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黔东北土家族婚恋中的情歌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10-20 11:1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黔东北地处黔、渝、湘、鄂四省(市)边区结合部,世居在这里的土家族是中国古代巴人的后裔,他们自称”毕兹卡”(意为本地人)。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土家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由于土家族没有本民族文字,直到明代才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出现了作家文学,因此口耳相传的民间文学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在土家族文学史上占据着绝对的地位。在土家族民间文学的艺术宝库中,诗歌是数量最多的一种文学样式,而情歌又是土家族民间采用得最多而又最具有艺术感染力的。 
  土家族奉祭白虎、住吊脚楼、喝油茶汤等。淳厚古朴的民风民俗仍可见到古代巴人的影子。世代传颂的土家族民歌更是传承了巴人的《竹枝词》七言四句、谐体、双关的特点和历史悠久的文化渊源。 
  《竹枝词》是古代巴渝(今重庆市)一代的民歌,源出古代巴人的踏啼之歌。踏啼之歌者,牵手踏啼,歌舞结合,一声三叠,相随和声。因削竹枝为短笛吹奏相伴,故称“竹枝歌”。早在先秦时期,土家族先民已经在唱竹枝歌。至唐代,诗人刘禹锡从京都长安来到蛮荒之地的巴渝山区,被土家族这充满乡俗气息的江舟俚曲、闾巷谣讴深深吸引,创造了大量富有土家族风土人情的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1] 
  绿柳如烟,春水如镜。情郎的歌声,从如镜的江面幽幽传来,撩动着江边那少女的情怀,让她充满了美好而甜美的憧憬,但她却又说不清楚,那歌声是唱给自己的还是唱给春天的?她在忐忑中揣摩着歌声的奥秘。这世上的人心啊,就像这琢磨不定的天气,说是阴天,东边却是日出,说是晴天,西边却在下雨。谐音双关,本是民间的语言游戏,却被诗人借移于诗章里,用得如此巧妙,浑然天成。竹枝词语言的自然质朴,音韵的和谐悠扬,为唐诗开了一代新风,丰富了唐代的诗库。之后唐、宋、明、清众多诗人包括白居易、黄庭坚、陆游等历代文人也都创作大量的《竹枝词》。 
  黔东北土家族情歌是在特定的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环境中逐渐形成的。它既受巴渝民歌影响,同时又吸收了中原文化的新鲜血液。其最大特点就是借物抒情,比喻得体,内容含蓄大方,情真意切,给人以清雅、明快的质感而又不加雕饰的天然本色。用朴实的语言加上随意的调子唱出,韵味十足,犹如黄土高坡上的信天游,又好似江南水乡小调,但在这两者之间又突出了美的剽悍和粗犷,给人以强烈的听觉冲击和审美感受。总之,土家族情歌多角度、深层次地反映了土家族男女青年在爱情和婚姻上的悲欢离合,表现着他们的憧憬与痛苦,思念与恩怨等微妙复杂的婚恋心态。 
  生活在黔东北的土家人,在“改土归流”之前,尽管还盛行“姑表婚”、“扁担亲”,但普遍实行的则是一种较原始的自由婚姻制度,没有法律的约束,只有习俗规范。“凡耕作出入,男女同行,无拘亲疏,道途相遇,不分男女,以歌为媒”。[2] 
  莫说山歌不值钱,团拢几多好姻缘。 
  不是山歌来牵线,短棍打蛇难靠边。[3] 
  因此,在土家族男女青年中,要成就一段姻缘,以歌相识,以歌传情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按照男女相爱的过程,土家族情歌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识。这是男女相爱的起点,第一次见面的爱慕之情的倾吐,多半是对对方形象和自己内心活动的描述。如: 
