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析传统戏曲的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05 14:3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胡宝丽
分享到:

 



  (三)语言的韵律化

  中国传统戏曲被著名戏曲理论家张庚先生称作“剧诗”,因此其语言具有诗歌的韵律化审美特征。所谓“韵律”,指的就是诗歌中的声韵和格律,是诗歌形式美的重要方面。主要包括“音的高低、轻重、长短的组合,音节和停顿的数目及位置,节奏的形式和数目,押韵的方式和位置,以及段落、章节的构造。韵律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不同语种的诗歌,由于语言结构不同,韵律的规则也就不同。如汉语古典诗歌讲求平仄交错、对仗联偶、押尾韵,拉丁——印欧语系的诗歌注重轻重音、长短音、音步、顿数等都是韵律的具体运用”⑥。中国传统戏曲语言,不仅唱词、诗、对,讲求押韵和节奏感,就连宾白也讲求押韵与节奏感,以强化其诗歌的韵美和节奏美。例如京剧《四进士》中宋士杰的一段经典性大段念白:“小人宋士杰,在前任道台衙门,当过一名刑房书吏。只因我办事傲上,才将我的刑房革退。在西门以外,开了一所小小店房,不过是避闲而已。曾记得那年去往河南上蔡县办差,住在杨素贞她父的家中。杨素贞那时节才长这么大,拜在我的名下,以为义女。数载以来,书不来,信不去。杨素贞她父已死,她长大成人,许配姚庭梅为妻,她的亲夫被人害死,来到信阳州,越衙告状。常言道:是亲者不能不顾,不是亲者不能相顾。她是我的干女儿,我是她的干父,干女儿不住在干父家中,难道说,叫她住在庵堂寺院!”这段宾白,节奏鲜明,铿锵有力,把宋士杰的非凡辩才与超群智慧表现得淋漓尽致,也凸显了中国传统戏曲语言的韵律之美。这种韵律中的节奏,达到了主观节奏与客观节奏、生理节奏与心理节奏、情理节奏与情感节奏的有机统一。节奏的根源是运动,节奏的形式并非音乐所独有,自然界的昼夜更替、冬去春来,体育运动的变化多彩,都充满了节奏感。当然,节奏最主要的审美效果还增强了事物的韵性与韵律性。

  (四)语言的程式化

  中国传统戏曲语言的程式化,也是其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

  程式是戏曲艺术根据舞台艺术的特点与规律,把生活中的语言和动作提炼加工为唱念和身段,并与音乐节奏相结合,形成规范化的表演法式和套路。传统戏曲语言的程式化,一方面表现为根据唱腔的不同板式,编写不同句式的唱词;另一方面又有许多独有的戏曲语言的组合形式,例如人物的念引子、上场诗、自报家门接唱词,形成“四轮定位”的小套路。

  当然,程式化语言不是桎梏,而是要创新活用。

  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戏曲语言的审美特征,也是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的。

  三、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

  中国传统戏曲语言,有着独特的文化传播方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一)口传心授的传播方式

  中国传统戏曲语言,随中国传统戏曲的舞台演出一道,历来都以口传心授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一方面,戏曲演员学习戏曲语言及其表演艺术,要拜师入班社,实行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以此进行传承;另一方面,戏迷、票友、观众也通过观赏戏曲演出或票社活动,在欣赏、研习戏曲演出艺术的同时,也进行着口口相传的语言传播。

  (二)舞台演出的传播方式

  中国传统戏曲语言,也随整个中国戏曲舞台演出一道,实现文化传播。不仅在国内演出,而且在国外演出。因此传统戏曲的语言,也便随之传播到国外。例如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就先后到美国、日本、苏联等国家进行演出,把中国传统戏曲艺术连同其语言艺术,一同传播到国外。梅先生还因此获得美国名誉文学博士学位,被誉为“沟通两国文化的艺术家”。以梅兰芳为代表的“梅氏”表演体系,还同前苏联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德国的布莱希特表演体系,并称“世界三大表演体系”。

  (三)文体载体的传播方式

  中国传统戏曲大多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昆曲已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们亟待传承与保护。在这种大的文化背景下,中国传统戏曲的语言,已逐渐以剧本为载体,作为传承保护文化传播的重要方式之一。各出版单位和戏剧报刊出版、发表了大量的传统戏曲的文学剧本,其戏曲语言得以有效传播。

  高科技的21世纪,中国传统戏曲语言,连同整个戏曲表演艺术一起,通过视频、音频、电影、电视、网络等各种现代先进的传播方式,实现了零距离、第一时间的传播。

  (中国文化传播研究基地;本文为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基于传统戏曲的中国语言及文化传播研究》结题论文;项目编号12542086)

  注释:

  ①上海艺术研究所.中国戏剧家协会上海分会编.中国戏曲曲艺词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33.

  ②赫尔岑.往事与沉思[A].赫尔岑论文学[C].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27.

  ③伏尔泰.西方文论选[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79:320.

  ④⑥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2178;2452.

  ⑤鲁迅.致陈烟桥《鲁迅全集》(第1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9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