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构造主义心理学消亡原因浅析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5 17:1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董件 张斌
分享到:

 

  摘要:作为心理学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铁钦纳继承冯特内容心理学的思想,在美国这片心理学的新大陆上和机能主义心理学延续了内容心理学和意动心理学二者的论战。由于构造主义自身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片面认识和对意识的极端元素主义取向,对内省方法的刻薄要求,以及与现实生活实践的严重脱离导致了构造主义心理学发展道路的阻塞,最终走向了消亡。

  关键词:心理学史;构造主义

  二重心理学在调和内容和意动二者矛盾对立的过程中采用了折中主义的“懒汉”做法,然而这种“懒汉”办法并未弥合二者的间隙,相反却使得二者对立更加尖锐[1]。铁钦纳袭承冯特内容心理学思想,逐渐创立了构造主义心理学。而意动心理学经由沃德、麦孤独等人的推动发展,使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逐渐由心理动作转向了心理机能,并由此在美国大陆诞生了机能主义心理学。铁钦纳1898年《构造心理学的公设》的发表,正式提出了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的对立。

  构造和机能的争论随着铁钦纳的逝世、构造的消亡而悄然结束。纵观心理学的发展历史,从这场争论从根本上讲还是在心理学创立之初,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对心理学学科性质、任务的争论。固然机能主义的胜利和美国新大陆的“拓荒”社会现实相关联,并受到进化论思潮的启迪,以及其和美国本土生长的实用主义哲学精神相吻合。而在本文中我们主要从构造主义心理学的内部去发掘其走向消亡的原因。

  一、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

  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经验,铁钦纳不赞同冯特关于物理学研究间接经验而心理学研究直接经验的区分,在他宁愿接受经验实证论者阿芬那留斯的独立经验和依存经验的二者区分,认为心理学研究的是依赖经验者的人的经验,而物理学研究的是独立于经验着的人的经验。这样以来便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区别开来。然而当我们考察他关于心理学经验的定义时,由于受到经验实证论阿芬那留斯的影响,他关于经验的认识明显的带着唯心主义的片面性。在他看来,心理学区别于物理学的重要之处就是心理学的“主观性”,因而他把经验着的人的“主观经验”看成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这样一来既抹杀掉了引起个体“主观经验”的客观存在,也遗漏了“主观经验”对于现实客观环境的作用,“主观经验”在铁钦纳这里变得深不可测。众所周知,心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一种反映,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的辩证统一体。强调心理的主观性,想以“主观的经验”来说明经验,从而达到对于心理的客观认识是行不通的,这对于试图建立如自然科学一样客观的心理科学来讲无疑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正是铁钦纳对心理的片面认识,致使其自觉的和旨在研究“主观经验”在适应客观环境中所起功用的机能主义者对立起来。

  在确定了心理学是研究依存经验的基础上,铁钦纳还进一步的对意识进行了解释。在他看来人的心理是处在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动之中,想要完全的把握心理的过程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在这种变动的过程之中存在着特定时刻的片段,这种片段就是意识,而且这种意识往往就是心理学研究的直接对象。对于这些意识的分析,铁钦纳袭承了冯特的元素分析观点,由于各种意识均以复合体的形式出现,因而在研究中首要的就是对这些意识进行元素的分析。但是铁钦纳在元素分析的倾向上表现出更加的极端化,也成为对冯特心理学主张的一种误解。冯特虽主张对意识对象进行元素分析,但是冯特并没有因为元素的分析而放弃了意识的整体性,并没有把元素分析视为意识研究的终极目标,分析元素的最终目的是厘清元素结合的规律。然而受机械联想主义精神影响的铁钦纳在元素分析上走得更远,他认为心理学应该像化学一样确定心理到底有多少个元素,而且这些元素又各自有什么样的性质(例如是热的还是冷的),元素的强度如何(例如是明亮的还是黑暗的),元素的时间持续性以及清晰性如何。在这种元素主义的指导下,他发现的感觉种类就多达44000种以上,这些构成心理的庞大元素集使得个体的心理变得更加复杂,而元素的分析也不会有终止,总会有新的元素不断的被他发掘出来。当然这种远离了整体性的心理元素脱离了常人理解的心理的范围,失去了心理的现实价值,恰恰也正是由于这种脱离常人理解的元素主义,铁钦纳眼中的心理学自然而然的成为一门纯粹性的基础科学,而不是一门应用性的科学,时至今天,这种划分在心理学的学科设置上也有其影子。这种毫无实际意义的极端元素分析始终被其他学派所诟病,也使得心理的完整形象被消解,铁钦纳的这种做法和冯特的心理构想想去甚远,也使得冯特蒙受了冤屈的批评。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看出铁钦纳的构造心理学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认识继承了冯特的思想,表现出了唯心主义的倾向,但是在回答“是什么”的问题上,他表现出了极端的元素主义思想,是对冯特的一种误解。构造主义的这种见解不仅没能有助于融合内容和意动的分歧,相反在内容的维度上更为极端。而我们在考察机能主义先驱詹姆士关于意识流的定义时,他明显的带有整合内容和意动的倾向。因为詹姆士眼中意识流拥有它自身之外的对象,而且又具有对这些对象的认识功能,因此这种意识就是内容和动作的两者统一,这就有效的解决了心理学中内容和意动的二者争论[2]。从这个角度上讲,机能心理学正好代表了内容和意动二者争论后的心理学发展走向,体现出通过争论达到科学心理学的融合态势这样一个局面,相反构造心理学只能是“使人得到启发的壮烈失败”[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