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药的储存与季节的关系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11 15:0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卢波等
分享到:

 

  【摘 要】 中药对人体产生的副作用较小,且能够祛病根本,医学价值较高。但中药的存储受环境影响很大,一旦存储不当很容易出现虫蛀、发霉变质,进而影响中药药性。不同季节因温度、湿度、日照等不同对于中药存储影响较大,本文重点研究了中药存储于季节的关系。

  【关键词】中药;储存;季节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040—02

  为了确保医院的中药正常供应,应至少储备一到三个月的中药使用量。但是中药的储存要求很高,一旦储存不当,容易出现发霉、变质、虫蛀等问题,导致药效降低或失效,给医院造成很大损失,患者服用了储存不当的中药后轻者会降低药效,重者会产生不良反应,影响身体健康。因此对于中药的储存要根据不同药物的特点严格管理[1]。储存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以及空气等自然环境不当,可能会导致中药变色、发霉、变油、虫蛀等变质反应。某些药物会在空气中氧气的氧化作用下变质,有些会因氧化使药物中的油挥发掉,从而失去芳香。在干燥的秋冬季节,某些中药会因水分挥发而出现干枯、变脆、碎裂、风化;而在梅雨季节则会因空气中的湿度过大,发霉、虫蛀。一些淀粉、糖、蛋白质含量较高的中药也会因水分过大而起油、分解、发霉变质。有些中药长期受到日光照射会退色或变色,一些维生素类药物在日光照射下会分解[2]。因此对于中药的储存必须严格按照药物性质,存储环境要求分门别类的科学储存与保管。本文主要针对中药储存与季节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探究季节变化对于中药储存的影响,以确保中药存储质量。

  1 导致中药品质变化的因素

  1.1变色 中药无论属于那个种类,一般都会有自己固定的颜色,一旦出现变色则意味着药物有变质现象发生。常见的容易变色的中药有各种花类、植物叶类、全草类以及含糖量较高的植物根茎类[3]。例如金银花、红花、大黄、菊花等。影响变色的环境因素有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存储环境的湿度与温度、光照等。或者有些酶或非酶因素影响下,药物自身出现分解、氧化、聚合反应,形成了大分子的有色化合物,从而导致变色,影响中药疗效。

  1.2虫蛀 虫蛀是大部分中药遇到的常见问题,容易出现虫蛀的环境为空气湿度超出65%,温度在15-30℃之间 , 中药含水量达到13 %以上。相对而言,含有糖类、淀粉、脂肪油、蛋白质较高的中药出现虫蛀的几率较高,例如地黄、白芷、桃仁、乌梢蛇、蛤蚧等。发生虫蛀最多的月份为七、八、九三个月[4]。当储存湿度达到80%以上,温度在 25℃左右时,则很容易出现螨虫类虫蛀现象,而6-9月份也是螨虫繁殖的高峰期。

  1.3霉变 所谓霉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发霉,如果储存环境比较潮湿、空气闷热则中药产生霉变几率较大。通常,如果药材表面有大量霉菌孢子存在,且存储环境湿度达到75%以上,温度为25℃左右,中药本身的含水量超过13 %以上时,很容易导致霉菌孢子产生菌丝,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等物质较多的药物很容易受菌丝酵素的影响产生分解,进而引发中药饮片出现霉变、腐烂,降低药效。

  1.4泛油 又称“走油”。是指含脂肪油、挥发油、粘液质、糖类较多的药物 , 因受热或受潮而在其表面出现油状物质和返软 , 发粘、颜色变深 , 发出油败气等现象。这种现象可改变药材原有的性质而影响疗效。

  2 季节对中药材贮藏的影响

  不同季节,因日照强度、日照时间、空气湿度、温度等自然条件不同,对储存环境影响很大,因此中药存储受季节因素影响出现变质现象较为普遍,以下本文就中药储存与季节关系展开深入研究。

