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人工神经网络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11-03 10:4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作者:陈华忠 谢忠好 曾碧新 

【摘要】  目的:应用BP人工神经网络原理,设计一种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诊断的方法。方法:选用对类风湿关节炎敏感的8个指标,作为BP人工神经网络的输入数据,对样本进行训练和预测。结果:BP人工神经网络经通过对150例样本的运算,训练集的113例样本,训练正确率为97.4%;预测集的37例样本,预测正确率为91.9%。结论:BP人工神经网络能为类风湿关节炎作出较准确的诊断,能提高诊断的客观性。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类风湿关节炎; 预测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发生慢性炎性病变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程多呈进行性进展,致残率高,治愈率低下[1],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单项自身抗体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有不足,类风湿因子的检出率也偏低,容易造成误诊[2,3]。因此医务人员主要是通过敏感性互补的几个检验指标和临床表现对类风湿关节炎作出诊断[4],但在疾病的诊断中往往带有很多的主观因素。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是种理论化的数学模型,是模仿人脑神经的网络结构及其功能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信息处理系统,具有自行学习、联想记忆、错误容纳和强大的非线性处理能力[5]。因此人工神经网络常常被应用到临床医学疾病的诊断上。本研究结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8个主要指标,设计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方法,通过对150例样本的网络运算,探讨了人工神经网络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可行性。

  1 人工神经网络基本原理

  人工神经网络可以通过对外界信息的学习,以特定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和概括,从而具备了对这些信息的识别功能,并产生了一个相对应的结论。因此,再次给人工神经网络这样一个相似的条件时,神经网络就会根据已学到的知识,自行推理判断,得到一个我们需要的结果。

  1.1 人工神经元

  人工神经元是组成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处理单元,简称为神经元。如图1显示了一个具有r个输入分量的人工神经元模型[6]。

  图1中p(r=1,2,…,r) 为该神经元的输入数据;Wr 为该神经元分别与各输入数据间的连接强度,称为连接权重,权重值的大小代表上一级神经元对下一级神经元的影响程度。b为该神经元的阈值,f(x)为作用于神经元的激励函数,通常采用的是S 型函数,其数学表达式见式(1)[7]:

  f(x)=(1+e-Qx)-1(1)

  a为神经元的输出数据。神经元将接收信息pi与连接权重wi 的点乘积求和构成其总输入, 在神经元阈值b的作用下经函数f(x)的作用,产生信号输出a。

  图1 人工神经元模型

  1.2 人工神经网络

  人工神经网络是由多个不同的神经元连接而成,一般含有多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包含了多个神经元,上一层次的神经元只能对下一层的神经元产生作用,同层神经元间无相互作用[7]。根据神经元的不同连接方式,就形成了不同功能的连接网络模型。比如BP神经网络,Kohonen神经网络,Hopfield神经网络等等,多达数十种。在医学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是BP神经(Back Propagation),也就是误差逆向传递网络[8],本研究中采用的也是BP神经网络。BP神经网络一般由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构成,其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神经网络输入层的神经元是接受外界信息的端口,不包括数据运算功能,他将外界的输入数据通过一个连接权重传递给下一隐含层的神经元。隐含层是神经网络的核心部分,数量上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层次,随着层次的增多,网络结构变得更复杂,网络数据处理功能也增强。网络的最后一层是输出层,输出层接收到隐含层的各项信息,然后经过转换把信息传给外界。

