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古代书画的拍卖市场现状与收藏趋向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12 16:0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张舣方
分享到:

 

  摘要:2013年秋季拍卖会已告一段落,北京各大拍卖行完美收官,各个专场也都收益颇丰,古代书画部分更是势头强劲。本文通过分析中国嘉德、北京匡时两大拍卖行的古代书画拍卖情况,对其市场现状及收藏趋向进行详细解读。

  关键词:古代书画;拍卖;收藏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180-02

  中国书画分为古代书画、近现代书画和当代书画,古代书画年代久远,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它作为中国艺术拍卖市场上的一个特殊种类,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成交总额占中国书画成交总额的30%,且价格走势趋于平稳,没有较大浮动。近年来,随着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再加上资源的日益稀缺,越来越多的买家、收藏者对古代书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与足够的重视。因此拍卖行也都加强海内外征集的力度,今年秋拍便有一批古代书画珍品出现。从中国嘉德和北京匡时两大拍卖行秋拍便可略观一二。

  中国嘉德2013秋季拍卖会总成交额达23.48亿①,除“中国古代书画”专场外,还设有“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开卷有益—中国书法收卷掇英)”、重要私人收藏(八、九)。“中国古代书画”成交率71.35%,相比今年春拍67.97%已有所提高。其中乾隆皇帝《临蔡襄稼村诗帖》以9,430,000成交,古代帝王书画作品流传下来的较少,且精品不多,乾隆皇帝喜欢为历代所传名家作品上题跋,这在一定程度上让藏家有了参照物,易于鉴定其作品的真伪性。也正因如此,乾隆皇帝的书作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市场上占有稳定的地位。康熙皇帝《行书孟浩然诗》立轴成交价4,600,000。康熙帝绘画作品极少,书法作品更为少见,流传下来的作品量与乾隆帝相差甚远,所以其作品一经推出必定会受到市场热捧并逐渐形成固定的市场范式。作为嘉德独具特色的拍场,”大观—古代书画珍品之夜”无疑成为此次拍卖最大的看点,极具戏剧性。文徵明的行书《杂咏》估价“22,000,000~28,000,000”,最后却拍得51,175,000,翻了将近两倍,拔得全场头筹。文徵明此卷,录自作诗十首,书写严谨,秀丽劲健,是他中晚年后常见的书风。与同时代的其他名家相比,文徵明作为明代后期书法楷模,其影响力似乎一直延续至今。作品价格也都极为可观。清代著名大臣董邦达的八开册页《葛洪山八景》成交价50,600,000,比估价高出八倍。两幅高价作品均著录于《石渠宝笈》,并有大量的名人题跋与鉴藏印章,艺术、文物价值都极其可观,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开卷有益—中国古代书法手卷掇英”中,龚贤《自书诗二十四首》以26,450,000元成交,祝允明草书《昼锦堂记》、《行楷书海外西经卷》也都过千万大关。手卷一般是书家的随性之作,没有太多的规矩束缚,这类作品更能体现书写者的情感变化与个性所在。“重要私人收藏(八)”成交率达到97.5%,成效斐然。

  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比北京其他几个大拍卖行都晚。尽管少了几年的积累,但依然凭借着其专业的拍卖水准、高信誉保障,在近些年的拍卖市场上取得不错的成绩,发展势头良好。2013年秋季拍卖会,成交额19.9亿,古代书画成交额达2.77亿元,主要分为“古代书法”“古代绘画”以及‘“嘉树堂”藏明人扇面书画’三个专场,“古代绘画”成交额达1.52亿元,其中庞来臣旧藏的王翚长幅巨制《南溪高逸图》最引人注目,在多轮的竞拍后,终于不负众望以4,025,000高价成交。作为“清初六家”之一,王翚的画风是最为灵活的,向来受各收藏家与鉴赏家的青睐,这幅《南溪高逸图》可谓其晚年精品之作,沙丘、树木、云峦、溪流、田畴、屋舍、人物皆安排得井井有条,繁而不乱,“咫尺之间具千里之势”;用笔上则是枯浓相宜,无一懈笔,看起来似乎是毫不费力的随兴挥洒,实则法度暗含,神理兼备。除了王石谷,清代不会有第二个人能创作出如此佳作了。此卷众多的题跋与印章同样令人震撼,相信这也是为作品增值的重要因素。古代书法专场荟萃董其昌、王铎、倪元路、傅山等书画大家作品,市场表现稳健,总成交9905.41万元。其中乾隆帝《行书御笔分题诗册》980万元起拍,多轮竞价后以1610万元成交,夺得专场桂冠。王铎的《行书重游湖心寺》成交价8,970,000,傅山《草书李商隐诗》经朱屺瞻、王一平递藏,堪称傅山草书中的重要作品,拍场以828万成交。‘“嘉树堂”藏明人扇面书画’专场备受买家追捧,甄选的四十余幅明人扇面书画全数成交,成交总额达2596万元。郑重的《仙山楼阁图》拍得2,070,000元,邢侗《临王羲之儿女帖》以1,610,000元成交。陈淳《秋江千艇图》、文徵明《垂钓图》、宋懋晋《文杏馆图》、张瑞图《草书五言诗》均以1,150,000高价成交。

