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浅谈墨子“兼爱”思想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12 16:1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吴丹
分享到:

 

  摘要:春秋战国时期,墨子从当时动荡的社会局势和自身所处的社会地位出发,提出了以“兼爱”为核心的一系列思想主张。并全面阐释了“兼爱”的思想内涵。本文主要从“兼爱”思想提出的社会背景,“兼爱”思想所具有的精神内涵以及“兼爱”思想对于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关系和谐的启示作用几个方面来浅述墨子的“兼爱”思想。

  关键词:墨子;兼爱;启示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86-1

  春秋战国时期,文化思想百家争鸣。墨子作为小生产者代表也提出了自己的一系列主张,其中尤以兼爱思想最为突出,兼爱思想是墨学的核心,墨子的其他社会主张均由此推演出来。

  一、“兼爱”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政治背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基本特征具有深厚的宗法基础和强烈的家族色彩。夏朝统治者在治理国家时,首先要与具有血缘关系的家族成员们保持密切的关系,及至周初封建诸侯,将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政治制度化,自周天子以下,层层分封,遵循“尊尊”“亲亲”的原则,形成一个具有血缘关系的金字塔形的政治结构,另一方面,及至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各诸侯国军事及经济实力的不断强大,周王朝日益衰弱,诸侯间征战不休,赋税沉重,周天子作为“大宗”和最高统治者的地位已经名存实亡。面对着混乱的局面,传统的宗法制度逐渐解体,促使意识形态发生变化,社会面临着一场重大变革。由于封建诸侯分疆割据,各个区域内的地理、种族、文化、历史条件不同,但是各思想家们对如何恢复社会稳定与和谐,都分别表达了自己的态度,指出了自己的主张。墨子为了救治当时社会的动乱,“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兼爱的政治主张。

  另一方面是兼爱思想产生的文化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大动荡时期,诸侯分疆割据,各个区域各有自己独特的地理、种族、文化和历史等条件,激烈的社会变革使得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兵家、名家、纵横家、杂家和阴阳家等诸子出现,从而形成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的局面社会出现转折变革时期。

  二、“兼爱”的思想内涵

  墨子提出的十项主张中,是以兼爱为核心的。“兼爱”是一种公而忘私、不分彼此、爱人犹己的高尚道德品质。一方面,墨子认为“兼爱”是最高的道德范畴,兼爱是一个人的最高道德境界。所以,人们要千方百计以兼爱为旨,努力加强自我道德修养,躬身践行兼爱思想,以期能够达到“兼爱”这一为人所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墨子从小生产者的利益出发,主张“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希望国家能够富足、人民能够繁庶、政治能够清明,体现出了墨子为民、以民为本的精神和目的。“墨子所说的‘兼爱’,是从精神方面、心理状态方面出发对待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墨子把千万人民群众的正义的呼声—反对侵略战争安防在一个善良愿望的基础上,造成了理论上致命的弱点”[1]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是“爱”和“利”的结合,道德与实际利益不可分割,爱人的目的要靠利人来实现,爱民的效果要看是否对人民有利,所以利民与不利民就是善与不善的标准。

  墨子把道德要求、伦理规范放在与物质生活的直接联系中,也就是把它们建筑在现实生活的功利基础之上。[2]

  “即欲人之爱利其亲也,然即吾恶先从事,即得此。若我先从事乎爱利人之亲,然后人报我爱利吾亲乎……,投我以桃,报之以李,即此言爱人者必见爱也,而恶人者必见恶也。”

  墨子所谓的“爱”是以实利为善的标准,他认为有一部分人浪费、奢侈和快乐,便损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了,所以墨子比较反对它们,从而主张“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因为人们相信命定论便不肯做事、不肯爱人利人,墨子主张“非命”“天志”“明鬼”,是墨子为了避免人们不实行兼爱而借助宗教的迷信来威慑强制推行其兼爱思想,通过以上所述可以看出,“兼相爱”是理论,“交相利”是实行这理论的方法,“兼相爱”和“交相利”涵盖了墨学的全部内容。

  三、 兼爱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兼爱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启示,首先在于促进家庭生活领域人际关系和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关系到社会和谐程度。兼爱思想对于调整当代家庭生活领域代际和同际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积极启示意义。其次,兼爱思想对进职业生活领域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启示。职业生活领域的人际关系牵涉面广、影响深,对职业生活领域内人际交往的普遍道德原则,如公正、诚实、平等、尊重等。墨子所主张的“兼爱”不仅与“别相恶”相对立,而且更重要的是,“兼相爱”要与“交相利”相结合。

  所以,对于市场经济各职业主体、公共管理以及教育、医疗等职业生活重点领域的人际交往原则,要以兼爱为本旨,实现兼爱制度化,强化和规范相关行业的人际交往行为,促进塑造个人良好形象,促进相关职业生活领域的人际关系和谐起到良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杨义.墨子还原[M]北京:中华书局,2011,3.

  [2]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