  3 夏、秋季温度高

  夏、秋季温度高,在植物药材中,广泛存在着挥发油。特别是在伞形科、唇形科、樟科、姜科等植物中含量丰富。如白芷、肉桂、当归、薄荷、川芎、细辛等。含挥发油的药物,都具有不同的浓郁气味。药材本身的气味,是成份使然。大多数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成分。虽在20℃以上的温度条件下,便逐渐挥发。但当温度达到30℃以上时,挥发油的挥发速度加快,使芳香气味减退或消失,药性受到严重影响而致临床疗效降低。某些药材含有油脂。油脂是脂肪油和脂肪的简称,分植物性油脂和动物性油脂两大类。果实和种子类药材多含有植物性油脂,如桃仁、杏仁等,受潮热后易泛油。哈士蟆油(田鸡油)、蛤蚧等药材含有动物性油脂。在温度35℃以上时就会因受热引起游离脂肪酸的增多,油脂呈现酸性反应,即所谓“酸败”现象。枸杞子、车前子、瓜蒌等含糖类和粘液质的饮片,在温度达到30℃以上时容易出现霉变、虫蛀、泛油和变色等现象。温度高达35℃以上,胶类、树脂类饮片如乳香、阿胶等,容易软化而粘结成块。温度在20~25℃时,害虫和霉菌也易孳生繁殖,饮片容易虫蛀和霉变。此外在季节更替时,温度的骤升、骤降对重要的储藏也是十分有害的。含有较多水分的如红枣、天冬在凉爽的库房内可以安全保管,如温度骤然上升,即可在2周内开始变质。某些药材如木香、荆芥等所含成份还可在温度升高时容易损失。冰片是易升华类的药物,保存不当极易在温热气候条件下吸收空气中的水分慢慢溶化,造成贮存和配方困难。春季和冬季气候干燥,温度较低。如果存储中药的环境湿度低于60%,因空气水分含量较低,中药中所含水分也会大量挥发,出现风化、碎裂现象。所谓的风化,是指某些中药含有结晶水,由于空气干燥,结晶水容易失去,变为粉末,中药出现风化后,药性会发生改变。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储存温度在15-25℃之间的的常温状况下中药性能比较稳定。如果温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对新鲜药材产生不良影响[5]。如果存储环境的温度降低到0℃以下时,将会使得鲜活药中的水分冻结,影响药材的细胞壁及内容物,甚至局部细胞出现坏死,药材性能受到严重破坏。大部分的植物类中药存在挥发油。尤其是伞形科、樟科、唇形科、姜科等植物中药挥发油含量丰富。典型中药如:白芷、当归、肉桂、细辛、薄荷、川芎等。此类中药的气味不同,但都很浓。当温度超过20℃时,很容易挥发,中药的药效也将大大降低。

  3.1 夏、秋季气候炎热,高温多雨,很容易让中草药变质发霉。

  夏季气温偏高,日照强度大,时间长,中草药存储不易。特别是对于那些尤为“怕热”的中药,更是要注意“降温、防暑”,阴凉保存。典型的中药如人参、西洋参等,此类药物含有大量的挥发油,在高温环境中很容易出现泛油现象,所以对此类挥发油含量较高的中草药要特别注意低温保存。此外,阿胶类药物也应该注意低温保存。有些中药很容易串味,在存储时要注意密封以防串味,特别是夏季,密封性更应做好。具体措施,可以将中药存放于卫生、干净的玻璃器皿中,加盖后用蜡密封住瓶口,比如潘红华、麝香类药物要采取蜡封措施。其他的容易串味药物,如松香、细辛、丁香、八角、茴香、独活、小茴香、樟脑、乳香、薄荷、白胡椒、冰片、没药、徐长卿、沉香、安息香、砂仁、降香、桂枝、肉桂、木香、白芷等也应该密封起来,并放置冰箱中,以防串味。此外,对于一些容易变潮、发霉、变质类药物要注意干燥存储,如前胡羌活、当归、独活、甘遂等,并注意日常检查。

  4 结语

  中医院应在确保药物供应的前提下,做好中药的存储工作,防止出现药物虫蛀、发霉、风化等变质现象。使得药性降低,影响患者治疗效果。本文主要研究了季节对于中药存储的影响,希望能够为科学化、合理化、制度化的中药存储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 邹洪来. 贮藏中的外界因素对中药质量的影响[J]. 中国中药杂志. 1990(10):197-198

  [2] 夏俊华. 医院中药质量管理与提高[J]. 河北医学. 2008(05):205-206

  [3] 杨涛,江娇. 浅谈影响中药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对策[J]. 华西医学. 2010(08):47-48

  [4] 刘瑞源. 加强中药质量管理保证中医临床疗效[J]. 时珍国医国药. 1996(03):209-210

  [5] 何松林,郑少红. 略述中药质量与临床疗效的关系[J]. 实用中医药杂志. 1994(05):229-230

  [6] 佟盛良.中药饮片的保管与贮藏[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7, (01).

  [7] 叶名翔.浅谈我院中药房中药饮片调配、保管的对策及体会[J].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4).

  [8] 医院中药饮片管理规范[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7, (05).

  [9] 朱兴述,付泽华.浅谈中药饮片市场现状及监管对策[J]. 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0] 董康.提高饮片质量 保障用药安全[J]. 基层医学论坛, 2008, (8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