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明清朝贡制度的政治功能
[摘 要]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朝贡关系是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可忽视的一条探索中国外交文化的路径。在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历史里,探清中国在东亚范围内的地位及作用,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东亚历史,而且可以以史为鉴,更好地面对中国在当前世界形势中遇到的一些诘难。而深入了解中国的朝贡制度,尤其是明清时期的朝贡制度,对我们理解当时中国的外交政策与政治地位都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古代的朝贡制度及其政治功能,正是本文旨在探讨的关键问题。
[关键词]朝贡制度;政治功能;条约体系
起源于先秦时期的朝贡制度不仅是古代中外交往的主要途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向外传播的媒介。关于朝贡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形态及特征、作用与反思,是一个相互连贯的整体。要想系统地了解朝贡制度,可以从畿服制度、册封制度、羁縻制度、朝贡制度以及条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来看朝贡制度的形成与演变。本文旨在从根源探寻朝贡制度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大致阶段,进而回到明清时期关于朝贡制度的鼎盛与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之间的必然联系,深入地分析朝贡制度在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所产生的不同影响,尤其是它的政治功能。把朝贡制度与条约体系相比较,探清朝贡制度从产生发展到衰落的过程,有利于我们在当前一些所谓的“中国威胁论”面前做一些辩白,澄清事实的真相,以更好的姿态面对世界、展望未来。
一、明清朝贡制度的表现形式
1、明朝的朝贡体系
明朝确立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朝贡体系,其朝贡国之多、朝贡规模之大都是历代王朝所不及的。
明朝统治者废除了元朝的民族压迫与歧视性政策,转而采取比较有建设性的措施。但是,就整体而言,明朝是一个内向而保守的国家。明朝外交思想的转向和外交政策的形成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明朝初年,对华夷应一视同仁的思想正式形成,这是中国外交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这种思想的转变使明朝不再像前朝那样寻求建立一种“天朝体系”以辖制那些名实并不相符的“藩属”,而是主动地与这些国家建立稳定的朝贡体系,从而在东亚形成了一种崭新的国际秩序。同样,外交理念的根本转变也使得明朝统治者们不再在对外关系中频频使用暴力。以和平为基调的朝贡关系与暴力频用的扩张政策是不相容的。尽管我们很难把明朝确立的比较完备的朝贡体系视为一种平等的国际关系,但是,它与武力扩张政策相比终究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2、清朝的朝贡体系
清代继承了明代的朝贡政策,萧一山在《清代通史》中记叙盛况:“至朝贡受封之国:朝鲜、琉球旧属藩属,阔而喀、缅甸、安南兵威所屈,若暹罗、阿富汗、敖罕(浩罕)、巴达克山则余威之所震,拱手内服者也。惟哈萨克三部、厄鲁特二十部,……朝贡略如缅越,而羁驭有间,其制盖在藩部属国之间,名曰附庸。”
但是,随着体系内各国的发展和朝贡体系的复杂化,与明朝前期臻于鼎盛的东亚朝贡体系想比,清代朝贡体系规模日益缩小,逐步变成了多个朝贡体系中的一个。与此同时,从16世纪初开始,随着西方殖民势力东进和沙俄东扩,东亚区域世界受到前所未有的异质文化的挑战。东亚一些国家相继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俄罗斯的势力则进入了东北亚地区,东亚朝贡体系的范围缩小了。从嘉庆开始,清朝开始衰落。大清帝国开始落后于大工业化的发展,也开始被列强窥视。朝贡体系渐渐被条约体系取代了。
二、明清朝贡制度的政治功能
1、明代朝贡制度的政治功能
由于明朝奉行了和平的外交政策,因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明朝与很多“藩国”之间保持着一种既利己又利他的合作关系。明政府“花钱买平安”的思想确有其高明之处,先不考虑朝贡体系在经济上的效益,单是在宣扬国威、安定社会与传承文化几个方面,朝贡制度无疑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可以从郑和七下西洋这一伟大壮举来分析这一时期朝贡制度在明朝起到的政治作用。
明朝永乐时期,出现了在中国航海史和世界航海史上都堪称壮举的“郑和下西洋”。通过郑和下西洋,明朝政府的赍赐贸易以对友邻国家给予大量无偿的经济支持,达到了预期的高峰,不仅马六甲海峡以东的邻近各国,甚至整个印度洋地区国家都系于通过官方的途径和中国发展直接的贸易关系,原因就在于这种活动方式十分有利于贸易的对方,因此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从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当时明朝真正的目的在于宣扬国威,使五湖四海皆归于明朝,是一种柔和的外交政策。郑和的船队每次出海都带有非常多的中国特产,且价值不菲,与贸易国进行商贸往来,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吃亏”的生意往来,可为什么这一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经济活动却可以持续28年呢?其中有明朝国库充盈的决定性条件,但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是明朝在政治上的成就。这一伟大的航海事业鉴证了当时中国的强盛与朝贡体系在政治上的典型作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