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生态社会主义思潮及其启示(2)
三、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究
党的十八大对生态文明建设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可见,我国生态问题已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建设生态文明紧迫且有必要性。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工程,只有不断的探索,不断借鉴,才能走出一条建设生态文明的康庄大道。根据生态社会主义思潮的启示,结合我国实际,探究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径,应当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统筹规划,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政治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在政治上将其提高一个层面,纳入到政治建设的一个大范畴中,上升到国家建设的高度,通过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有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加强生态法律法规建设。法律法规是推动一切事物发展的最有效机制。生态文明建设要想取得长足发展,就必须从制度层面来推动,用健全的法律法规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实施。因此,需要加快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法律法规体系的步伐,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依法治国的轨道之中,用法律法规制度保障实施。
2.出台生态文明建设政策。强有力的支持政策对于生态文明建设至关重要。只倡导生态文明意识,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终归是海市蜃楼。因此,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积极出台相关政策,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在农业发展方面,坚持科技兴农,实现退耕还林还草、草原生态补偿、良种补贴、推进农业生态标准化建设等政策措施。在工业发展方面,要坚持治理在先,防治结合的原则,坚决执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绿色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第三产业方面,要发展高科技、清洁、低耗能产业,用现代理念经营,减少对环境的依赖,减少对生态的破坏,实现绿色发展,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经济层面
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个核心观点就是建立稳态经济,可见,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在建设生态文明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经济手段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1.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是对资源的重复利用和二次加工的一种经济运行模式。在具体实践中,就是实现经济方式转型,从传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式增长方式转变,不断提高科学技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要建立循环经济体制,发展生态型立体式综合经济模式,对于废弃物品进行回收,加以循环利用。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降低资源能源消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2.全面实施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期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清洁生产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在生产领域的源头保护了环境,减少了污染,因此,需要加大以清洁生产为主要内容的技术改造力度,鼓励企业节能降耗、节约水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工业污染等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项目。着力推进低碳发展,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发展。
(三)文化层面
生态社会主义是建立在生态哲学基础之上的,要求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同样需要树立生态文化价值观念,构建生态道德建设,建设生态文化,建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协调发展的社会意识形态。
1.积极构建生态道德建设。道德在一定程度上,约束着人们的行为,支配着人们的行动方式,建设生态文化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构建生态道德。因此,要积极构建生态道德建设,重点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个人品德中增加生态道德的实践和约束含量。切实加强生态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为生态文明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2.大力开展生态教育建设。只有树立了生态环保意识,人们才能自觉保护环境,才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而生态环保意识的树立主要手段就是靠宣传教育,通过灌输的方式,使人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因此,要大力开展生态教育,不仅在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社会教育,采取举例子、摆事实、讲道理的方式,教育引导全体公民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四)社会层面
生态文明建设从根本上说是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只有从社会层面解决每一个公民的思想问题,使每一个人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践行保护环境使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1.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社会倡导树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时,要充分利用一切社会资源,大力宣传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生态意识。
2.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是教育、卫生、医疗、文化、交通、生活服务状况和社会秩序等。通过创建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让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绿色文明带给人类的福祉。目前,我们要重点倡导建立以生态文化意识为主导的社会风气。良好的社会风气有助于人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特别是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时,能够理性的看到这种索取是有条件的是有代价的。
参考文献:
〔1〕唐纳德·萨松.欧洲社会主义百年史.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2〕王芝茂.德国绿党的发展与政策.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
〔3〕胡锦涛.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部分,2012.
〔4〕曾文婷.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重庆出版社,2006.
〔5〕韩兆柱.生态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长春市委党校党报,2003,(5).
〔6〕刘保国,李元明.论生态社会主义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