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媒体,转向何方(2)
(1)素材是有价的
传统电视台拥有的素材如果不被利用,就永远是素材本身,而一旦进行开发利用,其价值将不可估量,甚至会超过广告收入所带来的盈利。中央电视台音像资料馆最先在版权开发方面进行了尝试,2012年,中央电视台以音像资料馆为试点,试行台内素材的有偿使用,全台各频道、各栏目使用资料馆的素材,全部实行模拟计费,挂账运行,一年下来,全台挂账空转2.2亿元。这意味着什么?素材有价值,而且是一座巨大的宝藏。
(2)节目版权营销收益巨大
2012年央视纪录频道出品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爆电视、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和手机,四屏开花,国内版权收入超过1亿元,此外海外版权收入超过200万美元。国内版权收入加上海外版权收入,一部纪录片就为央视创造了1.1亿元左右的版权收入。2012年整个央视纪录频道的广告收入是3亿多元,一部好片子的版权收入抵得上一个频道全年广告收入的1/3,从中就可看到节目版权的价值。这是一个明显的信号,电视台真的不能再只依赖广告了,应该重点向精品节目倾斜,从版权开发中挖潜。这是全新的节目战略,也是全新的经营战略。
(3)台网高度融合新模式
《星光大道》是中央电视台在台网融合上的一块“试验田”。该节目在央视及央视网双屏播出重点栏目,网络收视指标排名第一,月均网络收视时长超过100万小时。形成电视和网络双屏收视的双丰收效果。除此之外,央视网还利用电视新闻的素材和评论资源,通过网络化语言和编排方式,进行新媒体的二次加工,播出效果和营收也不错。
通过以上分析,对于电视的未来,笔者还是有充分的自信,或许现在情况还不是那么糟,而且未来也未必那么衰。自信从何而来?回答是:第一是版权,第二还是版权。
首先,论存量的版权资产,全国电视台守着一座巨大的金矿,这是新兴的互联网视频企业非常羡慕而自身不具备的。其次,电视媒体也不是束手待毙,自身一直在进行战略转型,通过台网融合等新模式,大台依然可以在互联网时代领航。综上所述,只要电视台从源头上打好基础,直面新媒体的竞争,内部狠抓版权,对外放手经营,完全可以昂首迎接版权内容产业的光明未来。
解决之道:构建全媒体、全产业链的媒资与版权管理流程
1.何谓全媒体
从内容上来讲,全媒体涵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内容;从终端上来讲,全媒体跨越图书、纸媒、网站、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电视机、个人电脑等所有传播介质;从商业模式上来讲,在全媒体环境下,产生了新的商业模式:首先,在这种模式下,内容本身可能就是商品,而不仅是传统的“免费内容+广告”的形式;其次,全媒体环境下会提供多重用户入口和流量导入,会引发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产生购买欲望及行为,比如观众在观看电视剧时,发现了某个演员戴的表比较好看,产生购买欲望,此时用户便可以直接在观影界面点击该表,进入付款页面,实现购买行为;第三,更强的社交和分享功能,比如湖南卫视的呼啦,通过互动及共享,实现用户与节目的互动,创造新的生产力。
在全媒体时代,内容本身就是商品。无论何种介质的媒体内容,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经过数字化的处理和碎片化的切割后,都有商品化的可能。商品化的第一步,是媒资管理。因为内容只有经过碎片化之后才能进行二次开发,而碎片化的本质就是媒资管理。媒资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化转储、上载、编目、切割、二次编目等。商品化的第二步,是版权管理。碎片化完成之后,不意味着立即能完成商品化。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有没有真实的市场需求,二是有没有真实的版权权利。前者是版权开发,后者就是版权管理。
综上所述,媒资管理和版权管理是内容实现商品化的基础性工作。
2.何谓全产业链
根据传媒娱乐业的一般规律,内容资源从源头生成到用户消费的产品生命周期,会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这个链条越长,跨越的媒体介质和传播渠道越多,媒体内容产生的边际效益越高。
