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舒适护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1-11-10 10:3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摘  要】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在产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舒适护理理论贯穿于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五个护理程序中。结果 产妇普遍感到舒适、安全、信赖感、满意度增加,痛阈有所提高,疼痛减轻。结论 缩短了产程,剖宫产率、出血量均明显降低,保障了母婴健康,丰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的内涵。 
 【关键词】舒适护理  产科  临床实践  
        舒适护理的提法,虽然在20世纪末才出现,但它实际上应看作整体护理的完善与延伸,也是现代护理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早在现代护理学之母南丁格尔的环境理论中就可以找到它的渊源。简括地说,舒适护理就是要让病人在接受治疗的同时,在护理人员协助下,体验到生理、心理、社会和灵性方面健康、安宁状态的舒适感觉。无疑地,舒适护理对传统观念视为“一只脚踏进鬼门关”的分娩过程来说,尤为重要。 
        如所周知,产妇分娩过程是生理过程,而且瞬息万变,难以预见,工作高度紧张,产妇及其家属又容易产生恐慌、焦虑,并引起对医院的误解、不满。但由于我们长期坚持“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一切”的方针,在估计、诊断、计划、实施、评价这整个护理程序中都贯穿了舒适护理的理念,因此,产妇及其家属满意度都很高,得到了他们的一致好评。下面就来介绍一下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在护理程序5步骤中是怎样贯彻实施舒适护理这一理念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8年1月-10月住院分娩的产妇应用了新的护理模式-舒适护理。分娩总数共1818人,其中自阴道分娩1271人,剖腹产547人,年龄为18-45岁,孕周为32周-42周。 
        1.2 方法 
        1.2.1 护理程序的第一步骤一一估计 
        1.2.1.1 无论是起始评估、持续评估或者紧急评估、阶段评估,都应从观察、交谈、体格检查等方式收集资料,得到事实,护士必须先对病人的情绪、人格类型、精神状态等方面进行观察,并充满诚意,态度亲切,举止稳重,与之交流,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对分娩相关知识的认知、对医疗护理的要求,初步确定其应对能力与应激水平。引导病人信任地、无拘束地自由表达。这就要求护士必须为交流创造良好气氛,用好开场白,善于倾听,多用商量口吻,对病人的隐私及不愿涉及的话题,不要刨根究底,做到严肃与亲切统一,坦诚与慎言结合,才能达到沟通的最佳效果。 
        1.2.1.2 在观察、交流中我们还尽量采用新的科技发现与成果,让病人在受到科普宣传教育的同时产生满足感、尊重感、欣慰感。比如以前认为“牙痛不是病”,更不会想到它会和分娩有关系。可是重度牙周炎孕妇的早产率和低体重儿出生率是正常人群的7.5倍;牙周疾病与晚期流产呈正相关;母亲牙龈疾病会导致婴儿先天性心 脏病发病率增加,还可能影响婴儿大脑发育……由于不懈的努力与探索,我们在舒适护理的第一步骤中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2.2 护理程序的第二步骤一一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病人现有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生命过程所作的临床判断,它是帮助护士选择护理措施的基础。就产科来说,除了观察其体温、血压、脉搏、饮食、排泄、睡眠、活动、认知等生理因素,以及由于对胎位不正、胎儿大小、胎心音变化因素影响顺产机率等的考虑,还有产妇的心理因素方面则各不相同:有的需进行剖腹产而担心手术失败,产生恐惧感,有的顾虑产后身材变形而导致自我形象紊乱情绪,有的因多次流产而引起功能性障碍悲哀,有的因家庭经济困难或担心生女孩受歧视等而发生精神困扰,有的因家庭不和、感情破裂而对生活感到厌倦,有的因害怕患严重疾病影响分娩而对未来失去信心等。护士应作出确切的护理诊断,以便制定出有明确指导作用及评价效果的计划,减轻一些生理、心理因素的危害性,监测与预防问题的发生与变化。 
