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甘草运用浅谈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08-12 19:1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作者:刘顺香 易锦锦 曾金香 

【摘要】目的:探讨甘草在临床上的合理应用。方法:通过对甘草药用部位及加工炮制不同其临床功效亦有差异作了初步分析。结果:不合理使用甘草的现象普遍存在。结论:甘草研究表明对某些慢性病的
治疗更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甘草;临床应用 

        1资料与方法 
        甘草来源于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G.uralensin.Fisch.胀果甘草G.in 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干韧根和根茎。主产我国内蒙、甘肃、新疆等地,而
中国甘草是国际甘草市场上久负盛誉的商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及食品工业的调味剂和赋形剂,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1]。 
        甘草入药,
历史悠久,我国的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中即有详细记载,祖国医学认为甘草可随气药入气,随血药入血,无往不可,故号称“国老”。以其甘缓之性,能使药力缓慢而持久,通行十二经,可升可降,与补、泻、寒、热、温、凉等类药物配合应用,善调众药,能使各药互相和谐而无相争之弊,所以前人称它具有“调和百药”之功。 
        由于甘草的药用部位和加工炮制不同,其临床功效亦有差异,生甘草味甘而偏凉,长于清热解毒,治咽喉肿痛,缓急止痛力胜,治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动悸,脉结代等;甘草的根梢或细根为甘草梢,清火解毒,善治湿热下注膀胱之热及淋浊;根内含棕黑色树脂状物质的部分为甘草节,具有清内热泻心火之功。通过
现代
理论和临床研究发现甘草含有甘草甜素,其水解后产生葡萄糖醛酸和甘草次酸,甘草次酸的化学结构、药物作用与肾上腺皮质激素相类似,促进水分和钠盐潴留及钾离子的排出,呈现明显的抗利尿作用。 
2010年我国药典规定甘草的用量为2-10克,临床上长期大量应用时,可出现浮肿、血压高、钠潴留、血钾降低、四肢无力等假醛固酮症,在甘草流浸膏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时部分病例可见到上述不良反应,停药数周后恢复正常。重新服药后,再次出现同样症状,因此心、肝、肾功能不全或其它原因所致的各种水肿症,应慎用或忌用。另据报道,甘草每天煎服5-10克,时间达一年以上,可产生短暂性水肿和肢体麻木感,甘草与其它中药配伍时,可发生化学变化,如甘草皂甙与含生物碱的黄连、黄柏、延胡索等配伍能形成沉淀[2]。且大部分在煎剂过滤时被滤除,从而减低药效。

       2讨论 
        南北朝著名医药学陶弘景曰:“此草最为众药之主,经方少有不用者。”故为许多临床医生所喜用,使用频率极高,有的人误以为它仅是一种调味药,在方剂组成中是一个配角,故帖帖不离甘草,诸不知这实属一种偏见,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以甘草为主药就有灸甘草汤、甘草泻心汤、桔梗汤、甘草汤等,均突出甘草在该方中的主要地位。而甘草在临床
治疗中的合理应用问题尚未引起足够够重视,《本草汇言》曰“甘草,和中益气,补虚解毒之药也。”中药学教科书中也将甘草列入补虚药类[3]。笔者认为多有不妥,故特引提出,供同道商榷。 
        小结  甘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世界性常用药物,为我国传统及
现代医药最常用的天然药物。各国对甘草进行了大量的化学药理及临床诸方面的实验研究,随着甘草药理研究的深入,新用途不断地发现,值得重视的是在治疗肝炎、心血管疾病、抗癌等方面的药理作用,甘草得将广泛地治疗多种疾病,它的显著疗效为世人所称赞,用之恰当,疗效显著;用之不当,加重病性。其关键在于适应症的选择和用量的适宜,应扬长避短,因地、因病、因人而异,使甘草更好地为人民保健事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中国
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年版80-81页 
[2]胡宝华译  《汉方制剂分析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年版29-30页 
[3]凌一揆主编  《中药学》,上海科技出版社1984年版215页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