理想化的产业链模型是从故事创意(剧本)开始,历经图书出版、数字出版、动漫游戏、影视作品、院线、电视、衍生品、互联网电视、音像制品、海外版权、演艺作品、主题公园等开发利用,完成了一个生命周期之后存入媒资库,然后再被调出来,进行二次版权开发,再来一个生命周期。将其版权价值挖掘到最大。从整个产业链来看,这个链条上真正流通的其实是媒体内容的版权,这才是核心。
3.全媒体、全产业链下的媒资与版权管理流程及其关键节点
(1)内容资产的来源和出口
全媒体、全产业链下的媒资与版权管理流程的起点,还是内容资产本身,但在全媒体环境下,这些内容资产来源多样化。主要表现形式有传统的文字、图片、音乐、电影、电视,以及近几年发展比较迅速并逐步形成规模的微电影、自制剧、网络视频等素材内容。流程的终点及出口,是这些内容资产被商品化后的终端呈现形式,在通过数字化、信息化、产业化后,被开发成电影、电视剧、音乐等产品,在网站、IPTV、OTT、手机等客户端上进行传播销售或转授权。
(2)媒体内容商品化三部曲:数字化、信息化和产业化
在全媒体环境下,内容是以数字化形式进行传播的,而且对传播内容的时效性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存储介质如胶片、磁带、开盘带等内容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的传播需求,所以必须数字化。另外,随着年代的久远,传统的内容存储方式会造成资料的损坏等问题,如磁带老化、音质受损且会占用大量的物理空间及支付高额的储存成本。所以,在全媒体环境下,内容商品化的第一步,是进行数字化。
在实际操作中,数字化只是基础。如果不对这些内容进行标注和编目等信息处理,想从中找到需要的内容就像大海捞针。所以,需要通过编目将其进行碎片化和信息化处理,而这个过程,就需要通过一整套的媒资系统来实现,软件加硬件,还要有人工服务。通过媒资系统进行编目后,检索到所需信息,没有版权同样不可行,因为媒资库中的内容都会涉及版权问题,没有版权授权将会带来侵权风险,引来版权诉讼、影响机构声誉等麻烦,而媒资内容的版权信息化,也需要通过版权管理系统及相应的版权合同清理、版权合同著录等版权服务来实现。
数字化和信息化之后,内容资产类似从工厂加工出的产品,必须实现商品化或者产业化。否则,不考虑如何进行出厂销售,产品同样是一堆废铁。因此,数字化及信息化后的内容资产,还要借助内容分发平台,通过重新拆分打包和版权谈判等方式,利用版权资产交易平台等手段,最终实现内容子站的销售和交易完成。
媒体内容商品化三部曲,实际上是原创内容从源头到上市以及二次开发利用的全过程。
首先,数字化的本质是对内容资产的转储。对传统的存储介质内容进行数字化的过程,本质就是对这些内容进行数字化转储的过程,数字化转储就是对包括开盘带、LP老唱片、盒式带、MD带、DAT带、CD等介质进行预处理,对信息进行必要的加工,使其综合物理特性指标及电磁特性均可得到提升,延长保存寿命,做好数字化传播的准备。
其次,信息化的本质是媒资管理与版权管理。内容资产的信息化过程就是使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及系统等工具,对内容进行全面的信息化管理,从内容素材的收集、入库、编目整理、发布、归档、检索等方面进行全过程控制和管理,实现节目内容管理传输的自动化、规范化和共享化。而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媒资管理及版权管理双管齐下。媒资管理主要通过对内容资料进行整备、转储、采集、编目等流程,实现对多媒体数据资料的存储、编目检索管理、资料查询发布等。而版权管理则是梳理媒资内容所涉及的各种权利人关系,分析各种合同约定,著录所有内容资产的版权信息并使之规范化、清晰化,为全媒体环境下在各种渠道和终端上进行版权开发利用做好准备。
第三,产业化的本质是内容分发,就是版权销售。产业化过程就是将媒资库中的沉默金矿进行开发输出的过程,在多种传播终端并存的全媒体环境下,应重点考虑如何将这些资产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划分及运作。媒体资产作为拥有版权的内容,拥有多种权利维度,需要利用专业的法务团队对这些权利进行研究拆分,通过全媒体内容分发平台进行分发及销售。
这样一个完整的流程,完全因应了当前新媒体的竞争格局,适应了全媒体形态下的内容分发需求,实现了在全产业链上的内容资产价值最大化,也同时满足了受众的多维度欣赏和消费需求,是电视媒体面对未来必走的变革之路。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