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误置”与“自我湮灭”
内容提要:约翰·罗斯金认为“情感误置”这一手法虽然在艺术作品中有一定的感染力,但最杰出的艺术家在自己的作品中是不会使用“情感误置”的,他们之所以伟大,正在于能够在作品中恰当地控制自己的情感。针对“情感误置”的过度使用,罗斯金指出,伟大的艺术家应该在自己的作品中自我湮灭,他们的伟大与他们不在作品中呈现成正比。罗斯金的“自我湮灭”论对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学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约翰·罗斯金情感误置自我湮灭T.S.艾略特非个性化
约翰·罗斯金(JohnRuskin,1819-1900)不仅是维多利亚时期最著名的艺术批评家,也是19世纪为数很少的具有现代主义思想的文学大师,他的艺术批评思想对英国19世纪乃至以后的文学艺术发展走向起到一定的导向作用,对他同时代及以后的不少重要艺术家和文学家都产生过影响。作为这个时期最具影响力、最多产的作家之一,罗斯金在自己的著作和演讲中对传统的价值观念提出了质疑,并创建了自己独特的文学艺术批评理论。然而,迄今为止,国内研究者虽然对罗斯金对英国19世纪的艺术运动和艺术批评的影响关注较多,但对他的现代主义思想及其影响的讨论却不多见。本文将以罗斯金对艺术创作中“情感误置”(PatheticFallacy)的批评为切入点,探讨这一批评的发生背景、罗斯金现代主义思想的核心内涵,以及对现代主义艺术、特别是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论的影响。
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浪漫主义诗歌充斥着模糊的情感、矫揉造作的言辞,其结果往往是,所表达的思想与情感严重脱节。浪漫主义诗歌在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后,其创作已经朝着超验的、离奇古怪的方向发展,从而导致形式的匮乏、意象的模糊、表达的不准确。这一现象最普遍地表现在诗歌中对“情感误置”的过度使用。诗人们在作品中使所描述的外部世界的常见物体,诸如花草、树木、河流、高山、鸟兽等带上了形形色色的人类情感。诗人的真实情感在诗歌中的自然流露本来是浪漫主义诗歌最值得称赞、也是最鲜明的特点,但到了19世纪中期,真实的情感已经变了味,诗歌的内涵变得浮浅而苍白,诗人过多地关注自己的情感,而忽略了真实的原则。罗斯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对“情感误置”的批评。
所谓“情感误置”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艺术家在感情的作用下,把那些无生命的物体看作具有了人的感情、思想和感觉,这种描写手法被罗斯金称为作者情感的“误置”。此处的“误置”,或译“谬误”(fallacy),与逻辑学中的“推理谬误”不同,它更接近修辞学的“拟人化”手法,但比后者涵盖的范围更广,含义更加深刻。在罗斯金对“情感误置”提出批评之前的一百年中,英国诗歌中这种表现手法是作为重要手段而存在的,从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上半叶,在浪漫主义诗人的作品中,每40到50行诗中就会出现一次。著名的浪漫派诗人如布莱克的诗歌中使用“情感误置”的频率非常高,每20到30行就会出现一次。人类的喜怒哀乐各种情感几乎都被运用于诗歌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蜕变成了物体与情感的关系。最著名的例子是拜伦名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ChildeHarold’sPilgrimage)中的诗句“没有阳光的灌木一定会哭泣”,在这首诗中甚至有关于公牛“愤怒的尾巴”的描写。华兹华斯的诗歌中最为人们熟知的是河流会“微笑”,树叶会“起舞”。在更多的浪漫派诗歌中,读者可以看到诸如“哀悼的水”、“叹息的百合”、“幸福的田野”之类的描写。这种被罗斯金批评为“故意的幻想”使浪漫主义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变得越发模糊、游移不定甚至漫无目的,从而成为浪漫主义诗歌的致命弱点。
针对这样的现象,罗斯金在他的《现代画家》(ModernPainters,1856)第三卷第十二章中,以“情感误置”为题,专门论述了艺术创作中对“情感误置”的使用,并特别将其与想象力加以区别。罗斯金对“情感误置”的精辟论述和分析,被西方批评家看成是罗斯金对文学批评最重要的贡献。也有人认为罗斯金最先杜撰了“情感误置”这个术语。艾奈尔·沃迪(EynelWardi)明确指出,“‘情感误置’这个术语是罗斯金杜撰出来的,用来指一种艺术手法,最突出的莫过于在浪漫主义诗歌中,诗人在对自然的描写中融入了人的情感。”卡伦·艾尔卡雷-古特(KarenAlkalay-Gut)则将“情感误置”称为“罗斯金概念”(RuskinConcept),迈尔科尔·哈德曼(MalcolmHardman)也认为是罗斯金“杜撰”了这个术语。
那么,罗斯金为什么要杜撰“情感误置”这样一个术语呢?他为什么要专门对“情感误置”这一艺术表现手法提出批评呢?罗斯金的重要著作五卷本《现代画家》从1843年出版第一卷起,到1860年第五卷完成,17年的创作成果真实地反映了罗斯金的重要美学思想和艺术观点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历程。罗斯金对“情感误置”的批评一方面反映了他对19世纪中期及以前的一些艺术准则和创作观念的深深怀疑,同时也说明他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局限性感到不安。
作为维多利亚时期重要的批评家、一个早期的浪漫主义者,罗斯金一生都在不断探寻艺术和美学的基本准则,比如:艺术创作中什么才是真正的想象力?真、善、美在艺术表现中的关系如何?艺术家应该如何处理艺术中的真实和自然中的真实之关系?等等。而罗斯金对“情感误置”的批评正是源于他对艺术中真实与想象力的关系的讨论。
首先要指出的是,罗斯金在其讨论中并没有完全否定作家和艺术家对“情感误置”的使用。罗斯金指出,对外部真实世界的“情感误置”最常见于诗歌或散文作品中,也常常被使用在富有想象力的风景画中。罗斯金认为,优秀的风景画向人们传达的不是地形学上的精确图景,而是一个极富想象力的画家对高山、树林、天空、水域等的印象(Impression)。虽然这种作品在一般人看来似乎“与实际不符”,但那正是画家想象力和智慧的高超表现。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