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高校预算管理优化路径研究(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30 15:23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周曙光
分享到:

 

  四、高校预算管理的优化路径探索

  如何优化高校预算管理模式,提高预算管理水平,亟待加以研究和解决。笔者根据实践中的体会,结合新《制度》的要求,从预算环境、预算编制、预算执行与控制、预算监督、预算绩效评价、决算管理等环节,提出探讨性的优化策略。

  (一)优化预算环境

  1.健全预算管理的组织体系

  要做好预算管理工作,必须有健全的组织体系。高校预算管理组织体系应当由三部分组成,即决策机构、组织机构、执行单位。预算的最高决策机构是预算管理委员会,由其全面负责预算管理工作;在预算管理委员会之下,设有预算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预算的编制、执行与监控、考核与评价、报告等相关工作;执行单位具体负责制定本部门的预算草案,执行经预算委员会批准的预算方案。

  2.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制度建设是根本性建设,是高校现代化建设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健全高校预算管理制度,首先要制定相关标准和要求,确立预算管理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使预算管理工作程序化、制度化,各个环节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预算一经通过后,就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追加或调整,对于确需追加或调整的,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通过后,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方可调整预算方案。

  3.增强预算管理意识

  预算管理涉及面广,要使预算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各部门需要增强预算管理意识,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第一,学校领导要明确预算管理的重要性,大力支持预算管理工作;第二,预算管理委员会要做好牵头作用;第三,预算管理办公室要通过宣传、培训、会议通报等形式,增加预算透明度,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第四,各执行单位负责人和经办人员,要明确职责分工,加强业务学习,提升预算管理技能。

  (二)预算编制环节

  1.做好基础工作

  高校预算管理工作涉及领域广泛,做好基础工作是预算编制的重中之重。首先,核实各项基础信息,基础信息既是编制预算支出的主要指标,又是财政部门核定财政拨款的依据,为使预算建立在真实可靠的基础上,必须对各项基础数据逐一核实,确保准确性;其次,预算编制人员应当深入学习财政部门、教育主管部门下达的预算指导性文件,准确把握预算口径;再次,分析前三个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变动趋势,为编制预算提供参考;最后,结合学校年度工作要点以及中长期发展规划,优先考虑急需项目,做到保证重点、兼顾一般。

  2.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

  按照公共财政预算口径,高等教育经费支出包括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上缴上级支出、经营支出以及对附属单位的补助支出。其中,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是主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别的经费支出,应当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针对基本支出和一年内的项目支出,可以采用零基预算法,首先研究、分析和判断预算项目的必要性,再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程度,结合学校财力状况,确定预算数额,从而避免基数预算法造成分配不均的弊端。对于跨年度的预算项目(如新校区建设),可以采用滚动预算法。滚动预算法从动态的角度,把握学校近期发展目标和中长期战略布局,实现对预算项目的全过程管理,并能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加以调整,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指导性、控制性。

  (三)预算执行与控制环节

  1.利用校园网络实施动态监控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络在高校得到普及。高校可以借助于校园网络优势,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实现预算信息的实时监控、统计分析和网上查询。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体系是以财务部门为中心的网络系统,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功能:(1)实时跟踪预算执行进度,掌握和控制预算执行情况。一旦出现超预算或无预算开支项目,就会立刻显示预警信息。(2)统计分析预算执行情况,通过网络系统将分析结果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3)针对不同级别的人员设置一定的访问权限,在其权限范围内可以网上查询预算执行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建立预算执行分析机制

  预算管理办公室应设置专门人员,负责分析预算执行情况,重点分析预算差异的性质和原因,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风险,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为预算控制提供目标、方向和重点。根据预算执行情况和分析结果,定期撰写分析报告,并上报给相关校领导。

  3.规范预算调整程序

  预算方案一经通过后,就必须严格执行,原则上不予调整。对于确需追加或调整的项目,必须严格遵循预算调整程序,经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后,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方可调整预算方案。预算调整程序包括分析、申请、审议、批准等环节,必须严格遵循。

  (四)预算监督环节

  1.加强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是内部监督的主体,能够独立监督和评价高校预算管理情况,是实现预算目标的保障。审计部门应监督预算编制和执行的全过程,及时发现缺陷和漏洞,并提出改进建议,确保预算管理合法、合规。

  2.加大外部监督力度

  政府是高等教育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由于监督“缺位”,政府与高校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加强对高校的预算监控,论文网站是解决两者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因此,政府既是高等教育办学的主体,也是重要的外部监督力量。教育、财政、审计等部门应当联合行动、相互协调,建立和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形成监管合力,定期对高校预算管理工作进行专项检查,以便及时、准确把握财政资金动向,合理配置财政资金。

  (五)预算绩效考核与评价环节

  预算绩效考核与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评价方法、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性评价。为了体现预算管理的权威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必须构建责权利相一致的绩效考评体系。根据高校内部机构设置情况,参照《制度》和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的有关指标,可以设置以下评价指标:预算收入执行率、预算支出执行率、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资产创收率、三公经费比率、科研经费产出率、仪器设备利用率等,并根据各项指标的性质,确定所选评价指标的权重。

  预算绩效考核与评价工作由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具体可实行“月度预考核、季度兑现、年终清算”的办法,评价各部门预算执行效果。同时,绩效考核结果要与经济利益挂钩,对预算执行情况好的部门,要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对预算执行情况差的部门,要给予一定的处罚,如警告批评、取消评优资格、扣减下一年度预算指标等,情节严重的,还应当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六)决算管理环节

  决算是对年度预算执行情况的综合反映。做好决算分析的重要性在于总结经验,把握高校总体收支情况和资金使用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重点分析预算超支原因,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由于决算数据主要来源于财务报表,因此决算工作由预算管理委员会和财务部门共同参与。高校应当完善决算分析指标,强化对决算分析结果的反馈与运用,为编制后续年度预算提供参考,形成预算与决算相互反映、相互促进的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1] 财政部.高等学校财务制度[S].2012.

  [2] 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S].2012.

  [3] 康显荣.高校财务制度创新与全面预算管理及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指导手册[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4] 王卫星.内部控制——基于高等院校的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