  输入层 隐含层 输出层

  图2 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1.3 人工神经网络工作原理

  为了解决临床上对疾病的预测或识别等问题,神经网络主要是通过学习来获取"知识"或"经验"的,这一过程总体上可分为训练和预测两个阶段。所谓训练就是形成一种病因与疾病之间的函数映射关系,即给定一个实际输出与期望输出的目标误差值,将病人的各种病因、实验室检查、影像超声检查、临床表现等作为网络的输入信息加到其输入端,输入信息经过隐含层神经元的处理后,传递给输出层。如果输出层得到的结果大于预先给定的误差目标值时,神经网络将这种误差信号沿原来的传递路线逐层返回,并调节各个层次间神经元连接的权重值,这种过程不断交替进行,直到误差达到目标值时,训练过程结束。经过训练可使疾病的各种情况分布到连接权上, 使学习后的网络权重值存储了临床症状和疾病类型等相关的知识,此时可以认为神经网络建立起了病人的各种因素与该病人是否患有某种疾病的映射关系,这种映射关系就是一个预测疾病的判别函数。预测就是检验判别函数的可靠程度,利用一些未包括在训练集中的样本构成预测集,将预测集中与疾病相关的数据输入到训练好的网络中去,在训练阶段所得到的判别函数的作用下,就可以得到一个测试结果,从网络的输出端就可以诊断病人是否为疾病患者。

  2 人工神经网络诊断类风湿关节炎实例

  2.1 病例选取及变量确定

  实验数据来源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总共有150例。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3例,女71例,占85.5%;男12例,占14.5%。年龄范围为20~79岁,平均年龄为48.9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用来作正常对照的有67例,其中女62例,占92.5%;男5例,占%7.5,年龄范围为18~79岁,平均年龄为43.63岁。病人资料主要包括临床症状与体征,相关实验室检查,相应影像学检查。

  根据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制定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指南,典型的类风湿关节炎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来诊断并不困难,但某些不典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常常被误诊或漏诊。2008年,胡勇等[9]通过研究发现,抗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0%和93.7 %,联合抗CCP抗体和RF可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因此为了提高神经网络诊断各种类型类风湿关节炎的准确率,我们选取了x1(关节晨僵)、x2(对称性关节炎)、x3(腕、掌指或者近端指间关节至少有一个关节肿)、x4(3个或者3个以上关节部位肿)、x5(关节X线改变)、x6(皮下结节)、x7(RF )和x8(抗CCP抗体)这8个指标来作为神经网络运算的输入数据。其中x1、x2、x3、x4、x5、x6和x7这几个输入数据是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所包含的内容,x8是为了提高对不典型、早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所采用的输入数据。上述x1、x2、x3、x4、x5、x6是定性变量(离散变量),临床上常用阳性和阴性来描述,实验中用1和0对这些变量进行赋值,当变量值为1时表示阳性,为0时表示阴性;而变量x7、x8是定量变量(连续变量),用原始数据来描述。

  2.2 确定训练样本及预测样本

  在以上150例样本中(83例类风湿关节炎和67例正常对照)中分别选取63例类风湿关节炎和50例正常对照的样本,用来组成训练集,并用1~113的数字对其进行顺序编号,1~63号代表是类风湿关节炎,64~113号代表的是正常对照组的样本。剩余的样本用来组成预测集,集中样本总数为37例,其中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有20例,正常对照组有17例,也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编号。训练集与预测集样本比例大约为4:1。

  2.3 网络参数的设定及算法程序

  首先对神经网络参数设定如下:输入神经元个数为8,输出神经元个数为1,期望目标输出值用0表示正常,用1表示类风湿关节炎,隐含层采用tansig函数。训练次数为6000次,训练目标为0.06,学习速度为0.05,网络连接权重初始值是[-1,1]之间的随机数,其次网络进行运算所采用的是批动量梯度下降算法,应用MATLAB6.5来编写该程序算法。

  2.4 训练及预测结果

  将训练集样本的8个指标输入到BP网络的算法程序中,网络经过500次的训练后,达到了训练目标的要求,训练结果如图3所示,预测输出以0.5为阈值,>0.5者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0.5者为正常对照样本。
 图3 113例样本训练结果从训练得到的图形可以看出,63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有54例训练结果都在目标输出值1附近,而且非常靠近1。只有9例稍微偏离了目标输出值1,由于输出结果均在0.5~1.5的范围内,可以认为训练结果与实际相吻合。类似的在50例正常对照组中,有47例输出结果都在目标值0的附近,输出值都在0~0.5之间,训练结果与实际也相吻合。而编号为64、75、92的3例样本,其输出值大于0.5,明显大于目标输出值0,样本训练结果有错误。综上所述,训练集中113例样本有110训练正确,训练正确率达到97.4%。

