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报文化版面创新研究(2)
值得注意的是,“专访”和“实录”呈稳步增长趋势。“专访”主要指人物专访,《光明日报》文化版面往往用整个版面来深入报道一至两位人物,与此相关的栏目也相对固定,有“走进大家”、“人物志”等。“实录”主要指访谈录、演讲录、发言实录、研讨会对话录等,集中刊载在“光明讲坛”、“国学”、“读书”、“文化”等版面。“实录”的特点是原汁原味记录和整理所讲述的内容,现场感较强,对读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而“观点荟萃”主要指围绕文化主题形成的专家观点的汇总或摘录。这一稿件类型在文化版面上也给人以新颖的感觉。《光明日报》文化版面三年来这类稿件涉及的主题有美术馆建设、区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建党90周年优秀电视剧和优秀电影等。这类稿件的特点是观点鲜明精炼,剖析较深入,思想性和现场感较强,读者可以汲取各个层面专家的观点。
(三)稿件主题
稿件主题反映了报纸编辑对文化版面的策划和设计思想,同时也反映出社会文化热点问题的分布状态。
由表3可见,“读书”和“文艺”是最常见的稿件主题,所占比例分别为24.19%和23.94%。本研究中,涉及“读书”主题的稿件,以《光明日报》
“书评”、“读书”版面为主,包括书评、书目介绍、书
籍出版等。而“文艺”主题涉及范围主要包括文学
作品、文艺评论等。从这两个主题的样本总量来看,“读书”和“文艺”分别为97篇和96篇。可见,对于书籍的推广、宣传以及深入评论,是《光明日报》文化版面策划的重点之一,这也与国家大力推动国民阅读,提高国民整体阅读水准的相关政策密切相关。而“文艺”一直是文化版面的重头戏,优秀的文学作品和文艺评论,能够增加文化版面的可读性,提升思想深度和文化层次。
“摄影美术”和“影视戏剧”所占比例都在10%以上,分别为14.21%和10.72%。“摄影美术”主题的稿件所占比例在近年来得到较大提高,尤其在2012年上半年达到23篇。其之所以越来越受到重视,是与“摄影美术”对美化版面、吸引读者眼球、陶冶文化情操的重要作用有着密切的联系。“影视戏剧”主题稿件所占比例在近两年来也得到较大的提升,这应该与国家推动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密切相关。
“国际文化”主题稿件占4.74%,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是三年来一直呈稳步增长的趋势,说明文化版面越来越重视推介国际文化,开拓读者的国际文化视野。
(四)稿件篇幅
通过对稿件篇幅的分析,可以了解《光明日报》文化版面稿件的配置情况。
从表4可以看出,800~1500字是最常见的稿
件篇幅,所占比例为30.92%,其次是1500~2500字,占22.94%。这两种篇幅的稿件数量超出总数的一半,但所占比例三年来都呈下降态势,分别从35.45%和27.27%下降到24.40%和2024%。而200~800字篇幅的稿件呈稳步上升趋势,从818%上升到28.57%。这应该和报纸为吸引受众阅读而采取的短文化、分割化、组合化报道有关〔4〕。
2500字以上篇幅的稿件所占比例为18.46%,虽然不到五分之一,然而保持着相对稳定的态势。这些稿件以评论、实录(访谈录、演讲录、发言实录、研讨会对话录)、通讯、专访、散文等为主,反映出文化版面在版面容量有限的前提下,依然注重报纸在深度报道方面的优势(详见图1)。
(五)署名作者来源
作者来源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文化版面的组稿来源。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很多文章没有明确署名,因此本研究仅对署名作者来源的稿件进行统计(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在署名作者来源的稿件中,来自“文化专家”(作家、画家、书法家、诗人、文艺评论家等)和“新闻记者”(本报记者、本报通讯员、外报高级记者、新闻观察员等)的稿件最多,分别占31.82%和30.68%,这两方面的稿件超过了署名作者来源稿件总数的60%,且绝对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统计,来自“文化专家”的稿件形式多样,多以散文、文学作品、书画、评论等为主;来自“新闻记者”的稿件多以通讯、专访等深度报道为主。
四、研究结论和建议
(一)《光明日报》文化版面的总体特征
根据上述研究,可以看出《光明日报》文化版面的分量越来越重,相关的文章数、配图数、栏目数均得到大幅度增长,尤其是配图数量的增长远远超出文章数量。从稿件类型来看,“评论”和“散文”类型最为常见,同时注重“专访”、“通讯”等深度报道,还采用了“实录”、“观点荟萃”等比较新颖的稿件类型,增加了文化版面的现场感和吸引力。从稿件主题来看,“读书”和“文艺”主题是文化版面策划的重点,同时也加强了对“摄影美术”和“影视戏剧”类主题的策划。从稿件篇幅来看,文化版面稿件篇幅兼顾了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报纸深度报道的需要,200~800字的小篇幅稿件呈稳步上升趋势,而中长篇幅的稿件更注重发挥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从署名作者来源来看,来自“文化专家”和“新闻记者”的稿件各占据较大比例,说明提高稿件质量要坚持对外约稿和对内培养队伍的原则,进行“两手抓”。
