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概念隐喻在英文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5 14:2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陈龙 黎晓凤
分享到:

 

  摘 要:概念隐喻是词汇语法层实现意义潜势时的非一致式表达,其主要体现形式为“名词化”。韩礼德(1985)率先在功能语法导论中提出了语法隐喻这一概念,使其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隐喻,他指出语法隐喻主要分为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本人主要通过分析英文电影名的汉译,发现目前英文电影名汉译中比较普遍地存在着概念隐喻的现象。鉴于此,利用概念隐喻作为理论框架,文中分析了电影名称汉译的名词化现象,进而有助于观众及读者对英文电影片名翻译及其主题的理解。

  关键词:语法隐喻;概念隐喻;名词化;电影片名翻译

  一、引言

  随着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国外电影进入中国电影市场。为了让中国观众更好地欣赏国外电影,尤其是英语国家电影,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影视翻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电影推介首先就是片名翻译,作为英语译制片不可或缺的部分,中文译名是把观众与电影联系起来的纽带,好的片名翻译无疑是锦上添花。在国内,有不少学者从跨文化交际和翻译理论角度探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并取得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本文则运用韩礼德语法隐喻理论中的概念隐喻及名词化分析英语电影片名的汉译,发现目前很多电影片名的翻译中体现了概念隐喻。名词化现象比较普遍,这有助于中国电影观众更好更深入地理解电影片名及影片所要表达的主体。

  二、Halliday 的概念隐喻理论及名词化

  语法隐喻主要有概念隐喻和人际隐喻,在此篇文章中,我们主要讨论概念隐喻。在语法隐喻中,人们用评议来描述经验,包括内心世界的经验和状态的描述(Thompson,1996/2000)韩礼德认为语言的概念功能是指人们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经验的功能。这一概念表达涉及三个部分: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概念表达是在及物性语义系统内进行的一系列选择,概念语法隐喻化就是在这一系列选择中实现,因此概念隐喻主要表现为及物性隐喻。韩礼德认为在及物性系统中每个过程都可以隐喻化,语法隐喻的过程就是一致式与隐喻式这两种表达形式之间的相互转换, 如(1)(2)所示:

  (1) On the fifth day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一致式congruent form)

  (2)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 (隐喻式metaphorical form)

  韩礼德(2000)指出名词化是创造概念隐喻最强有力的手段。所谓的名词化就是将表示“过程”的动词和体现“属性”的形容词,经过隐喻化变化为名词或名词词组,在转化过程中,动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范畴意义逐渐被转化为名词的范畴意义,从而导致了隐喻式的产生。换句话说,名词化把一致式的动词(表示过程)和形容词(体现特性)变成隐喻式的名词(表示事物),使得句子、语篇的信息结构,通过参与者及环境成分等的变化进行重新调整组合。如:

  (3)She danced elegantly in Chinese way. (congruent form)

  (4)She did an elegant Chinese dance. (metaphorical form)

  例(3)中表示过程的动词danced 可以转化为例(4)中的名词形式did an elegant dance,例(3)是我们通常选择表达过程的形式,即一致式;而例(4)则是经过语法隐喻的名词化形式,就是我们所说的隐喻式。名词化让句子结构更加紧凑,大量的信息浓缩在简练的表达方式中,增强句子所体现意义的客观性。

  三、概念隐喻及名词化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应用

  电影片名之于电影就好比脸面之于人,短短几个字的片名凝结了电影的精髓,体现了影片的要旨概貌。因此好的译名往往能吸引观众,给影片锦上添花。张艳,戴桂玉(2009)认为一部电影作品名通常具有以下几种功能:信息传播功能,即表现影片内容,让观众更深刻地理解影片;美感功能:凝练生动形象的片名引起观众的兴趣,给观众以美的享受;表情功能:奠定影片感情基调,让观众沉浸在影片的情感氛围;广告功能:吸引观众,拉动票房收入。由此可见,电影片名的翻译应尽量符合这些功能要求。

  本文主要运用韩礼德的概念隐喻及其名词化理论对英语电影片名汉译进行讨论,就片名翻译中存在的概念隐喻现象做简单的分析,发现概念隐喻及其名词化在片名翻译中有利于片名信息传播功能的实现。

  (一)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的概念隐喻现象

  概念隐喻的发生通常是有一个过程转变为另一个过程,如物质过程转化为心理过程。英语电影片名汉译正是通过这样的转变实现片名传达的信息功能,如电影It happen one night 《一夜风流》,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浮生若梦》, Alice in Wonderland 《爱丽丝漫游仙境》,Flashbacks of a Fool 《回首愚生》,Face Off 《变脸》,Final Destination 《死神来了》,Ghost 《人鬼情未了》等,这些片名的翻译都体现了概念隐喻。

  影片It happened one night 《一夜风流》是经典的好莱坞爱情喜剧。影片讲述了富家千金艾丽和穷困潦倒的记者彼得之间有趣的感情经历。艾丽从小娇生惯养,骄傲自大,因遭父亲反对她与飞行员威斯利结婚而离家出走,在去往纽约的汽车上遇上了失业记者彼得。彼得虽然穷困潦倒,可是却乐观开朗。这样两个身份悬殊,性格迥异的人在一路上的种种经历中产生了恋情,后来经过一番周折,有情人终成眷属。原影片名中的"happen" 表达了某一事件的发生(event process),体现的是一种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而翻译成中文 “一夜风流”后,更多地体现为行为过程(behavioural process) (胡壮麟,朱永生,1989)。 汉译后,影片名从物质过程转换为行为过程,原影片名的物质过程只是单纯地描述了事件的发生,而汉译后的片名经过过程的转换更能传达影片关于爱情的主要内容,更能吸引观众想要去了解“一夜风流”的详情,有效实现了片名信息传播的功能。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浮生若梦》改编自一部百老汇舞台剧,采用喜剧手法表现人生主题,整部影片洋溢着乐天思想。该片主要讲述了华尔街商业巨子安东尼如何从充满尔虞我诈,充满铜臭味,充满虚伪的商业圈子中把自己解脱出来,进入平常百姓的生活,与百姓同乐的故事。其中穿插着浪漫的爱情故事对影片主题进行演绎和点缀。原影片名中的"take" 为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译名《浮生若梦》则是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这样的译文更加符合受众心理,凸显影片主题:人生如梦,何不和睦相处,尽情享乐,褒扬了美国的乐天主义。

