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从学生金融论文写作中借鉴经验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2 21:3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中国期刊库
分享到:

 

  金融论文是用来阐述金融问题、提示经济金融规律、公布金融研究成果的论说文章。它既是人们从事金融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也是进行金融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金融论文的写作与其它文章的写作一样,要有论题、论点、论据等等,但金融理论文章的写作又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和要求。金融论文实际上是对某一金融问题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描述出来。

  以下是学生金融论文的写法,希望各位读者,从中选择借鉴,联系实际,以搞好金融论文写作——

  选题,即选择研究课题。选题,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是指选择写作金融论文的题目;广义是指选择研究领域、确定科研方向。这里我们主要是指前者。正确的选择题目是金融论文写作的关键一步,金融论文的成败与否,论文成绩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题目的选择,因此我们必须慎重对待题目的选择。在选题过程中指导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掌握以下原则和方法。

  (一)选题的一般原则

  1.学术价值和社会急需原则。要选择有科学价值的课题。学术价值是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论文的生命。金融领域中有科学价值的新发现、新创造、新成果、新经验,是每个经济金融工作者努力追求的目标。科学价值体现在提示规律、探求真理、有益于金融事业发展上。因此,对于凡是有科学价值的课题,都应在选择之列,尤其是要选择处于金融学科前沿领域和金融体制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在大量的金融问题中,有些是关系到金融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有些是某个方面的关键总是有些虽然没有学术价值,但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指导作用;有些虽是一般问题,但这类总是往往与社会生活和金融科学发展密切相关,迫切需要解决。

  2.量力而行原则。选择课题要充分考虑主观条件与客观条件,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主观条件主要是指个人兴趣与爱好、知识水平和科研能力等统筹考虑,切不可好高骛远,强行为之。实践证明,凡是勉强为之的题目,是不可能出好的成果的。而选题适中,难易适度,通过努力可以取得成功。客观条件是指占有资料的条件和指导老师的条件。选题需要阅读有关的文献资料,需要了解研究内容的历史和现状,这对于电大学员而言是必须。所以应当注意选择那些能够获得丰富资料的课题,这将有利于金融科研的展开和高质量论文的写作。

  上面我们谈的是选题应掌握的一般原则,学生在实际选题过程中往往容易犯以下两方面的错误:

  一是选题过大,过于空泛。如“关于中国金融改革的研究”,“中国证券业发展前景与出路”,“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与金融改革”,等等,选题不宜过大,过大了,会造成面面俱到,不着边际,什么问题都谈到,什么问题也说不清楚,难以将论题说深说透。

  二是选题过于陈旧,缺乏新意。如“加入WTO与中国金融改革”,“关于利率市场化的研究”,“中国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研究”,等等。这些问题如何在前些年尚可,但现在仍然只是泛泛地研究这样的课题,就没有多大意义,而需要的是深入研究。如利率市场化以后可能给商业银行经营带来的风险问题,加入WTO以后中国银行业、或证券业如何在具体业务中面对竞争问题等等。

  (二)选题方法

  每个人从事金融论文的基本条件都不同,因而选题方法也是不同的,我们必须在坚持上述选题原则的基础上,寻求适合自己的基本条件的选题方法,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个人偏好法。即从自己的专长和兴趣入手选题。金融理论文章大体可以分为总结实践经验的理论文章、探讨研究金融理论、政策的文章等。可以根据自己擅长和兴趣,进行选择。例如自己对某消费信贷问题比较有兴趣,或在实际工作中从事消费信贷工作,可以针对消费信贷中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2.尖刀法。选择问题的开口要小,就是说选题在保证有充分的发挥余地的前题下,要尽可能小一些,小一些的问题容易说透,如同尖刀,可以插的深一些一样。仍以上述消费信贷问题为例,如果笼统的写如何开展消费信贷,或如何解决消费信贷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当然也可以,但显然缺乏足够的深度,但是如果仅仅写消费信贷某一方面的问题,就较容易写出深度来,例如,个人信用制度建立问题、个人信用调查问题、信用局问题、个人信贷风险防范问题、个人信贷保险问题等等。

