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草原民风画卷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8 19:36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超等
分享到:

 

  《黑骏马》中,交融着草原文化的美与丑,在主人公白音宝力格眼中,草原文化有它的原始性与神秘性,也有着它的愚昧与落后。作者对草原有着深沉的热爱和依恋,他在作品中赞颂草原人民的勤劳善良,追忆草原生活的快乐,同时也对草原的愚昧不能理解,对草原文化作了独到而较为精当的分析。

  主人公白音宝力格是一个追求文明进步的青年,十五岁就一心钻研畜牧业机械和兽医技术,从书中窥见了为他所不知的、新奇的世界。他一直向往着真正的专业知识学习,因为他觉得继续跟老兽医学下去,很可能会堕入旁门左道。老兽医的办法如把拖拉机排气管插进乳牛肛门吹气,医治那些不要犊的乳牛等等,虽然经常卓有成效,但却难以用理论来阐明。草原兽医有着自己的治病方法,但不科学,难以满足白音宝力格对专业科学的需求。

  白音宝力格不理解老兽医的治病方法,更不能理解草原人身上古老愚昧的落后思想。面对奶奶和索米娅对黄毛希拉的宽容态度和对草原习俗的麻木遵从,白音宝力格不能容忍她们所习惯的草原习性和草原的自然法律,“也许是因为几年来读书的习惯渐渐陶冶了我的另一种素质吧,也许就因为我从根本上讲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牧人。”[1]为了去追求更纯洁、更文明、更尊重人的美好,也更富有事业魅力的人生,白音宝力格离开了草原。在离开草原的岁月里,白音宝力格没有找到自己所要追求的生活和人生,看到的仍是生活中种种不美好的东西,于是他重回草原。白音宝力格认为自己对奶奶和索米娅有愧疚,连奶奶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留下无助的索米娅一人安葬奶奶,这本应是他的责任,但结果却是达瓦仓及时予以索米娅帮助。达瓦仓是一个粗犷彪悍、朴实忠厚的蒙古男子,但通过接触,白音宝力格认识到,“这魁梧大汉尽管粗野,但不失为豪爽有力,他无疑是家庭的坚强支柱和当然的主人。”[2]达瓦仓在安葬完奶奶后放心不下索米娅,又赶上车开了张结婚证,和索米娅组成了家庭。达瓦仓给了索米娅温暖的家,他用自己粗犷的特殊方式爱着妻子和孩子,勇敢承担着生活。当白音宝力格找到索米娅,发现她已不再是记忆中的那个姑娘,已经成长为成熟的草原女性。

  九年后白音宝力格的回归,其实就是对生命本真意义的追寻。白音宝力格虽然一直生活在草原,但他并不真正了解草原的历史与文化,所以学成归来的他与草原显得格格不入,熟悉只是那一片土地、毡包、亲人,可人们的观念、言行都让他看不惯,于是他努力寻找接近草原的童年和青年时代的回忆。他在面对现实的平淡甚至残酷之前,努力寻找着梦中索米亚的美丽身影,草原的现实给了他重重地打击,索米亚掩藏隆起的肚子,白音宝力格得知真相后,与索米亚撕扯时却被她拒之门外;遭受了希拉的羞辱和奶奶的漠然,白音宝力格被击溃了,觉得一切都那么丑陋、落后,与他的梦想截然不同。眼前的一切使他的梦像肥皂泡一样不堪一击,他必须逃离,逃离落后的文化和这里人们对他的背叛。这是他第一次的找寻,落得这样的结局,才会有第二次的找寻,一次真正的找寻,精神意义的回归。

  其实他并没有真正的逃离,九年的漂泊,白音宝力格内心还很孤独,就像被草原放飞的风筝,内心永远牵系着草原。九年后被现代文明折磨得身心疲惫的他怀着一颗歉疚和孤独的心回到了草原。在回顾往昔和痛彻的自责中,重新思考人生的信念和意义。他认识到现在的索米娅只是记忆中索米娅的延续。小说最后,当索米娅听说她要转为正式职工,孩子们就要叫她老师的时候,“她双手捂住了脸,可是,我已经在她的脸上看到了一种复活的美丽神采,那是羞怯和紧张遮掩不住的、一种难得出现的神采。”[3]这是他在重温与索米娅爱情里的往事。两个索米亚形象的迥异告知了他时间的存在,他梦中的索米亚又复活了。往事和现实开始和解,他理解了索米娅形象延续的过程是草原文化中女性人生的必经历程。白音宝力格通过过去与现在的索米娅,对草原的现实生活有了重新的认识。他开始以新的眼光和思维来看待草原上的人们及他们的文化,并逐渐理解了“老奶奶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母性性格”、“索米娅艰辛、平凡而琐屑生活所蕴含的伟大精神和生命热力”[4],也逐渐体悟到草原人民的坚韧、顽强不屈和伟大,以及这个民族绵延不息的生命力。当他最后离开草原时,“我滚鞍下马,猛的用身体亲吻着这片留下我和索米娅的斑斑足迹和炽热爱情,这出现过我永志不忘的美丽红霞和伸展着我的亲人们生活的大草原。”[5]白音宝力格真正找到和认识到自己扎根的土壤,找到了自己生命的源头,彻底接受了草原文明,从而净化了心灵,精神上有了归属。白音宝力格回到草原时说: “我从没有想到荒僻草原上有这样一个严厉的法庭,在准备着对我的灵魂审判。”[6]而草原人对以往事中的道德债的宽容甚至淡漠的态度意味着白音宝力格只能独自面对自己的过去,他渴望“草原法庭”对他进行严厉的道德审判,之后便可以恢复他的草原人身份。

  本书的一大亮色是书中对草原民风民俗的传神描绘。对有形物质民俗的描绘,使小说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迷人的魅力。可作者并不满足于只将民俗作为一种人性外在的原色,涂抹在作品的地方色彩、环境氛围和人物情调当中,而是以民俗为内核来考察浸染在其中的人们的习惯性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思想感情,即无形的心意民俗。两种民俗观念相冲突而带来的悲剧构成了作品的基本情节。

  “民俗不是镶嵌于人生的简单饰物,而是沉淀于人物内在心理结构,又显现于人物外在行为方式的永恒伴侣。它在人们社会中,更多的犹如某种特殊的基因,溶化在民族、地区、宗法、职业等种种的社会群体和个人的生命中,血液里,成为某种精神的、心理的积淀和思维定势,有意无意支配着他们的意识活动和行为方式。”[7]正是这不同的无形心意民俗积淀而成的惯性使《黑骏马》中的白音宝力格和索米娅走向了不同的人生方向。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