  Alice in Wonderland《爱丽丝漫游仙境》的故事取材于知名童话故事,却和原著大相径庭。故事的脉络大概是这样:爱丽丝,一个20岁亭亭玉立的少女,对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家人总是告诉她要做个端庄的淑女,再找个好人家嫁了,做个贤妻良母。正当公爵准备要求婚的时候,女孩被一只兔子吸引跳入深不可测的洞穴之中,于是她来到了这个从没想过的异想世界。在这个奇幻疯狂的世界里,似乎只有爱丽丝是唯一清醒的人,她不断探险,同时又不断追问“我是谁”,在探险的同时不断认识自我,不断成长,终于成长为一个“大”姑娘的时候,猛然惊醒,才发现原来这一切都是自己的一个梦境。 《爱丽丝漫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 中"in" 体现了一种存在状态,是一个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 ),译文中“漫游”是个动作过程,表达的是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漫游”的动作更能形象地呈现出爱丽丝在梦境中探险的场面,充满着惊喜意外,从而影片的主题信息更好地呈现给观众,若翻译成“爱丽丝在仙境中”则没有突出探险的过程,显得平淡无味。

  Flashbacks of a Fool《回首愚生》讲述过气的好莱坞明星Joe步入40岁后,他的演艺事业急转直下,生活一团糟糕。母亲的告知他最好的朋友死讯,使他从混乱的生活中如梦初醒,开始检讨自己生活糜烂,沉沦毒品的过去,追忆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是对青春苦涩的回忆。“Flashbacks”是名物化形式,体现的是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讲述的主题是回忆的片段。而译文《回首愚生》中的“回首”是动作过程,属于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通过过程转换更能体现关于青春逝去不能复返,主人公沉浸在对过去的美好追忆中,反思当下的生活,夹杂了苦涩,懊悔等多种情感,让观众更好理解主题,告知受众在现实中珍惜生活,不要逝去了才想起要追忆珍惜。

  至于影片Face Off 《变脸》,Final Destination 《死神来了》,Ghost 《人鬼情未了》,通过汉译后,由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转换为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更能符合中国观众对影片主题的了解。通过这样可以发现译名中都体现了概念隐喻现象,通过概念隐喻实现过程相互转换有助于观众理解影片主题,吸引观众,实现片名所要传播的信息功能。

  (二)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名词化现象

  韩礼德(2000)认为实现概念隐喻最有效的方法是“名词化”,即用名词或名词形式代替表示过程的动词和属性的形容词,使它们具有名词特性。名物化的特征就是凝练化信息,使小句信息密度增大,包含内容增多,表达简洁,而这也正是电影片名所追求的。从目前一些翻译得比较成功的片名可以看出名词化的现象,比如:When a Stranger Calls 《陌生来电》,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The Boat That Rocked 《海盗电波》,Accidents Happen 《不测风云》,Drive Angry 《狂暴飞车》,Shakespeare in Love《莎翁情史》,Love me tenderly 《铁汉柔情》等。

  尤其以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为例,名词化现象得到了充分体现。这是电影史上“不可逾越”的最著名的爱情片经典,影片主要赞颂了女主人公的好强和勇敢,描述她与两个男人之间的爱情故事,与之相伴的还有社会,历史的重大变迁。该片是一首人类爱情的绝唱,又是一幅反映社会政治,经济,道德多方面巨大而深刻变化的历史画卷。片名中的"gone" 体现的是动作过程,若翻译成“随风而去” 固然符合原意,但是过于抽象化而不能表达影片的主题。译成《乱世佳人》则是把动作过程名词化,采用四字结构更能符合观众欣赏品味,同时也能反映影片主题:战争背景下女主人公的爱情故事。简洁凝练的译名使动作行为事物化和概念化进而突出影片主题及要旨。

  其它几部影片名称的翻译也体现了这种名词化现象,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名词化形式在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能使片名更符合观众的行为心理习惯,将片名信息结构重组,进而更好地凸显影片主题。

  四、结语

  为了使英语电影片名能够有效地实现其信息传播功能,概念隐喻及名词化可谓是起到相当大的作用。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发现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概念隐喻现象主要通过一种过程转换为另一种过程实现;名词化形式则是通过将动词或者形容词的词汇“名物化”。概念隐喻在片名翻译中的运用能更好地反映影片主题内容,符合观众习惯,有助于观众了解影片的主要概况,实现片名负载的信息传播功能。此外,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概念隐喻运用也有助于实现片名的其他功能:美感功能、表情功能、广告功能等(贺莺,2001)。如Gone with the wind 汉译后《乱世佳人》一词奠定了影片的感情基调,实现片名的表情功能,同时四字结构符合观众美感欣赏,实现了片名的美感功能。本文虽然主要分析了英语电影片名汉译中的概念隐喻和名词化现象有利于实现片名的信息传播功能,但是如何实现对片名负载的其它功能还有待日后深入研究。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