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陶寺文化彩绘木器浅探(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19 17:0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阳
分享到:

 

  (二)新器型的发现

  所见主要的彩绘木器,主要出自屈指可数的王级大墓,其他墓葬出土彩绘木器的为数不多,且种类和数量也极少。“仓形器”整体形状近似秦汉墓中攒尖顶陶仓,出土时在头端左方,与头端右方的高柄豆同出,奇数成组,也是一种重要的器物。与同时期其他文化相较,此器物的发现较为罕见,成为陶寺文化彩绘木器的典型异型器代表。它的实际用途尚不明确,但可以确定的是,从出土位置和精致程度可推断这种“仓形器”也是一种重要的祭祀礼器。

  (三)工艺简朴,木质胎骨,髹饰彩绘

  胎骨将原木纵解成板材,用锛取平,木鼓腔是用整截树干去皮剜空做成,整体观之,制作工艺较为简单质朴,因年代久远木质腐朽,复原后可在板块之间接合处隐约可见榫卯结构,木俎台面上榫接痕迹相当明显。此处在木棺上还发现了闭口不透直复榫和落槽榫,可知在公元前2500年前后,陶寺先民已经掌握了先进的木工榫接技术。河姆渡遗址建筑构件上曾发现规整企口的木板、带梢钉孔的榫头和燕尾榫等先进榫卯结构。

  出土的木器除个别例外,一般皆饰彩绘,其中还有一部分可称之为是真正的漆器。其中一部分单施红彩,还有一部分则用红彩为底,其上饰黄、白、蓝、黑、绿等色彩的组合花纹和图案。“着色所用颜料大多应是天然矿物,如红色大约是用朱砂、赭色用赭石(赤铁矿)、黄色可能用石黄(雄黄),石青、石绿则可能用孔雀石。彩绘纹样以几何纹、云纹、条带纹、回纹为主,“从总体上看,这批彩绘木器比同出的陶器彩绘构图更严谨,纹饰也更加繁缛。无论丛构图或绘画的成熟程度,都可以肯定是专业工匠所为。”

  二

  陶寺出土的这些彩绘木器皆为随葬品。这些木器,都具有实用与祭祀双重特征,出土时所见其位置相对固定,有一的规律性,似在墓主入葬之前就已有一套成立的祭品祭奠规则,可推知先民们在殓葬死者时从随葬品的材料到种类,从数量多寡到大小形制似都经过精心的设计,先后有序,有条不紊。木案置于棺前,木觚、木豆、木杯、陶斝置于案上,或者木匣与案组合放置,“仓形器”三五成组与高柄豆对称放在死者头部右侧,斜立有“V”字形石刀、放有猪排、猪蹄的木俎与陶斝、陶灶置于棺右后侧。大木盘、木勺置于馆外右侧,木豆、陶豆五七成组置于棺外左侧木案旁。鼍鼓成对与石磬、陶异型器同置于馆外左后端墓角处。

  考古学家们发现,在陶寺遗址中,有占80%~90%的小型墓,其余一小部为大、中型墓,而在小型中未见有彩绘木器的踪迹,只有在大、中型墓中才有木器,可见当时彩绘木器作为一种随葬礼器也并非人人可用。为数不多的几只鼍鼓只见于似M3015这样的王级大墓中,几处中型墓可见木案、木俎,其中稍大些的可见个别“仓形器”,鼍鼓作为一种极重要的权利象征只出现于大型墓中。随葬品的种类、数量也悬殊巨大,大型墓中随葬的陶器、玉器、铜器、彩绘木器多而有序,奇偶、组合各有规矩,陶器质地温厚纹样精美,玉器别致造型独特,铜器成组丰富多样,墓葬规模又这样浩大,样样皆属王级甲种规制。种种这些都说明了墓主生前必然拥有着异于部落大多数成员的社会地位,权利身份和财富。

  原始社会末期,社会开始发生层次分化,阶级的胚胎里也孕育着等级的萌芽,生产力的进步给部落带来了越来越丰富的剩余产品,部落的实际权利拥有者们渐渐享有了剩余产品的分配、占有、使用的权利。部落中似乎存在着这样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社会中极小一部分人拥有生杀大权、土地分配和使用权、劳动力支配权、他们往往占有多余劳动产品,组织征伐和祈祷,并获得当时社会中器型最精美、质地工艺最精良的食器、祭器和武器。而社会中绝大多数人只能拥有分内的一小部分食物和器物,几乎没有剩余财富,他们是生存只能依靠部落,从事生产劳动,听从首领指挥,向首领贡献劳动产品。虽然当时并无成文法可循,但我们仍能从文献资料和出土文物中析出某种约定俗成的“规则”。使贫富、高下、贵贱在墓葬形制和随葬品方面表现得如此判然有别而又井然有序。有关的“规则”,实则是已经并非完全处在萌芽状态的“礼制”。陶寺墓地出土的器物为我们探索古代中原地区礼制提供了新的材料和这个剧,而彩绘木器的出土于研究构成了我们研究古代礼器与礼制的关键一环。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西工作队,临汾地区文化局.1978—1980年山西襄汾陶寺墓地发掘简报[R].考古,1983,(1):39.

  [2]高炜.陶寺龙山文化木器的初步研究——兼论北方漆器起源问题[A].中国考古学研究编委会.中国考古学研究——夏奈先生考古五十年纪念论文集(第二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3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