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恐题材美剧看美国的跨文化传播方式(2)
在电视剧《国土安全》中,主角Brody回国后信仰发生了改变,从纯正的基督徒变成了穆斯林,甚至想用自杀式爆炸对国家领导层进行血洗,剧中反复出现了这种令美国人甚至全球人民痛恨的袭击方式,强化了“穆斯林是一群视人命为‘草芥’的邪恶份子”的印象。
其次是利益是否冲突。相对于宗教、意识形态来说,利益是更为直接又“多变”的因素。受众对其不同的理解也可以看出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是对抗还是互利。
《24》中涉及到中国的剧情大多表现了中国人的阴险和“称霸”世界的企图。在一次行动中,中国间谍使诈获取了有关俄国的情报,由于该情报是在美国被盗,于是美、俄两国总统决定共同对抗中国。这段剧情在美、俄、中三国及其他国家受众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我们可以假设美国盟国的心态:中国的崛起让美国“寝食难安”,而对他国来说中国似乎也是个“威胁”,美国的霸权地位岌岌可危等等。
再次是吸引力程度。对大多数受众来说,美剧是一种“消遣”,因此就吸引力而言应该排在观看需要的首位。2005年起热播的美剧《越狱》不仅获得2006年金球奖最佳剧情类电视影集,在中国也积聚了众多的“越狱迷”,2007年2月,《越狱》第三季即将回归的消息在“越狱迷”中广泛传播,短短几天内,百度“越狱吧”一条相关内容的帖子点击率就超过了一万次[3]。
最后是移情作用。在《24》第七季中,Jack受到了审判,理由是对疑似恐怖分子刑讯逼供,侵犯人权,相信此时,无论是哪国观众都会为其“喊冤”,因为他是全民英雄,而那些被他拷打的人后来也被证实有罪,这种“移情”式的同情通过前六季的铺垫和培养被一下激发出来使之凌驾于法律,看来美国反恐的旗帜还能再飘一段时间。
三、对文化霸权的抵抗——反霸权
波德里亚认为大众传播给予的是甚为悲观的读解,他宣称,电视就是世界,其中符号的激增和受众的沉默不断扼杀文化的多样性[4],大众媒介还通过各种“媒介事件”和“文化奇观”加强对民众的整合和收编。
文化传播背后的政治语汇总是为人津津乐道,2013年的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曾一度掀起了包括伊朗、新西兰在内的国家的抵触甚至抗议。影片改编自1979年的伊朗人质事件,讲述了在伊朗伊斯兰革命爆发时期,6名美国外交官巧妙地“瞒天过海”逃离德黑兰的故事。伊朗方面认为电影丑化了其国家和人民形象,在伊朗的迈赫尔通讯社表示,由奥巴马夫人通过视频连线宣布获奖的形式,本身就暴露出颁奖礼的政治动机[5]。令人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的是,在《逃离德黑兰》获奖的两天后,伊朗文化部便进行了“反击”——决定投资拍摄影片《总参谋部》,反映了同一时期的历史,并将推向国际影视市场。
亨廷顿认为将特殊的西方性视为普遍的现代性,完全是西方文明“自我中心的错觉”。而实际上,“美国国内的多元文化主义对美国和西方构成了威胁,在国外推行普世主义则对西方和世界构成了威胁”[6]。也就是说,对内,普世主义忽略文明之间不可消除的隔膜性,幻想存在统一的世界文明,自诩为世界公民(文化世界主义),却最终分裂、削弱了西方性;对外,普世主义强行推销西方文化模式,结果酿成激烈的文明冲突,如伊斯兰世界与西方世界之间的冲突。
不同于以往的武力火拼或冷战,“文明的战争”一旦打响,没有硝烟却一样“你死我活”,胜者将获得话语“霸权”,负者则成为政治上的“跳梁小丑”。
四、总 结
《24》可以看作是美国媒介为军方编排的最极端情况下的大型军演,对外,这是政治策略和价值观的体现;对内,是一碗后“9·11时代”的“心灵鸡汤”。《国土安全》则在“反恐”的同时关注9·11后出生、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同上一代的价值和道德观的碰撞。剧中男主角的女儿对9·11事件并没有切肤之痛,当其得知父亲信仰伊斯兰教后,并未表现出震惊或谴责父亲,她更像是“前9·11”时期的美国人——多元、包容而叛逆。加上其更多地反映“反恐”和“人性”复杂性交织的表现来看,《国土安全》是美国新时期“反恐剧”创作的转折,另外,从文化与现实政治的隐射关系来说,这或许标志着“急功近利”的美式英雄主义并未能为美国的对外强权政治找到“合理化”的解释,这不禁让人反思:“反恐剧”除了一如既往展示其强大的军事、国防和科技实力和加深对“邪恶”国家的“歪曲”以外还能做什么?
参考文献:
1 敬鹏林.美剧影像与意识形态——从美剧《反恐24小时》说起[J].艺术评论,2008(1).
2 Stuart Hal, l“Encoding/Decoding”, in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e Studies 1972-1919,London: Hutchinson8.
3 高焕.影视剧中的跨文化传播———以美剧《越狱》为例[J].新闻世界,2009(9).
4 金燕.文化霸权,还是文化抵抗?——电视图景下的后现代话语喧哗[J].新闻界,2011(2).
5 美剧《国土安全》引多国不满 被指丑化他国形象[EB/OL].http://cul.sohu.com/20131231/n392698871.shtml.
6 安然,齐波.塞缪尔·亨廷顿“文明冲突论”的文化保守主义倾向[J].史学月刊,2010(4).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