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所得税会计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2 15:5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徐丹宇等
分享到:

 

  (一)计税基础的界定

  计税基础是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的核心概念,自这一概念引入后,企业所得税会计准则中暂时性差异的时间差异性比损益表债务法的时间性差异更大。简单来讲,计税基础是各个会计要素的参考因素,当需要进行确认和计量会计要素时,税法是其考虑的重要因素,也就是计税基础的作用,也就是企业以税法相关规定为依据,为各个会计要素进行确认和计量,并确认其价值。

  暂时性差异等于所有时间性差异与其他暂时性差异。其他暂时性差异包括其他直接计入资本公积或者由于企业合并所产生的交易、事项所产生的差异)。

  以资产负债观为视角,并充分考虑资产与负债两大相关要素。得出关于资产的计税基础的概念是:计算企业回收资产账面价值过程中的企业所得税额应当参照税法的相关规定,应缴纳所得税税额等于应税经济利益中所抵扣的金额。即,该资产预定期内的使用或最终处理时,允许其以成本或者费用的方式用于税前所列出的金额。即:资产的计税基础等于未来期内在税前应扣除的金额。

  负债的计税基础,是负债的账面价值与未来期间计算应纳所得额时按照税法规定应当可以抵扣的金额。通常来讲,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等短期负债的确认、计量和偿还,不会对当期所得税应纳所得额和当期损益产生影响,也就是说,账面价值就是计税基础。从企业费用中提取出来的负债,其账面价值存在与所得税计税基础不一致的问题。如果企业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出现不一致,就说明产生了暂时性差异,会影响到企业所得税的计量。

  (二)暂时性差异的界定

  暂时性差异指的是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以暂时性差异对企业未来纳税的影响为视角,暂时性差异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1.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界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指的是在确定未收回资产或者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会导致产生所得税应纳金额的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产生通常会在以下情形出现:(1)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2)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举例说明:某公司,M资产的账面价值为人民币24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210万元,预示着M资产导致240万经济利益流入公司时,将有210万应当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未来会计期间内的所得税应税所得额增加30万(人民币)。

  2.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界定: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指的是未来会计期间内对所要回收的资产或者清偿的债务进行确定时,可能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起产生的背景如下:(1)资产的计税基础大于其账面价值;(2)负债的计税基础小于其账面价值。举例说明:某公司,其M资产的账面价值为210万元,计税基础为240万元,则M资产在未来的经济利益为210万元,当210万元经济利益流入企业时,240万元应当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而且未来的210万元经济利益不必纳税,同时可以抵扣未来的应缴纳所得税税额30万元。

  (三)暂时性差异性质研究

  鉴于资产、负债内涵与计税基础的差异,它们的性质也不同。本文对资产、负债的性质、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进行了详尽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三、所得税会计问题的实质

  在具体的企业税会计操作中,所得税会计的基本步骤为:

  根据新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规定对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确认,对企业"递延所得税负债"及资产、负债以外的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确认,核算。

  根据新会计准则及相关会计法规规定对应纳税项目的计税基础进行确认,并根据相应的税收法规规定确定各项差异及资产负债表日德 "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应纳税税额",对当期或未来的所得税税额及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进行确认、核算。

  出现在企业所得税会计中最常见的失误是会计从业人员惯性思维式的把应纳税暂时性失误当做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实践性差异当做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会计处理,这是由于理念认识的错误导致的实际会计处理的失误。如此操作导致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程序混乱、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出现根本性错误。

  把应纳税暂时性失误当做递延所得税负债、可抵扣实践性差异当做递延所得税资产进行会计处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时间性差异及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等概念认识不清,导致了在具体会计处理上的混淆,把以上各项的金额等同处理。

  (二)对企业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的前提没有充分认识,错误地把递延所得税负债和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确定与会计当期混淆起来。

  那么,从实质上来看,所得税会计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时间性差异的金额与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到底应当怎样确认?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实践性差异的金额就是企业资产与负债的账面价值差额;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的金额就是两者差额产生的所得税税额的差额。

  那么,应当怎样区别这一点呢?把握好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税额的差额与会计处理期间的关系,能够认识到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税额的差额不仅与所得税会计当期有关,更是企业持续经营中贯穿的概念,并在不确定的某一点停止其金额累计。

  四、所得税会计的连续性问题

  企业所得税会计的首次执行日,采用应付税款法对企业的所得税进行核算,对企业相关的递延所得税影响进行确认,并且对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进行误差调整。

  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的企业,应当首先确认已重建的企业所得税递延,并对留存收益进行调整;然后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而后进行其与计税基础的对比,对应当予以确认的所得税递延资产、所得税递延负债进行确认。

  我国所得税会计准则中第十五条规定"企业对于能够结转以后年度的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应当以很可能获得用来抵扣可抵扣亏损和税款抵减的未来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相应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第二十条规定"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对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以抵扣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利益,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在很可能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减记的金额应当转回"。通过对包括以上所得税会计相关规定的研究,笔者认为,会计师的职业判断因此而扩大,导致他们在具体的会计实践中对企业利润的处理范围增大,存在冒进的风险。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Z].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3]徐虹,林钟高.会计准则研究性质、制定与执行[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1.

  [4]李凯,左勇,刘立挺.资产负债观与收人费用观比较研究:美国的经验与启示[J].会计研究,2008,(12)..

  [5]于长春,宗文龙.新所得税会计准则对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影响[J].财务与会计导刊,2006.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