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方和谦临证用药特点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5-09 21:5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关键词】  方和谦;时令;胃气;津液;用药特点;中医药疗法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方和谦教授从医6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诊疗经验,临床疗效显著,其遣方用药有独到之处,现将其特点归纳如下。

  1  药少力专,举重若轻

  方老的处方看似平淡无奇,用量也少,然药少力专,配伍得当,实乃举重若轻。方老的处方药味都在10味左右,对各种证候,都抓住主证而治之。如治疗外感热证,方老取药轻灵,芳香清冽,遵吴氏“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意,应用宣热透解法,其解表之药选用金银花、连翘、菊花、桑叶、芦根等至清至淡之品,功专宣开肺气,以透达肌表,驱邪外出。在药量的应用上,做到药证相宜。如用银翘散治疗感冒,银翘用量6~10 g,取其辛凉疏解之功;而治疗腮腺炎,银翘的用量达20~30 g,取其清热解毒之力。

  2  配伍得当,量效适宜

  方老选方用药十分讲究配伍,他认为:每一味药物的配伍与选择,医者不能因其繁而简之,斟酌一方一药,一克一钱,以希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如在解表透热、清泄里热时,常佐以养阴之品,防其刚燥伤阴;疏肝理气时,常配以白芍,防止辛散走窜;养阴寓动,稍加助阳和胃之品,防其滋腻;助阳寓静,稍加养阴之品,防其亢烈。此所谓“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源泉不竭”。在药剂的用量上,急证一般投药3剂,慢证一般投药5~7剂,观察患者用药后的反应,指导下一步的治疗,谓之“探探路子”,一旦见效,则“效不更方”,守方化裁调之。方老强调,选方用药不能千篇一律,要做到一人一方,随证加减,此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具体体现,也是中医治病之精髓所在。如曾治一血尿患者,方老治疗所选药物不论是清热解毒药,还是凉血止血药,基本上都是“走尿路”,归膀胱经的药。清热药用白茅根、牡丹皮、竹叶等;止血药用荆芥穗、荆芥炭,因其本身有止血作用,又取“肾合三焦、膀胱”、“腠理、毫毛其应”之意,表药治里病,缓解脏腑的紧张而奏效。又如治一咳嗽患者,伴有胃部不适,方老选用归肺、胃经的枇杷叶,取其“诸叶皆上,杷叶独下”之性,肺胃同治,一箭双雕。

  3  选方遣药,注意时令
    
  方老对疾病的诊断治疗十分强调“知时论证”。临床十分注意时令用药,每当更替节气,必于诊时提醒医生患者,并在处方之中加入当令药物。方老认为,“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要做到“必先岁气,勿伐天和”,要因人、因时、因地制宜。如一年二十四个节气,各有其气候特点,所患疾病亦有其季节性。如暑季患病,暑为阳邪,升散开泄,易伤津液;暑多夹湿,其性粘滞,易阻遏气机。故暑季用药应注意清热、化湿、理气、养阴药物的加减应用,常用药味有藿香、佩兰、竹叶、芦根、石菖蒲、郁金、滑石、通草、苍术、白芷、厚朴、麦冬、石斛等;如惊蛰之际,少阳当令,积聚了一冬的郁火挟岁气升发,方老此时对虚证用自拟“滋补汤”时去肉桂,对肝郁脾虚证用自拟“和肝汤”时去柴胡,以防燥热助阳;且每于方中加竹茹清热除烦、莲子心清心去热。药物用量也根据时令而变,如“和肝汤”中的柴胡用量,春季时,柴胡由9 g减至5 g;暑湿季节则去柴胡不用,防其苦辛升发及劫阴之弊;进入秋季则逐渐加量,由5 g到9 g。这充分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做到“知时论证”,药效甚佳。

  4  顾护胃气,保存津液

  方老推崇李东垣的《脾胃论》,临证时时顾护脾胃之气。方老指出:“胃这个脏器象个袋子,主腐熟消化,司新陈代谢。所消化之物由胃入肠。故胃气以下行为顺,脾气以上升为顺。胃为十二经之长,为后天之本。百病皆可以因脾胃虚而生。邪正交争,只要正气不败,就可以扭转病情。胃气败则为绝症。脾胃受损,则使百药难以施用,五脏六腑难以荣养,而诸病从生。”因此,方老治病用药极为重视“保胃气,存津液”,提出“大病体虚,要重在培中”、“大病必顾护脾胃”的观点。在他治病的方剂中,经常见有炒谷芽、生稻芽、焦神曲、炒莱菔子、砂仁、鸡内金、百合、麦冬、玉竹、石斛、大枣、甘草等和中、养阴、益气之品。对于久病虚证及老年人的治疗,方老更强调“虚人病表建其中”,顾护胃气即可扶正祛邪。但用药需循序渐进,药性平和,用量宜轻,不温不燥,不滞不腻,不攻不泻,长服无弊。通过保胃气,使脾胃健运,肺气调畅,肝气条和,肾气充盈,五脏安康。方老治热病,遵吴氏“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思想,视养阴保津为其重要原则。他提出,“治伤寒注意存津,治温病重在养阴”,故在解表透热或清热解毒剂中,常加入天花粉、玉竹、麦冬、百合、石斛等以顾护津液。在注重合理配伍的同时,他十分注意汤剂的口感,味过苦的药物尽量少用,如板蓝根、僵蚕、龙胆草等;气味难闻的药物尽量不用,如乳香、没药等。并主张医生应亲口品尝药物的味道,用药时才有切身体会。初诊或急证,可每日1剂,1日3服或4服;复诊病势已缓或慢性病,视具体情况,服3剂停1天或服2剂停1天或隔日1剂,目的在于“缓缓胃气”,把药物对胃气的影响降到最低.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