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谢赫“六法”与中国画欣赏(2)
我们欣赏国画作品时,往往可以看到:色彩的运用关系到一幅作品的成败,设色包含有许多学问,但总的原则是以笔墨为主、色彩为辅,主要起烘托作用,对气韵生动有直接影响。工笔设色要艳而不俗、多而不乱、协调自然;写意画用色以少而妙为原则,墨色为主,颜色为辅,主次分明,不可倒置,“意足不求颜色似”。各种设色技法都是前人在摸索中不断创造、逐渐丰富的,不可能一成不变。一个优秀画家总是要“入乎规矩之中,又超乎规矩之外”,关键在于灵活的运用,才能如东坡所云:“淡妆浓抹总相宜。”
五、经营位置
张彦远认为“经营位置”是“画之总要”。中国画的构图讲究平衡和谐、主次远近、疏密破立、曲折变化等,这是一门深奥的学问,是在古人尝试各种构图之后留下的最能体现美感的构图规律。“经营”一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其中变化之复杂,掌握之难度,心思之缜密。
宋代马远在构图方面善于将复杂的景色给予高度的集中和概括。画山,常画山之一角,人称“马半边”。对他简洁有力的构图,称为“边角之景”。其作品《踏歌图》是一幅山水人物画,画家表现雨后天晴的京城郊外景色,同时也反映出丰收之年,农民在田埂上踏歌而行的欢乐情景。图上段,画奇峰对峙,和松林掩影中隐约的殿阁飞檐、曲折长廊。中段空白,云烟弥漫,似乎表示山谷中还有蒙蒙细雨。下段近景,画巨石、溪流、疏柳、翠竹和低洼的稻田,还有踏歌而行的农人,整幅画采用“一角式”。同时期的夏圭在构图方面,更善于剪裁与美化自然景物,善画“夏一角”。对长卷画用概括的笔墨,写实的物形,巧妙的结构,大胆的剪裁等,是他的新创造。欣赏其作品《溪山清远图》可以看到,作者以其熟悉的上虚下实的构图形式(所谓“半边”式)来布置景物,所描绘的山坡、巨石、江岸、树木、桥梁等都集中在画面下部,甚至临近画边,这样画面景界显得非常开阔,给人一种登高俯视的感觉。画面上半部,或以清淡的笔墨表现远山,或留出大片空白表示江水、烟云。虽然空白面积很大,但并不令人感到空虚,反而使境界更加清旷深远。全图疏密关系的处理,真正达到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通风”的境地,使画面产生一种轻松而强烈的节奏感。同时画家以高远与平远交织互用,更丰富了山川的形势变化。深山与大水紧密结合、前后连贯自然,毫无拼凑的痕迹,是这幅长卷的成功之处。而且在中国山水画长卷中,很少有人布置景物,这样简练、空灵,这样充实又富有变化。
南宋四家的马、夏在作品的取景布景上有新意,而近现代的画家也继承和发展了这种空白的技法和其所包含的意境。如黄宾虹的山水画《峨嵋龙门峡纪游》,其画面布局饱满,线条繁密,一眼望去浓墨一片,但仔细观察,山水树石之间都留有斑斑点点的空白,似出无意,其实正是其令人叹为观止之处。这些空白,大大小小,虚虚实实,若断若连,有聚有散,互相照应,有着强烈的节奏感,组成了空白的美妙旋律,苍苍茫茫之中透出一种不可名状的灵气。黄宾虹说过:“作画如下棋,要善于作活眼,活眼越多,棋即取胜。”所谓“活眼”即“画中之虚”,也就是指这些空白在画面上的作用。
六、传移模写
“传移模写”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从写生到写意”。
在欣赏大量的传统绘画时,我们发现中国画家重视写生的例子很多。如唐代画马专家曹霸的作品多从写生得来,杜甫写诗赞他道:“曾貌先帝照夜白,龙池十日飞霹雳”。“照夜白”是一匹御马的名字;宋代名家李公麟常到御马园面对御马写生,传世之作的《五马图》即是一幅写生画;五代荆浩居住于太行山,面对山中古松,日日临写:“凡数万本,方如其真”;北宋花鸟画名家赵昌,每天清晨趁朝露未干时,即于花圃中一边观察,一边调彩作画。很多著名的山水画家,也都是以真山水为稿本进行创作的,如“李思训写海外山,马远、夏圭写钱塘山,赵吴兴写营雪山,黄子久写海虞山”。当后人欣赏这些画幅时,感到他们既是在写生,又是在写意,既师法于自然,又不为自然现象所困。中国传统的山水画写生观中,都是把对自然的深入观察和体悟放在首位,并使自然山水与画家心灵互融神会,而最终达到顾恺之所说的“与山川神遇而迹化”的目的。
可见,谢赫“六法”与艺术中的欣赏活动是不可分割的,欣赏活动的完成需要谢赫“六法”的支撑和指导。
参考文献:
[1]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教研室编著.中国美术简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0:109-127,123.
[2]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79-89.
[3]杨仁恺.中国书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557-558.
[4]中国画的美感与欣赏.
http://bajiezhongshu.bokee.com.2009年2月28日访问.
[5]中国画国画论坛.中国画论.http://www.zjart.com.2009年3月27日访问.
[6]上海古籍出版社编.古代艺术三百题[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53-57.
[7]傅抱石.中国绘画变迁史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28-231.
[8]陈龙海.名画解读[M].长沙:岳麓书社,2004:56-59,145.
[9]郑朝、蓝铁.中国画的艺术与技巧[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115-118.
[10]金农.荣宝斋古代画谱(十九)花卉蔬果[M].北京:荣宝斋出版社,1998:16-18.
[11]陈子庄.陈子庄谈艺录[M].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9:41-47.
[12]刘松岩.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解析[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28-29.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