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郡斋读书志》子部与集部类目的设置(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12 11:42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孙月霞
分享到:

 


  二、集部

  在古代文献四部分类中,集部居第四位,而最早出现于目录,是《七略》中的“诗赋略”。两汉以前,无“集”之名,抒情明理之文与辞赋诗歌大都以单篇形式保存在史传中,所以《汉书·艺文志》无集部之设,于“诗赋略”中著录诗赋作品,类分五种。南朝宋王俭在《七志》中,致“诗赋略”为“文翰志”,从类目名称上看当时的文学作品已不仅仅限于诗赋,已经把文章包含在内了。梁时阮孝绪《七录》设“文集录”,分为楚辞、别集、杂文四类,《隋志》以经、史、子、集四部著录图书,于集部分为楚辞、别集、总集。它奠定了以后目录分类中集部类目的基础,后世目录集部的分类,都是在此基础上增损合益。纵观从《隋志》至《四库总目》的历代目录著作,集部子类变化最小,除《崇文总目》、《遂初堂书目》、《明史·艺文志》无楚辞类外(其著作合并至别集类),其他则均设有楚辞、别集、总集类。新增类目,《崇文总目》设文史类,《郡斋读书志》设文说类,《直斋书录的解题》增设文史、诗集、歌词、章奏类,《文献通考·经籍考》同《直斋书录解题》,《四库全书总目》设诗文评、词曲类。

  《郡斋读书志》将《崇文总目》文史类中的有关史学批评的书析出置于史部,而在集部设文说类。文说类著录的是历代评论诗文等文学作品的著作,如《文心雕龙》、《金文要诀》、《韩文辨正》等。中国文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趋于自觉,文学批评也随之繁荣,先有三国魏曹丕的《典论·论文》,继之则有西晋陆机的《文赋》。南朝齐、梁时期,出现两部重要的诗文评名著,一为刘勰所撰论文之《文心雕龙》,一为钟嵘所撰论诗之《诗品》。《文心雕龙》是一部从理论上对前代文学创作进行全面总结的文学批评巨著,《诗品》是一部专门品评诗歌创作的著作,对后世的诗歌评论产生了很大影响。在这之后,文学评论著作日渐繁盛。但是相比较于其他类目数量还是不多,人们对它的认识也比较模糊,单独立类的条件还不成熟,只有附录于相近的类中,《隋书·经籍志》便将《文心雕龙》放在了总集类中。随着学术的发展,此类书籍日渐增多,人们开始注意到文学批评之类的书籍,并在集部单独设立。从《崇文总目》之后的各种书目均设有此类,但也只有《郡斋读书志》于此类仅著文学批评类的书籍,这是晁公武颇有见识的一面,古代的文学批评著作也有了最合理的归类。

  关于词类,《郡斋读书志》并未设类,也没有著词类的著作,大抵是由于公武认为词乃鄙俗之作,“倚声未技”、“不足重轻”,这种想法代表了当时绝大多数文人的意见,词是来自民间的通俗文艺样式,在宋人眼里,只有诗和散文才是正统的文学样式,宜于反映社会中的“重大题材”,至于来自里巷的“曲子词”则属于“末技”“小道”,是反映一己之生活的。公武此种观念是带有局限性的。但他之后的陈振孙却大胆地设立了歌词类,其后许多书目皆因之,此种做法具有独创性,至清《四库总目》将词曲合在一起,设立一类,列于集部末尾,在目录学上有所突破,但又十分保守。因是词是宋代文学代表,曲为元代文学代表,同样都为一种较大的文学体裁,词与曲应平行单独设立。

  诗集类,仅《直斋书录解题》、《通志·艺文略》、《文献通考·经籍考》设立,但此种分类法较纷繁与其他类有重复,故大部分目录学者未从之。

  到于章奏类,一些目录著作将之设于集部,显然不合理,应入史部。

  参考文献:

  [1](宋)晁公武撰,孙猛校正.郡斋读书志校正[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3](宋)郑樵.通志·校雠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4]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4.

  [5]余嘉锡.目录学发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6]倪士毅.宋代目录学家晁公武和《郡斋读书志》[J].杭州大学学报,1980,(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