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下篇)(4)
通代文学世家史研究应是特定个体、时代、区域文学世家史研究的集大成者, 是以上各个不同层序链接的重新建构、升华与超越。概而言之,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有机交融” 上。
一是文学世家个体与整体的有机交融。通观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建构的四个层级的链接文学世家个体与整体的有机交融首先必须建立在特定文学世家史研究的坚实根基之上, 然后以特定时代与特定区域文学世家史研究为中介作双向拓进, 最后融合和重建为反映通代文学世家整体面貌的文学世家史模式。当然, 所谓个体与整体的有机交融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正如刘禹锡《乌衣巷》一诗通过人与物、昨与今对比而产生的历史沧桑之感, 既由王谢特定世家而引发, 但同时也是对以王谢为典范、囊括了所有世家以及所有往昔历史的伤感。因此, 在特定文学世家史的个案研究中, 也应努力透过诸多现象与偶然因素, 从中发现那些基于个体而又超越个体的共通规律。而特定时代与特定区域文学世家史的研究, 更应充分发挥其固有的中介作用在贯通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建构四个层级的链接中促进文学世家个体与整体研究的有机交融。
二是文学世家时间与空间的有机交融。陈寅恪曾在《元白诗笺证稿》中提出建构时空交融的文学史新模式的设想:“苟今世之编著文学史者, 能尽取当时诸文人之作品, 考定时间先后空间离合, 而总汇于一书, 如史家长编之所为, 则其间必有启发, 而得以知当时诸文士之各竭其才智, 竞造胜境, 为不可及也。” ① 同样, 文学世家的发生发展、迁徙流变也都离不开时间与空间这两个维度, 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的建构只有在其还原为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时, 才有可能充分重现其相对真实、完整的总体风貌。当然, 这里所说的时空并置交融的立体图景首先是以时间维度为主轴, 但同时必须与空间维度相交融。在文学世家所经历的三大时段三重形态中, 其空间形态大体呈现为从黄河流域转向长江流域、然后高度聚集江南核心区域再逐步向外缘拓展的区域流向。
① 参见吕肖奂、张剑:《两宋家族文学的不同风貌及其成因》, 《文学遗产》2007 年第2 期。
三是文学世家长度与高度的有机交融。文学世家的生命周期与文学贡献, 是衡量和确定其历史地位的两大核心指标, 彼此存在着分合关系。如前所述, 就文学世家的生命周期而论, 大致可以划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巨型四大类型;而就文学世家的贡献度衡量之, 则又可分为普通文学世家、重要文学世家、杰出文学世家等不同类型。毫无疑问, 在仅仅产生若干文学家与产生文坛领袖之间, 彼此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假如将文学世家比作一座延绵起伏的群山, 那么, 从普通文学世家, 到重要文学世家, 再到杰出文学世家, 即有如山脉、高原与峰巅之别由此构成了一种梯度递进之势。没有山脉的铺垫, 就没有高原的隆起, 更没有峰巅的耸立。而没有高原的隆起, 群山就会缺少应有的厚度;没有高峰的耸立, 群山更会缺少应有的高度。从特定个体、区域、时代到整体文学世家, 彼此在原理上是相通的。杰出文学世家的杰出贡献即在于其努力将自己塑铸为群山之巅的同时, 也将整个文学世家推向群山之巅, 由此开创了文学世家的辉煌时代。
四是文学世家形态与规律的有机交融。每个文学世家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态, 但彼此又有诸多内在的相通性。比如一般都会经历孕育、形成、发展、鼎盛、衰落、终结等不同的历史阶段, 生命周期越长、文学贡献越大的文学世家, 也就越具典型性, 其中有的文学世家还经历了衰而复兴、兴而复衰的几度反复, 当然也有一些小、中型文学世家仅仅经历其中的若干环节再如每一个文学世家的发展、兴盛, 都离不开政治地位、经济实力、文化积淀、人才培育等核心要素的有力支撑, 尤以通过人才培育而形成“人才链” 最为重要、最为关键。历史地看, 所有久盛不衰的文学世家往往不仅拥有一个前后相继、阵容庞大的人才群体, 而且拥有超越家族、区域、时代的文坛巨星。只有人才群体而没有文坛巨星, 或者只有文坛巨星而没有人才群体都是不完善的。这些法则或者说内在规律, 既适合于每一个特定文学世家, 也同样适合于特定区域、时代以及所有文学世家。
从特定个体、时代、区域到通代文学世家史的层序链接与融合, 以及个体与整体、时间与空间、长度与高度、形态与规律四个“有机交融” 的相互贯通, 即是由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进而走向文学世家史学术范式建构, 推动文学世家史研究向纵深拓展的学理依据与可行路径。
文学世家研究既有相对独立的意义与价值, 同时又可向诸多相关领域包括文学史、家族史、区域史、社会史、文化史以及相关专题史依次延伸, 但最具亲缘关系的是文学史与家族史研究。
而仅就其与文学史研究的关系而论, 文学世家的历史还原与逻辑建构, 可以为重写文学史提供新的路向、范式与成果。同样, 对于文学史研究而言, 通过文学世家的历史聚焦, 不仅可以重建一个崭新的文学生态景观, 而且可以藉此重返文学赖以发生、生存与发展的生命本原。
①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 北京:三联书店, 2001 年, 第9 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