  从以上两大公司的拍卖情况我们不难看出,古代书画市场锐气正足,虽未拍得亿元大作,诸多千万精品也足以令藏家眼前一亮,相对于其他诸如近现代、当代书画,古代书画因其无比珍贵的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以及资源几近匮乏的稀缺性使之在收藏价格上一直稳居鳌头,不论市场如何波动,其行情始终处于相对稳定的上升态势。古代书画历史悠久,期间遭遇各种天灾人祸,再加上国家地方博物馆的收藏,能在市场流通的作品极少,上乘名家之作更是难得一见。因此便有诸多“赝品”充斥其中,这就要求藏家要有更加精准的眼力去鉴定和评判。整体上看,这次秋拍明清书画仍是占主要地位,高价成交作品也都以明清为主,宋元书画则稍显逊色,一个是因为宋元书画拍品数量有限,其次就是真实性。从另一方面看,史料对明清书画家的记述详尽,多数作品均有著录可循,因此买家在竞拍前可以做好充分的准备,从各个方面衡量拍卖市场上这一时期书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市场价值。拍品价格的高低除了其本身的艺术风格外,还由诸多其它因素所决定的:一、题跋。题跋的内容、作者以及风格有时能为我们提供更为详细的信息以便对作品进行进一步的鉴定与了解。二、印章。印章又分本人所用印章与收藏者所钤之印,这些印章能让我们清楚地知道作品的传承情况。三、著录。作品著录的多少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可靠性,同时影响其价格。王翚《南溪高逸图》便是如此,单是著录就有九个,“朱痕累累、题跋翩翩”,拍出高价也是情理之中。明清书画不管是在今年还是以后,都将会是古代书画中的重要板块。

  “嘉树堂”藏明人扇面书画的100%成交率说明扇面书画正在普遍被众多藏家所接受。一直以来,买家多不愿花高价竞拍扇面作品,因为其幅制较小,而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就是“大气”,所以成交额度并不高。明代书画向来是艺术拍卖市场的热点之一,此次北京匡时为明代扇面书画设专场恰恰符合了市场需要,为藏家提供便利。在明代,扇面就常作为文人雅士之间的雅玩被相互赠送。扇面作为书画作品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所呈现的是与立轴、长卷所不同的独特气韵,尺寸之间神采俱现。由此可见,藏家收藏也逐渐趋于形式多样化,更多的是注重作品内在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文化价值。

  一直以来,古代书法的拍卖成交额度都不尽人意。书法相比于绘画,并没有明显的观赏性,相反,它的抽象性较强,楷、隶还好点,行、草、篆这三种书体普通人不易识别,所以欣赏门槛高,收藏群体远低于画作。书法视觉上的线条单一也会使人们误认为它比绘画要简单的多。书法在古代实用价值远远超过艺术价值。绘画则不一样,它在古代便已被人们当做艺术品,从审美上说,自然与平常的书信、手札有较大区别。所以在中国的书画拍卖市场上,多以国画而不是书法为专场。书法更多的被看做是国画“装饰”和“点缀”。但从今年秋拍来看,古代书法拍卖市场有逐渐回暖的趋势。匡时“古代书法”专场成交率比“古代绘画”高出12.73%,嘉德拍品文徵明行书《杂咏》更是以最高价51,175,000成交。“中国古代书画”专场成交作品中古代书法所占比重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藏家也开始渐渐重视这属于中国特有的文化,其艺术价值及品味也被大众认可。

  收藏古代书画是学习中国历史文化知识,陶冶情操,提高道德品行修养的有益活动,通过分析今年两大拍卖行的秋拍盛况,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买家、收藏家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当然,真伪之分仍是令许多人望而却步的重要因素,所以在收藏古代书画之前必须做足准备,提高鉴别能力。古代书画在今年拍卖市场的良好势头将一直持续下去,期待其在今后拍卖会上的优秀表现。

  注释:

  ①所有数据均出自雅昌艺术网、中国嘉德和北京匡时官网.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