        1.2.3 护理程序的第三步骤一一计划 
        护理计划,是为了让护士合理利用资源,协调和组织各方面力量实现护理目标而制订。一俟订成,它就成为整个护理活动的指南。首先根据对病人个体情况的评估订出起始计划,再根据每天获取的资料订持续计划及出院后病人自我照料和养护的出院计划。在制订护理计划时,我们充分考虑了舒适护理的因素,根据自然分娩、剖腹产、难产或初产、高龄产的不同类型,病人的体型、骨盘宽窄、既往病史等个体特征,以及病人对分娩的认知程度,生活习惯,人际、家庭、职业等社会关系的影响,制定心理舒适护理、生理舒适护理、社会舒适护理、疼痛舒适护理的计划。 
 1.2.4 护理程序的第四步骤一一实施 
        实施舒适护理,首先要营造良好温馨的住院环境。为了让产妇获得安全感,产生愉悦感。我们着粉红色工作服,语言轻柔,面带微笑。病区走廊挂有宣传母乳喂养、婴儿护理、产后体操的系列图片和文字说明,病房贴着快乐宝宝、母婴亲密接触的图画,保持病室内有适宜的温湿度、柔和的光线、安静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整洁的被褥,让病人感到家一般的温暖, 
        1.2.4.1 第一产程:进入待产室后,由于有阵痛、见红等出现,产妇感到恐惧不安,护士应讲解分娩常识,也可以让她听音乐、看图书,鼓励其哼歌、呻吟,或适当活动,采取自由体位。也可谈些轻松话题,也可轻微按摩,以此分散注意力,缓解压力,减轻疼痛,松弛情绪。还可以让一名家属在旁陪护。对经济允许的产妇灌注腰硬联合麻醉镇痛分娩,助产士全程陪伴分娩的思想理念。 
        1.2.4.2 第二产程:为产妇准备舒适、温馨、整洁的产房产床,告诉产妇宫口已开全,出现大便感属正常现象,鼓励她情绪放松,正确运用腹压施力。使用监护仪监测胎心音,让产妇在胎儿的心跳声中获得安全感、欣悦感,缓解其紧张情绪,得到其理解与合作。并可帮助擦汗,补充水分,还可适当进食香蕉、巧克力、稀饭、面食、点心等。会阴侧切或裂伤缝合时予以局部浸润麻醉,尽可能在无痛状态下进行操作。在此关键过程中护士态度要亲切,动作要轻柔,语调要温和,措词要肯定。 
        1.2.4.3 第三产程及产后:产后即冲一杯温热牛奶给产妇喝,针对产妇担心婴儿的发育、性别等,及时给予抚慰、疏导。处理完脐带、擦干新生儿后,让其与母亲肌肤接触,促进母婴感情。与产妇亲切交谈,鼓励饮水、进食,分散其注意力,减轻缝合会阴时的痛苦,促进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帮助婴儿吮乳以刺激乳汁分泌,指导产妇采取舒适的哺乳体位。 
        1.2.5 护理程序第五步骤一一评价 
        护理效果评价的核心是病人行为和健康状况的改善。由于我们在产妇进入病房后的全程护理中坚持了“体现关爱、以人为本”原则,护士调动内心的情感与产妇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产妇的真实感受,并采取各种措施,让她感到身心的安全、放松、舒适、满足,因此,极大地降低了剖宫产率,杜绝了因护理不当产生的医疗事故与纠纷,提高了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获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2  小结 
        在产科长期临床护理中,我们发现,改善了产妇的周围环境,产程有亲人陪伴,有专职护士在旁观察、帮助、指导,亲切地关心与安慰,发现问题可以及时处理,有利于消除产妇对分娩的恐惧、忧虑、不安。通过问卷调查表明,实施舒适护理后,产妇普遍感到舒适、安全,信赖感、满意度增加,痛阈有所提高,疼痛感减轻,促进并缩短了产程,剖宫产率、出血量均明显降低,保障了妇婴健康,丰富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的内涵  
参 考 文 献 
[1]何慧.产程中的舒适护理[B].现代医药卫生,2007,24期23卷. 
[2]郑莉伟,徐茂娥,宋兴英,张守荣.舒适护理在全程陪伴分娩中的应用.齐鲁护理杂志2008,2期14卷. 
[3]周银玲,孙立波,朱丽华,王咏梅,郭惠玲.解东  舒适护理研究现状与展望.现代护理报,2008年10月25日. 
[4]中华口腔医学会会长王兴的谈话.羊城晚报11月16日.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