟船娱乐活动的组织者,诗歌中这类内容的表达少了一些堂皇富丽、典正拘谨,多了一些通俗细致、适性灵动。结合白居易水上行旅的体验,加上对舟船文化的濡染,随着舟船娱乐的展开,其在内心深处思索并形成的处世之道亦与舟船发生关联。

  三、虚舟:中隐处世的典型指称

  虚舟意象是诗歌中舟船意象下面的一个小类,出自《庄子》“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9],其核心之意在于由虚舟触物而无害所引申之虚空无碍的处世态度,这在《全唐文》多篇文章中都有体现。“虚舟”最早出现在诗歌中,当是东晋庾蕴的《兰亭诗》:“仰想虚舟说,俯叹世上宾。”[10]之后在陶渊明、谢灵运、孟浩然、高适、李白、杜甫等众诗人的诗歌中都出现过。白居易诗中出现了11次虚舟,即使除去3次表示人名的郭虚舟,仍是先秦至唐代诗人中出现次数最多的。

  白居易在《赠吴丹》一诗里认为“宦途似风水”,并称赞吴丹“君心如虚舟”[11]。他在被贬江州以后,对世俗生活越来越在意与追求。就思想信仰而言,白居易对道教的炼丹服药、长生不死并不认同,反而对于佛教的圆通更加青睐,但这并不妨碍其对道家在处世乃至养生某些方面的认可。虚舟这个脱胎于《庄子》的带有哲理的语汇,正是他中隐处世的典型指称。元和中兴破灭以后,牛李党争激烈,白居易虽与两党人物都有交往,却超然于党争之外,自避于长安朝廷,流连于地方官与东都的闲职,颇有感慨地以诗自白:“只见火光烧润屋,不闻风浪覆虚舟。名为公器无多取,利是身灾合少求。”[12](《感兴二首》其一)。

  在白居易之前,诗僧皎然在《南池杂咏五首》当中有一首是专门吟咏虚舟的:“虚舟动又静,忽似去逢时。触物知无迕,为梁幸见遗。因风到此岸,非有济川期。”[13]可稍加注意的是,皎然特别把虚舟这一类型与舟楫济川这一类型做了区分与隔离:“因风到此岸,非有济川期。”这一点在白居易诗中得到了继承:“良冶动时为哲匠,巨川济了作虚舟。”[14](《和杨尚书罢相后夏日游永安水亭兼招本曹杨侍郎同行》)白诗中不少舟船意象都充当了一种象喻,如“巫峡之水能覆舟,若比人心是安流”(《太行路》)、“有如波上舟,此缚而彼牵”(《雨夜有念》)、“断痴求慧剑,济苦得慈航”[15](《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翰林钱舍人诗一百韵》),其诗中不少虚舟亦复如此:“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赠吴丹》)、“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舟”(《咏意》)、“澹然方寸内,唯拟学虚舟”(《秋寒》)、“心似虚舟浮水上,身同宿鸟寄林间”[16](《咏怀》)。白居易这种象喻式表达,将虚舟视为学习对象、心灵境界的一种高度,无疑把赋予虚舟的情感浓度做了提高,亦将其精神意趣做了升华。

  四、结语

  白居易诗歌中的舟船意象在反映水上行旅、娱乐及较深层次透显的处世态度上,相比前代、同时代而言,都做了一些拓展,而上述三项内容之间,亦是相互影响、协同推进的,综合起来将白诗舟船意象的特色做了很好的凸显。白居易以平易流畅的笔调,反映更细致的现实生活,表达更旷达的世俗情怀,其诗中体现出的对舟船意象的书写方式,对宋辽金诗歌中该意象的精神风貌产生了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2][3][4][5][6][7][11][12][14][15][16]谢思炜撰.白居易诗集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6:845,819,590,961、962,1909、1918,2643,1896,474,2427,2671,315、808、1151,474、615、1596-1597、2487.

  [8]黄熙年等点校.古唐诗合解[M].长沙:岳麓书社,1989:477.

  [9]王孝鱼点校.庄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61:675.

  [10]逯钦立辑校.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M].北京:中华书局,1983:909.

  [13]中华书局编辑部点校.全唐诗[M].北京:中华书局,1999:932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