  3.眼观六路法。即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储备,尤其是金融学科研究历史与现状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多方面开拓思路,不能局限于某一方面或某一角度,而应从更广泛的领域,更高的视点来观察研究选择课题。选题本身就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要选择出理想的课题,就需要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全方位开拓思路,进行创造性思维。具体地说:

  (1)延伸法,即对某个总是的研究方向不变,增加深度。如上述消费信贷问题,应在别人已论述的基础上,可以在如何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制度问题上下工夫,避免泛泛而论。

  (2)补差法,即对所研究的领域中尚未研究或研究不充分的问题进行研究。这难度比较大,但研究本身科学价值也大。

  (3)杂交法,即利用其他学科研究成果,运用于金融学科。如将会计学、统计学运用于金融分析、商业银行管理研究,将信息运用于金融学科等等。

  (4)比较法,即通过对几种事物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向的比较研究来认识事物。如上述对消费信贷的研究,可以将发达消费信贷的状况同我国消费信贷的状况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和存在差距的原因,以及解决办法。

  (5)换角度法,即对同一问题可以选取一个新的角度加以论述。如消费信贷问题,可以从银行角度来研究论述,也可以从消费者角度研究论述,还可以从信用制度角度加以研究论述。这样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同一问题,研究相对也较为容易一些。

  二、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金融论文的写作的基础和前提。搜集资料是件花时多、费力大的繁而艰巨的工作,要占有丰富的资料,不仅仅需要勤奋,还必须掌握科学方法。在资料搜集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对资料来源,图书馆的使用,资料的出处,及时对学生给予指导,要求指导教师要大体了解学生所使用的资料内容及来源,这样做一方面有利于对学生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可以防止个别学生的作弊现象的发生。具体说:

  (一)要对所选题目中得出的结论和资料进行分类排队,弄清主次真伪,以便有重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加以运用。经过筛选,有的用于总论点,有的用于分论点;有的用于叙述,有的用作谁论证;有的用以详细阐述,有的用于以旁证补充,以使有用者适得其所,无用者加以扬弃。

  (二)要以自己的选题为中心,到各种金融期刊、经济期刊、论文集及其他文献资料、金融统计报表、金融年鉴、以及各种有关文件中等搜集资料,并可结合自己的论文进行必要的调查研究。

  (三)要对搜集来的材料在消化的基础上,进行认真而刻苦的研究,努力做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特别是对于他人的研究成果和见解,要采取严肃的科学态度,使宽之成为鉴戒或起点。有时可以用自己独特的感受,立一个新的结论,对他人的论点进行补充或赋予新意;有时可以对他人某些观点进行商榷,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指出他人不足之处;有时可以在他人成果的启发下,把其没有讲到、没有讲充分的地方指出来,并经自己的完善和开发,探索和开辟出新的领域、新的看法。总之,在完成课题、动手写作之前,应尽可能地收集、了解他人对这一课题已经发表的意见,并用它同自己所得相比较,以使从中得到启发和借鉴。

  (四)做好数据处理。数据是金融论文写作的重要资料,对有关数据的搜集主要从有关的公开刊物、年鉴等方面取得。对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详细列出有产数据;对某些数据根据需要进行整理和运算;保留科学有代表性的数据;尽量运用图表,显示变化的规律和在不同变化条件下的数据状态,更直观地标志。并对数据进行必要的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提炼观点

  观点的形成与提炼大体上有两情况:一是在实践中产生形成;二是随着搜集材料的增多形成,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产生、形成。但无论哪种情况,观点的形成和提炼都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都是对材料进行深入理性的分析、科学综合、反复思考提炼的产物。

  在提炼观点过程中通过谋篇构思,考虑结构。金融论文属于论说文,其基本思路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安排好章节结构,可以使文章条理清楚、观点明确、给读者以逻辑慎密、层次分明、有物有序、浑然一体的感觉。从而,有利于论文质量的提高和加深读者的印象,取得更好的社会效益。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