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克肖特政治思想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启示
摘 要 本文对奥克肖特政治思想的突出特点进行了总结,认为奥克肖特尊重传统,认为政治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美的特质,从而反对理性主义政治观,认为政治从本质上是实践的。本文认为,奥克肖特的政治学主张同近代以来中国政治思想的发展路径相得益彰,对当下解决社会政治问题,坚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奥克肖特 实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奥克肖特是二十世纪下半叶著名的英国保守主义政治思想家。奥克肖特继承了英国的政治文化传统,尊重传统,主张有限变革,认为政治本质上是实践的,反对理性主义和理性主义政治。全面而深刻地理解奥克肖特的政治思想,对我们深刻认识当下中国的种种问题并予以提供政治方面的解决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奥克肖特哲学思想、政治思想的内涵
一是尊重传统。英国的政治思想相比欧洲大陆也体现出对传统的尊重,英国几乎没有出现像法国思想家的与传统决裂,重新来过的激烈主张。英国的政治思想是温文尔雅的,稳步渐进的,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绅士风度。伯克的经典著作《法国大革命》是英国保守主义政治思想的代表作,奥克肖特继承了伯克的传统主张。相比较法国自1789年大革命以来频繁更换政体,造成社会动荡相比,英国保持了政治与历史的连续性,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社会动荡,一直稳步而坚定地前进。英国道路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这与英国独特的政治文化传统是分不开的。奥克肖特就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英国的政治文化传统进行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学者,研究他的思想对我们政治思想和政治体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二是认为传统是变迁的。英国的政治思想和制度设计是尊重传统的,同时认为传统又是变迁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认识在新保守主义那里更加明显。伯克对法国大革命提出诸多批评,不是说反对变革,反对革命,而是反对法国大革命那种割裂传统,砸碎一切的激烈变革。奥克肖特继承伯克的思想,持类似的看法。英国思想家们对政治及政治变迁的上述认识同英国的自然、经济环境是密不可分的,同时也基于英国经验主义的哲学基础而出现的考量。
三是认为政治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美的特质。奥克肖特认为理性主义政治是反对传统的,要求完美的政治。理性主义所认为的完美的政治是有经过简化的概念预先策划的一整套体系。奥克肖特的上述认识基于英国经验主义哲学传统,经验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是有限的,世界具有不确定性,不完美之人不可能构建完美的制度,也就不可能提出对政治及社会的一整套看法,无论是共产主义的还是自由主义的。奥克肖特秉承了经验主义的传统并予以发展,认为政治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完美的特质,政治总是常常布满了传统、偶然和短暂的东西。二战以后有许多当代政治思想家们持上述看法,比如说著名的波普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当中对极权主义提出了批评,并从哲学基础的角度进行了深入的论证,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是认为政治本质上是实践的。奥克肖特在对理性主义政治观进行批评后,提出政治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是奥克肖特在其经验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出的必然结论。正是认为政治具有偶然和不确定性,认为在处理政治问题时必须依据传统权威,进行实践探索,不能够对未知领域妄加评论,更不能够轻举妄动。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才体现为一个成熟的政治家风范。奥克肖特同时认为不能仅仅认为科学知识才是知识,实践知识同样是知识。奥克肖特的深刻分析实际上是指出了哲学与科学的不同,对认识科学主义的弊端能起到积极作用,对我们全面而深入的理解并处理社会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工具。
五是认为政治问题的复杂性。基于经验主义的哲学基础,主张不确定性,反对理性主义及理性主义政治观,尊重传统等观念在奥克肖特那里是一以贯之的。上述的观念也造成了政治及政治问题的复杂性。正是从这一角度出发,许多政治哲学家也包括政治科学家认为政治学时处理复杂矛盾的高超艺术,这也是政治学最引人入胜的地方。
2 奥克肖特政治思想对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启示
梳理总结近代以来历次社会政治运动,从指导思想来看主要是两大方面,一是西方自由主义语境和体系下的社会政治主张,比如说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维新变法学习的是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主张,辛亥革命的目的是建立资产阶级的共和国。二是马列主义和共产主义语境和体系下的共产党的社会政治主张,用毛泽东的话说就是中国人学西方,先生就是打学生,学西方总是不成功,十月革命一声炮响,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历史事实是中国共产党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从根本上改变了近代备受欺凌的局面,重新赢得了主权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领导全国人民建设富强中国,步伐也愈加稳健和坚定。纵观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成功的经验,我们可以看到奥克肖特的哲学政治思想的影子,尽管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而现在我们学习奥克肖特思想、应用奥克肖特思想,会增加理论自觉,极大促进进步。