(二)对高校校报文化版面改革创新的建议
根据对《光明日报》文化版面的分析,结合高校校报的情况来看,我们认为当前的高校校报的文化版面的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
一是要重视发挥校报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在传统意义上,传媒往往被认为是文化的载体,是传播文化的工具。而人类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传媒作为主导“文化形式”不仅得到了确认,而且传媒和文化之间的关联意义也随之发生了令人惊异的新变与延伸〔5〕。哈罗德·英尼斯在《传播的偏向》中提到传播学者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在其著作中提出了“媒介即文化”的命题〔6〕。传媒和文化的关系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媒是文化的载体”这样简单,传媒本身的文化特质决定了传媒以及传媒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校园传媒不仅仅是传播大学文化的载体,更是大学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作为校园主流媒体的高校校报,应该以自己的独特优势把自身的文化特质不断植入大学文化机体之中,既对大学文化的各要素进行有效传播和结构性整合,又作为大学文化的一部分来影响和构建大学文化,进一步推动大学文化的发展。
二是加强对高校校报文化版面的选题策划。文化版面不仅要有“文艺味儿”,即通过刊登优秀的文学作品来体现大学文化,还应该丰富报纸的文化内涵,从内而外增添“文艺范儿”。高校校报要从构建和提升大学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加强选题策划,敏锐捕捉校内外文化热点和文化焦点,既传承优秀的大学文化,又引导大学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繁荣发展。同时,高校校报还应该拓宽思路,汲取各种新闻体裁的优势,用新闻的眼光来做文化,用文化的眼光来做新闻,尤其应加大文化版面的深度报道力度,提升报纸的文化品位,增强报纸的思想深度和吸引力。
三是精心打造高校校报的“视觉文化”。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孟建教授指出,视觉文化既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向,同时也是一种传播理念的转向,视觉文化的特征决定了文化传播在生产、接受以及整个流通机制的新的变化〔7〕。随着人们阅读习惯的“快餐化”、“图像化”,报纸应在体现报纸精髓的文字阅读和迎接视觉文化的猛烈冲击之间寻找到一个平衡点。高校校报要重视配图在打造“视觉文化”中的作用,一方面提高配图质量,通过精心挑选搭配的图片折射出报纸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可采取灵活多样的配图形式,将配图和文字巧妙地结合起来,使二者相得益彰。
四是提升校报文化版面编辑的业务能力和文化素质。文化版面办得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辑队伍的水平。一方面要提升编辑自身的文化理论修养、文化知识修养和职业道德修养等各项基本素质,同时,要注重培养一批优秀的通讯员和评论员,加大推出深度报道和评论文章的力度。另一方面,要大胆开拓思路,提高创新能力,多方努力联系,积极向文化名家或优秀的文艺工作者约稿,以吸引校内外更多的优秀稿源。只有具备一支文化底蕴深厚、理论功底扎实的文化版面编辑队伍,才能创新办报思路,引领大学文化,开拓高校校报文化版面的新天地。
注释:①
选择一周的报纸,主要是因为每周的整体版面变动不大,而一周内版面会有较大变化。之所以选择2012年6月以前的报纸,主要因为《光明日报》在多次扩版改版的基础上,于2012年对文化版面进行了重大改版,增加了“光明文化周末”,包括“文荟”和“艺萃”两个周刊。
参考文献:〔1〕
曹国永.文化传承创新:大学的责任与使命〔J〕.高校理论战线,2012,(3):39-41.
〔2〕陈伟军.传媒文化内蕴与价值流向探析〔J〕.学术论坛,2010,(11):165-168.
〔3〕李卫东.校园媒体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的作为〔J〕.中国高等教育,2010,(19):50-52.
〔4〕孔祥武.新闻报道中的专家图像——对《中国青年报》专家意见报道的内容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6,(13):69-77.
〔5〕刘文辉.传媒的“文化力”——关于中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传媒发展的文化学考察〔J〕.东南学术,2010,(4):91-97.
〔6〕哈罗德·英尼斯.传播的偏向〔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28.
〔7〕苏状.中国视觉文化传播研究发展综述〔J〕.当代传播,2011,(5):37-40.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