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宋朝拒绝和亲的原因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11-13 11:5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杨昕
分享到:

 

  [摘 要]和亲政策,是中国历史上存在的一个特殊政策,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意义。然而,宋朝却没有与少数民族政权进行和亲,基本上持拒绝和亲的态度,并提出“和亲辱国”的看法。宋朝强烈的民族偏见、理学思想的影响、雄厚的经济基础、“内重外轻”的军事政策、皇室与“将门”的普遍通婚都成为了宋朝拒绝和亲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宋朝;和亲;拒绝和亲

  和亲是指两个不同民族政权或同一种族的两个不同政权的首领出于“为我所用”的目的所进行的联姻。(1)中国古代各民族实行过的和亲政策,是中国历史上存在的一个特殊政策,它对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积极意义。“和亲”也的确给人们带来了诸多的利益:(1)缓和矛盾,稳定局势,扩大疆域;(2)争取与国,缔结和约;(3)促进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4)促进民族自然同化和融合的趋势。然而,到了宋朝却出现了一个独特的现象:那就是宋朝并没有与少数民族政权和亲,并提出“和亲辱国”的看法。对宋人来说,“可以增币,但拒绝和亲;可以纳贡,但不愿纳女;可以称臣、称侄甚至称孙,但绝不肯以老岳父自居”。(2)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史学界对此也有所探讨:其中张正明先生认为强烈的民族偏见是导致宋人拒绝和亲的主要原因,阎明恕先生则从宋代公主下嫁或外嫁的角度阐述了其对宋人实行“和亲”政策的可能性的削弱作用。(3)崔明德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代和亲史》中也持与张先生相同的观点,着重强调民族偏见对宋人拒绝和亲的影响,并对宋人和亲理念进行了探讨。然而仅从民族偏见上来说明宋朝拒绝和亲的原因我认为是不太全面的。我认为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一、宋朝强烈的民族偏见与理学思想的影响

  民族偏见是历史的真实存在。长期的历史积淀,使得汉族养成了一种鄙视夷狄的(我族中心)主义,传统中国思想家和史家大都视统一帝国及其维持的朝贡制度为理想而以外族建立平等关系为耻辱。(4)这种民族偏见也在不同的时代所表现的强度不同,时而强烈、时而淡薄,但其对每个朝代“和亲”政策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在思想认识上,尤其是以讲天理和伦常为主要内容的理学的兴起,使传统的“夷夏之防”更加深入人心。因此,对于以“文治”立国的宋朝君臣来说,因为“他们大都深受狭义儒教之训诂学、道学所束缚,自然而然地把和亲政策与伦理道德对立起来”(5),认为与非类结亲是奇耻大辱。所以,宋朝在与辽、夏、金议和时宁可多给金帛,却坚决拒绝和亲。

  二、雄厚的经济基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正因为如此,在辽兴宗向宋提出以和亲、增币代替割地的要求时,宋朝选择了增币。从一定意义上说,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是宋人拒绝和亲的基本保障。雄厚的经济基础对宋朝的对外政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可以通过豢养大量的军队,以绝对的多数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对外战争的不利局面;另一方面,岁币虽是一项负担,但较交战时的军费,不过百分之一、二。因此可以说,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是宋人拒绝和亲的基本保障。

  三、“内重外轻”的军事政策

  宋太祖及其后继者大多按“内重外轻”的方针进行军事部署,将大多数禁军驻防在京城及附近地区,而边境上却只有少数禁军驻防。当时,开封内外,兵营列峙相望。当然,宋初统治者采取的这一政策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内重外轻”是当时北宋消灭割据、抵御外患的需要;其次,“内重外轻”是当时北宋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的需要。所以,宋太祖把大部分精力放在笼络和防备内部问题上,没有足够的决心来解除外患。再次,“内重外轻”是当时激烈的阶级矛盾的产物。宋太祖是靠兵变取得政权的,没有亲眼目睹农民战争的威力,因而他不仅没有采取措施去缓和阶级矛盾,反而使矛盾不断激化。最后,“内重外轻”与当时北宋对辽战争的失败也有密切关系。

  四、北宋皇室与“将门”通婚普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