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美剧《越狱》中的人物形象塑造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0 16:1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马杰 孙翠霞
分享到:

 

  摘要:美剧《越狱》在人物形象塑造上卓有成效。本文从人物的内在生活、世俗价值取向、反面角色三个维度对这部电视剧的人物形象塑造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以期探寻当代美剧创作的轨迹和成功原因。

  关键词:美剧《越狱》人物塑造

  影视作品作为现代生活中一种重要的文艺形式,其最根本的特征就是娱乐性,只有满足了大众的审美心理才能实现作品的价值。因此,为了达到这一要求,通常作品在创作过程中主张实现两个标准,一是设计引人入胜的情节,二是塑造形象鲜明的人物。一部情节精彩的电视剧是赢得观众认可的基础,在以往的影视剧创作中有情节精彩的不乏其作,美剧《越狱》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代表。前几年风靡全球的《越狱》不仅为观众构筑了一个严密、精彩的情节体系,同时在人物塑造方面更是取得了巨大成就。

  一、内心世界的生动展现

  人物从出生到影片开始这一时期是人物的内在生活,在这一过程中人物的性格逐渐形成,各种素质慢慢建立,成为他开启这段精彩故事的前提。人物从影片开始到故事结束这一过程就是人物的外在生活。这一过程主要是对人物内在生活时期所形成的性格和特点的揭示。影视作品的主要运作模式就是通过人物外在生活的呈现,而实现对内在生活的探究。

  《越狱》在角色塑造方面真实而深刻地揭露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将人物的内在生活在情节发展中做了完美的设计和展现。这是这部电视剧成功的基础。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挖掘,结合故事情节逐步分析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揭示其由来,这种叙事手法加深了观众对主人公的了解,而了解越多,观众对他的喜爱程度就越深。主人公MichaelScofield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结构工程师,他在自己的工作领域才华横溢,有着良好的教育背景,入狱之前供职于芝加哥一家很有名气的公司,前途一片光明。但是他的哥哥却生活颓废,Scofield曾对此感到失望,但是,面对如此一个不可救药的哥哥,他却主动入狱,以帮助他逃离狐狸河监狱,这就在观众心中留下了一个巨大的悬念。探究Scofield冒险入狱救兄的原因还要从人物的内在生活开始,也就是电视剧没有直接呈现在观众眼前的,那些发生在故事情节展开之前的,主人公的成长和性格形成过程。Scofield的父亲在他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是哥哥Lincoln一手将Scofield带大,在相依相伴的漫长岁月里,他们形成了难以分割的兄弟情,可以说,在生活的道路上,他们都是彼此的心理依靠,谁也离不开谁。因此,哥哥入狱,弟弟当然要去救。

  除了兄弟亲情之外,在《越狱》中也有对爱情主题的深刻阐释。狐狸河监狱的医生,州长的女儿Sara与Scofield之间的爱情故事也为观众津津乐道,这对苦命鸳鸯一波三折的情感经历时刻牵动着观众的心。爱情的缘起还得从Sara的成长经历说起,她的生活曾几乎被毒品毁灭,最后在人道主义团体的帮助下成功戒除了毒瘾。此后Sara也希望用人道主义的方式帮助那些囚犯实现灵魂的回归,并且产生了帮助Scofield开启心灵大门的愿望。而Sara所在的医务室恰巧又是Scofield越狱中的必经之路,两人有了充分的“沟通”的现实基础,在这种长期的沟通与交流下,爱情顺理成章地发生了。这一切都是在人物内在生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生的,《越狱》正是深刻地揭示了这些人物的内在生活才使得整个情节顺理成章,人物形象也因此丰满起来。综上所述,对人物内在生活的揭示是这部电视塑造人物的一大特点。

  二、世俗观念的价值取向

  美剧在受到观众热烈追捧的同时都体现着美国人价值体系中的一个普遍概念——家庭观。纵观近年来的热播美剧无不是这种观念的反映与呈现,如《绝望的主妇》、《丑女贝蒂》、《反恐24小时》等。在当代美国社会大众的价值取向中,认为人可以离开国家,但绝离不开家庭。国家对于普通人来说太过遥远,家庭才是他们能够看得见摸得着的港湾。即使好莱坞银幕上的“硬汉”也是要克服各种酷刑,而最终投入到家人的怀抱中。家庭成为他们工作和战斗的最强大动力。