  经过训练可以得到一个能反映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情况的神经网络模型。把预测集样本的数据导入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中去,进行预测,预测的结果如图4。

  图4 37例样本预测结果从上图的输出结果可以看出,在20例类风湿关节炎样本的预测中,19例样本的输出结果主要集中在目标输出值1附近,没有超出0.5~1.5的范围,可以视为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而编号为1的样本,其输出值小于0.5,偏离了目标输出值1,预测结果错误。另外17例正常对照组中,15例预测结果与实际相符合,而编号为27、33号的样本其输出值大于0.5,明显偏离目标输出值0,预测不正确。所以对于预测的总体样本来说,34例预测正确,准确率为91.9%,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86.7%。

  训练集和预测集的样本,经BP神经网络运算,其结果如表1所示。表1 BP神经网络测试样本的计算结果

  3 讨论

  由表1可知,2例预测有误的样本,它们来源于预测集的正常对照组中。同样在训练阶段,运算有误的3例样本也全都来源于训练集的正常对照组中。由此可见,运算有误的样本在训练集和预测集之间存在一种对应关系,即神经网络对样本训练的错误率越高,其预测的准确率就越低。同时,一些样本的训练和预测结果也出现了较大范围的波动,没有集中在目标值为1和0的这两条直线上。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有些样本数据偏倚,训练样本总数又不是很多,从而导致这些数据偏倚的样本所占的比例较大,在总体中表现出来的作用也就较强。因此加大训练样本的数量,选择数据偏倚较少或者更有代表性的样本来学习训练,神经网络就能更准确的反映疾病自身情况,同时网络所包含的病因与疾病间相映射的函数关系也就更具有普遍性。

  对疾病诊断过程而言,人工神经网络能够模拟专家级医师诊断疾病的思维过程和获得诊断疾病的相关知识。此后对疾病进行预测时就可以避免医师对疾病诊断的主观性及思维定势,因此能提高疾病诊断的客观性。尽管临床上也存在一些疾病患者,往往因为诊断数据的缺失,给医师诊断带来了很多的困难或是误诊,然而神经网络具有的容错性质以及能根据训练得来的知识和处理问题的经验,对上述缺失的数据等这种复杂的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与推理,从而为病人做出较正确的诊断。

  在疾病诊断方面, 按照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对一些不典型,早期的类风湿关节炎常常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特异性也低,往往造成误诊。然而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方法,通过对37例样本的预测,预测结果表明:本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其准确率为91.9%,灵敏度为94.7%,特异度为86.7%,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一种新方法。当然,实验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如输入变量的选择及其数据处理,网络初始权重的计算,网络训练的最佳原则,隐含层数的设计等等。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人工神经网络必将得到临床工作者的认同并为疾病研究带来诸多的便利。

【参考文献】
   1 顾福荣,张义东,施锦杰.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抗Sa 抗体和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意义.江西医学检验,2007,25(1):24~25.

  2 Matsuo K,Xiang Y,Nakamura H,et al.Identifica?tion of novel eitrullinated autoantigens of syn?ovium in rheumatoid arthritis using a proteom?ie approach.Arthritis Res Ther,2006,8(6):1~3.

  3 Harrison MJ,Paget SA. Anti2CCP antibody tes?ting as a diagnostic and prognostic tool in rh?eumatoid arthritis.QJM,2007,100(4):193~201.

  4 王青青.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与治疗.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08,6(2):92~94.

  5 孙文恒,王炜,周文策.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胰腺癌诊断中的应用.兰州大学学报,2008,44(7):224~227.

  6 宋烨,杨本付,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6,5(3):275~277.

  7 王俊杰,陈景武.BP神经网络在疾病预测中的应用.理理医药学杂志,2005,21(3):259~262.

  8 华贻军,洪明晃.人工神经网络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实用医学杂志,2005,21(3):330~332.

  9 胡勇,王娟,王群兴.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和RF对类分关节炎的诊断价值.华中医学杂志,2008,32(32):31~32.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