当下中国出现的种种社会政治问题,一定程度是转型时期的必然现象。转型期社会问题的出现伴随的是思想上的流派纷呈,中国的思想家目前就呈现出这样的特征。主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张受到左和右的攻击。右的思想理论主张就是自由主义的主张,认为当下只有用自由主义的政治主张改造中国才能解决种种社会政治问题。奥克肖特告诉我们要尊重传统,目前的传统就是近代历史已经证明自由主义救不了中国,也不适合中国。当然传统是变化的,现在的中国适合实行自由主义的社会政治主张了吗?答案同样是否定的。奥克肖特反对一切理性主义的理论主张,自由主义也不例外,自由主义作为理性主义政治理论的典型代表体现出对政治与社会建设进行宏大设计的完美追求。人类文明的历史证明,不存在完美之人,更不存在完美的宏大叙事,无论这种宏大叙事多么的诱人和看似美好。左的思想主张是目前所谓的新左派提出的,他们反对进行改革开放,主张回到“原教旨主义”似的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上去。传统要尊重和遵循,但并不是刻意的,传统也需要变革和与时俱进,顽固的坚持任何原教旨主义的理论都是落后甚至是反动的,尽管以正统的革命派自居。
在这里,我们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传统的变革不能完全推翻。完全推翻传统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说法国大革命。从1789年大革命爆发到1875年第三共和国建立,短短86年间,法国的政权更迭10余次,制定宪法10部,政局极其不稳,严重影响了法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也是造成法国在普法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败涂地的原因。法国大革命为什么会完全毁弃传统,与传统完全决裂呢,托克维尔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做出了分析。托克维尔认为,在革命之前,法国社会各方面的变化已经趋向现代化,大革命是突然的转身。“它(大革命)决不是一次偶然事件。的确,它使世界措手不及,然而它仅仅是一件长期工作的完成,是十代人劳作的突然和猛烈的终结。即使它没有发生,古老的社会建筑也同样会坍塌……只是它将一块一块地塌落,不会在一瞬间崩溃。大革命通过一番痉挛式的痛苦努力,直截了当、大刀阔斧、毫无顾忌地突然间便完成了需要自身一点一滴地、长时间才能成就的事业。这就是大革命的业绩。” ①下面的问题是为什么现代化的进程没有缓慢的进行下去,像英国那样,而是突然的转身了?托克维尔认为这与法国的民族性格和传统有关系,更与启蒙思想家们有关系。众所公认的是,在大革命爆发前,启蒙思想已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并且深入人心。但启蒙思想家们“(是)用简单而基本的、从理性与自然法中汲取的法则来取代统治当代社会的复杂的传统习惯”,②而且这些人从来没有参加过政治实践,③他们的思维是“要么全盘忍受,要么全盘摧毁国家政体”④由此,造成了法国大革命及以后与传统的完全决裂,也造成了法国政局的动荡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缓慢。
中国的民族性格中也有类似法兰西民族的地方,那就是要么全盘忍受,要么全盘摧毁。从中国历史上发生的若干次农民起义和改朝换代就能说明这一点,结果是对整个社会的巨大破坏。我们认为中国这种发展方式是不足取的,正确的方法是在问题发展到不可收拾之前,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对问题进行根本的解决。
3 结论
综上所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并不断的予以充实,并指导实践才是正确的认识。这也符合奥克肖特的主张,承认理论的不完美性和政治的复杂性,不断的变革传统,不断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奥克肖特是不承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意义的,奥克肖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实践。这点主张存在一定的问题,理性也自有其价值。但即使如此,我们在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主张时也可以借鉴,那就是以实践的需要为出发点改造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而不是把这一理论变成宏大的、高不可攀的、不能予以丝毫改变的同时又对社会政治变革没有指导意义的空架子。实际上,实践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特征,失掉了这一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就变质了。
注释
①②④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
③ 托克维尔认为,在法国长期以来形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政治思想家与政治家的分离。政治家精于吏治,但没有宏大的政治思维。而政治思想家们没有进行过政治实践,只是从事纯粹的理论创作和宣传.
参考文献
[1] 奥克肖特.政治中的理性主义[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
[2] 柏克.法国革命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3] 麦克里兰.西方政治思想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