  美式家庭观更是在《越狱》中有集中体现。《越狱》的主题是反政府的,这在美剧中并不稀奇。副总统其实是幕后“公司”的傀儡,她亲手策划了Lincoln的入狱,这是一场阴谋,那些披着华丽外衣的政府特工们,在高层压力下做着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FBI探员依旧如人们印象中那样干练、周密、谨慎且无孔不入。他们除了制造恐惧,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而探员们的工作动力又是由于对美满家庭的渴望。但无论如何,国家、政府、官员都是不可依靠的,要想澄清事实,获得生存只有靠自己的亲人和自己本身的努力。

  家庭观在《越狱》中一些重要角色身上都有所体现,典狱长HenryPope即将退休,在他职业生涯的最后阶段,他想用一个别出心裁的礼物,弥补一生因工作而亏欠太多的妻子。而要制作这个礼物又需要Scofield的帮助。典狱长膝下无子,他对Scofield偏爱有加,但换来的却是被利用。那些囚犯们在Scofield的带领下成功逃脱,典狱长不得不提前退休。但是在后来,他还是为其屡次提供帮助,这不仅仅是他感觉到Scofield的事业是正义的,那父亲般的宽容与仁慈在他做决定的时候还是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的,这一点看过《越狱》的人都知道。

  三、颇具魅力的反面角色

  什么是好人,什么是坏人,在《越狱》中并没有给出清晰的界定。就连T-Bag这样的心狠手辣之徒都能为自己失去朋友而流泪,可见这部电视淡化了角色的“好”与“坏”。虽然剧中的反面角色在外形上没有太大突破,相貌不雅、凶狠残暴、龇牙咧嘴仍是他们的共同特征。但是他们已经与传统的反面角色产生了很大不同,一个人在某一个时期是坏的,但是在另一个环境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狱警Brad曾经在第一季中以阴险狡诈的形象出现,他的座右铭就是“没有好犯人”。因此它以残暴、毒辣的手段折磨他们。但是在第四季中,他们在地下水管道中,在大水即将来临的时候他却将最后一线生机让给了那些他曾经的犯人们,在Brad的牺牲下,他们的团队得以保全,他们揭露政府虚伪罪恶的事业得以继续。在这里,坏人也做了一件大大的好事。T-Bag是本剧中的一号反面角色,狡猾、残忍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他在越狱后为了防止Scofield将其遗弃,狡猾地用手铐将自己与其锁在一起,结果被John砍断了手臂。他拿着自己的断臂找了个兽医为其做手术接上。但是最后为了防止兽医向政府举报自己,又将兽医残忍地杀害。这样一个无耻之徒,在一次回忆狱警Brad的伟大牺牲时也流下了眼泪。并且,有一次一名政府特工伪装成牧师迁入T-Bag居所时,他识破了特工的身份,迅速将其制服,但是面对“牧师”更狡猾的说辞和更多的眼泪与哀求的时候,他也心软了,一念之差他又成了牧师的阶下囚。

  法国著名导演让·雷诺阿曾说,塑造混蛋比好小伙子更有戏剧性效果。《越狱》中的反面角色往往都是内心极度脆弱、曾经遭受过创伤,他们是在社会的排挤下变成坏蛋的,他们善良的本质并未完全泯灭。《越狱》在角色塑造中十分注重对人物内心的挖掘,按照人物成长和发展规律向大家呈现一个完整的、真实的人物。这一思想无论是在正面角色身上还是在反面角色身上都完美地体现了出来。

  参考文献

  [1]张鸿雁.浅析美剧在中国内地的流行趋势——以《越狱》为例[J].声屏世界,2011(12).

  [2]黄方方.从美剧《越狱》看“越狱”一词的词义内涵[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2(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