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修·阿诺德的知识话语
内容提要:阿诺德的核心概念“文化”、“批评”、“完美”等背后隐藏了对认识问题的关注:阿诺德以“看清事物本相”为认识的原则,但又明确区分了知识与科学。在阿诺德看来,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是“富有人情”、能使万物发生关联的整合性知识。文化传播者或批评家的职责在于以客观公允的立场和敏锐的洞察力为大众传递知识。
关键词:马修·阿诺德知识文化批评
马修·阿诺德有很多不同的身份:诗人、教育家、社会批评家、文学评论家;他的论述中不少词汇迄今仍备受关注,如文化、批评、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完美等。无论从何种角度研究他的思想,人们都会遇到一个频繁出现的字眼——“知识”。无论对于阿诺德还是对于同时代的其他思想家,认识问题都是是他们看似殊异的说法背后隐藏的根本关注点。从这个时期开始,“知识”的指涉越来越局限于自然科学,但又并不完全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专业知识。维多利亚时代的思想者们都试图用自己的方式界定知识,在自己的话语框架内阐述问题,因而产生了“语声的巴比塔”——“在这个世纪,人们从不玩同一场游戏,或遵循同一套规则……在这样的语声的巴比塔中,就每一套语汇——从功利主义到唯心主义、从身体到心灵、从个体自由主义到社会决定论——来看,人们都把别人的语言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改造,从而使之变成一种相当危险的杂烩。”如果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对于维多利亚的研究很容易始于想当然的预设,陷入自说自话的论述,最后得出莫名其妙的结论。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从最根本的认识问题人手,探讨阿诺德对于知识的定义、认识的界限,以及知识与科学、文化、批评的关系等问题的论述,以期重新审视阿诺德的精神传统。
一、“看清事物之本相”:知识的定义和界限
阿诺德的作品中经常出现这样的说法:“看清事物之本相”(seeingthingsastheyare)。比如论及“好奇”一词在英国人思维中的双重含义时,他这样写道,“说来,在知识的问题上,既然有无用的、纯粹是病态的好奇,就一定有对于明智者是自然的、值得称道的好奇,即追求思之本属、追求如实看清事物之本相而获得的愉悦。”在讨论希腊精神时,这一说法再次出现:“希腊精神最为重视的理念是如实看清事物之本相;希伯来精神中最重要的则是行为和服从。”阿诺德认为,古希腊关于人的理想是,“摆脱蒙昧状态,看清事物真相,并由此认识事物之美。”著名评论家特里林很早就注意到这一点,他在《阿诺德传》中指出,无论是作为诗人还是作为散文家,阿诺德思想的核心便是“看清事物本相”,不过特里林并未就此问题展开论述。读者不禁会感到疑惑,阿诺德所说的“事物本相”该如何理解呢?怎样才算是看清“事物本相”?阿诺德关于“文化”的论述或许提供了些许线索:一旦如此领悟文化,即认识到文化不仅致力于看清事物本相,获得关于普遍秩序的知识,而这种秩序似乎就包含在世道中,是人生的目标,且顺之者昌,逆之者哀——总之是学习神之道——我说了,一旦认情文化并非只是努力地认识和学习神之道,并且还要努力付诸实践,使之通行天下,那么文化之道德的、社会的、慈善的品格就显现出来了。
从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阿诺德把“看清事物本相”当作“文化”的首要目标,事物本相即“关于普遍秩序的知识”,同时也是“神之道”,践行神之道便是文化的落脚点。
现在读来,无论是“普遍秩序”还是“神之道”,以及上文提到的种种关于“事物本相”的说法,都不免抽象宏大,不可捉摸。要在阿诺德的文章中寻找一个严密精准的概念界定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尽管如此,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当阿诺德把知识与“文化”、“神”、“道德”等概念放在一起论述时,他所要强调的知识或“事物本相”就不仅仅局限于现代科学意义上的“客观真理”,而是一种与道德、社会、宗教等问题密切关联的精神层面的追求。这一点可从他关于人类认识界限的论述中得到证实:钟表与蜂巢的良好和谐运行无法证明人类或者蜜蜂就是创造者,它们所能证明的无非是,我们从经验中得知:人造表,蜂筑巢。然而,经验无法让我们认识造就了耳朵和花蕾的那位无限又永恒的存在者,那位无所不思、无所不能的万物创造者。我们对此一无所知,这完全超越了我们的认识范围。因此,提到耳朵或者花蕾的时候,如果想要准确的表达而非诗意或修辞表达时,我们有权利说的只有一句:它运行和谐又良好。
阿诺德的这段话传递出至少三层信息:首先,与万物创造者相比,人类的认识和创造能力是有限的;其次,我们的知识源自经验,也仅限于经验,人类所能获得的认识,不过是对造物的描述而已;最后,神存在于经验世界之外,人类无法完全认识神。与其说这段文字表达了阿诺德对人类局限性的无奈承认,不如说它流露出阿诺德对于“耳朵和花蕾”这些造物之美的惊叹之情,对于“万物创造者”或者“神”的谦卑敬畏之情。
尽管阿诺德明确承认经验是“即我们所有知识的来源”,他还是按捺不住探求万物本源的渴望:
曾经多少次,在世间拥挤的大街上,
曾经多少次,在冲突争斗的喧嚣中,
心中涌起无法言说的渴望,
想要了解我们已被埋葬的生活:
渴望用我们的热情和不安分的力量
去追寻我们真正原初的踪迹;
渴望解开
心灵的谜题,它的跳动如此狂野、如此深沉,
渴望知道
我们的生命从何处来,往何处去。
曾经多少人,在心中探索,深深地探索,唉!却一无所获。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