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朝鲜人汉字汉语学习的历时考察(2)
为了振兴官学,仁宗(1123—1146年)效仿唐朝在国子监下设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其中,国子学、太学、四门学都设置有博士助教,分经教授学生。仁宗五年(1127年)又“诏诸州立学,以广教道”,在朝鲜半岛全境建立起许多“乡校”,成绩优秀的乡校学生可以进入国子监学习。元宗二年(1261年),高丽又在首都开京的东西两部设立学堂,史称“东西学堂”。学堂招收的都是未能进入国子监学习的京城子弟,其作用大致与乡校相同。到了恭让王时期(1389—1392年),又增设南部、北部和中部三所学堂,统称为“五部学堂”。除了活跃在民间的官学和私学,高丽还效仿宋朝在宫廷内部设立了经筳制度,专为高丽王和王公大臣说讲儒家经典,提高他们的汉文及汉学素养。长期以来,朝鲜人多是通过吏读等方法来学习汉字和汉文。很多人虽然识得汉语书面语,却无法与汉人进行正常交流。为了打破这一局面,高丽一方面继续积极向中国派遣留学生,另一方面着手设立专门的汉语教学机构。
忠烈王二年(1276年),高丽设置了专门讲授汉语的国家机构“通文馆”。后又因“时舌人多起微贱,传语之间多不以实,怀奸济私”,又设立了司译院“以掌译语”(《高丽史》卷七十六)。除了通文馆和司译院,高丽忠烈王还特设了“汉语都监”,恭让王三年(1391年)又将其改为“汉文都监”,并安排教授馆专门教授汉语。
四、朝鲜王朝时期
公元1392年,高丽大将李成桂取代高丽建立起全新的朝鲜政权。朝鲜王朝建立初始就奉行“尊儒排佛”和“事大交邻”的政策,所以朝鲜的历代国王都非常重视汉字汉语教育。除了传统的儒学,还非常注重汉语白话的教学。太祖李成桂甚至还将学校兴废作为考察地方官员绩效的参考之一。
李朝的教育体系与高丽朝相似。国家的最高学府是成均馆(高丽朝称国子监),接下来是京城的四部学堂和各地的乡校。除了官家办的学校,民间开设的书堂、书院也有不少,并且所有的学校都是以儒家经典为教材。李朝“事大交邻”政策的很大一部分针对的都是中国。但是绝大多数的朝鲜读书人却是只会汉文而不懂汉音,更别说用汉语白话与中国人进行交流了。过去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直接派遣大量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汉语。但是朝鲜向明朝派遣留学生的请求几乎都遭到了明朝皇帝的拒绝。
为了弥补这一人才缺口,至诚“事大”,太祖李成桂于公元1393年设立“司译院”以“肄习华言”(《太祖实录》二年)。以后随着译学的发展,“司译院”也逐渐发展成为“掌译诸方言语”(《经国大典》卷一)的重要机构,且汉学始终处于译学的核心地位。除了位于京城的司译院,地方上还设有译学院,并配有译学训导,以培养专习外语的“乡通事”(指地方翻译)。1403年,李朝又设立“应奉司”(后改为“承文院”),专门负责汉文的外交文书。后来随着应奉司职责的专业化,又担负起培养吏科人才的重任。应奉司和司译院,一个侧重于汉语书面语,另一个则侧重于汉语口语,这种文言并重的教育机制使得李朝时期出现了李边、申叔舟、崔世珍等不少优秀汉学专家和汉语人才。为了保证教学质量,李朝还专门设有质正官制度。每次使臣出使中国,朝鲜都会派遣质问官一同前往,“质问华俗于中朝”(《李朝实录·宣祖修正实录》)。能够担任质正官的也多是李朝资深的汉学专家。
公元1446年,李朝世宗正式颁布《训民正音》(也叫“谚文”,意为“通俗文字”)。这无疑是朝鲜半岛语言文字史上的一件大事。《训民正音》的颁布不仅结束了朝鲜人长期以来文言不一的生活现状,也让身处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终于有了接触和使用文字的权利。世宗也在《训民正音》开头很明确地表明创制的目的是“欲使人人易习,便于日用。”
《训民正音》的创制虽然意义非凡,但当时的士大夫阶层对它的反应却极其冷淡。有不少人认为放弃使用汉字就等于失去中华文明,会让素有“小中华”之称的朝鲜沦为夷狄之邦。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数集贤殿副提学崔万理。他在给世宗的上书中写道:“自古九州之内,风土虽异,未有因方言而别为文字者。唯蒙古、西夏、女真、日本、西蕃之类,各有其字。是皆夷狄事耳。无足道者……历代中国皆以我国有箕子遗风,文物礼乐,比拟中华。今别作谚文,舍中国而自同于夷狄,是所谓弃苏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岂非文明之累哉?”
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汉字在《训民正音》创制之后仍然被视为朝鲜半岛的正统文字并一直延续到19世纪末期。不少朝鲜的文人大夫依旧以吟诵汉文诗词和使用汉字为荣。
五、结论
通过上述的考察我们不难发现,古代朝鲜人最先下功夫学习的是中国的汉字和汉语书面语,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专注于以儒家经典为主的汉字汉文学习。后来随着朝鲜半岛对华外交和两国经济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仅靠书面语已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的时候,他们开始把目光转向了更为紧缺的汉语口语人才培养上。
直到李朝前期,朝鲜已经发展出了一套文言并重、兼有官学(成均馆、学堂、乡校),私学(书堂、书院),汉语口语(司译院、译学院),质正官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汉字汉语教学体系,培养出了不少精通汉学和汉语的优秀人才。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