  清早出门好兆头,碰上阿妹守早牛, 
  牛儿低头吃青草,阿妹抬头望风流。[4] 
  天堂般的梦境,使青年男女的爱情显得那么的纯洁和自然。 
  2、试探。男女相识,但互不摸底,于是唱首歌儿投石问路,讨一讨对方的口气。 
  隔河看见红花开,小郎手短摘不来, 
  只望哪天春水起,风吹红花过河来。[5] 
 在土家族情歌中,男方一般被女方(或自称)称为“哥”、“郎”,而称女方为“妹”、“姐”。随着歌声,相聚一边的姑娘们向唱歌的小伙子堆里望去,如果有几个或是大多数的小伙子都被姑娘们喜欢的话,这一群姑娘就乐于开腔对合,唱道: 
  变朵鲜花开路边,变根花蛇把路拦, 
  见蛇不打郎行善,见花不采郎装憨。[6] 
  在土家语中有“蛇拦路则回头”的说法,认为外出遇见蛇不吉利,反映了土家男女追求爱情自由的艰辛。但尽管如此,姑娘却在为男方壮胆,同时也直接地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就看男方“见花”敢不敢采了。 
  3、初恋。初恋是美好的,有羞涩,有甜蜜,有企盼,有苦恼,缠绵悱恻,温柔多情。 
  妹打草来郎守牛,二人相会板桥头, 
  人影照进漩涡水,转来转去不想流。[7] 
  4、热恋。热恋阶段,男亲女爱,如胶似漆。情歌不再像初恋时那么含蓄委婉,而是非常直白的表达: 
  昨日与妹同上坡,蚂蟥缠住鹭鸶脚, 
  风里雨里缠定了,永远相缠不得脱。[8] 
  5、定情发誓。土家族是一个生活环境较差的农耕民族,素以吃苦耐劳著称。特别是土家族女子,她们不仅要操持家务,而且还要和男人们一起上山耕作。因此,注重人的内涵,而不是外表是土家族女青年择偶的审美标准之一。 
  抬头谷子空壳壳,埋头谷子起坨坨, 
  妹我选种选饱米,选人不选表面货。 
  你莫夸来你莫吹,谁爱劳动我爱谁, 
  金银财宝如粪土,懒汉莫想娶阿妹。 
  金鸡爱西刺蓬草,鲤鱼爱游深水塘, 
  红花需要绿叶配,小妹只爱种田郎。[9] 
  多么好的土家姑娘啊!她们爱人爱得实在,爱人爱得真切,所以,她们一旦选准意中人,也就大胆泼辣地去追求去爱恋,对所爱的人赤诚相见,忠贞不渝,这正是土家人纯洁质朴的表现。 
  千槌打锣要定音,哥妹相交要定心, 
  笋子变竹心不变,皮匠锥子要当针(真)。 
  有情哥哥请放心,锣鼓一锤已定音。 
  燕子衔泥不换口,芭蕉换叶不换心。[10] 
  只有真心,情意才会浓烈,感情才能交融深 
  厚;只有真心,爱情才能经受得住考验。 
  对歌跳舞之际,男女即可播下爱情的种子,忘情于融融深情中,“我有迷魂招不得,一唱雄鸡天下白”。男女定下私情后,只要征得族中“土老师”(巫师)认可,并在土王祠前拜献后,便可成婚。土老师就是“证婚人“,土老师的认可就是”法律认可”。在恋爱婚姻上,青年的“自由意志”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民间歌谣,从来就是人民心底情感的自然流露。在黔东北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民歌精华中,这些动人心弦,自然祥和,醇厚浓烈,朴素亲切,或使人心花怒放,或使人声泪俱下,由一代代土家人传唱、继承下来的缠缠绵绵的情歌,就像梵净山麓清冽的山泉,滋润过多少土家男女那爱的心田。 
   
  参考文献: 
  [1]吴在庆编选:《刘禹锡集•竹枝词》[M],商务印书馆,2007年10月,第32页. 
  [2]田发刚、谭笑:《鄂西土家族传统文化概观》[M],长江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116页. 
  [3][4][5][6][7][8][9][10]《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乡土教材》[M]2003年(铅印本).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