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广播媒体的应急报道方法和反思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6-24 17:1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史靖洪
分享到:

 

  [摘要]对包括广播在内的所有媒体来说,如何较好完成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无疑就是一场关乎能力、关乎声誉、关乎前途的巨大考验。文章结合环球资讯广播的一些做法,梳理总结了广播媒体做好应急报道的三个重要环节,并结合国内外媒体实践,对如何将应急报道做得更好作了反思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 应急报道 广播媒体

  [中图分类号]G22 [文献标识码]A

  2013年以来,国内国际的重大突发事件仍维持高发态势。从国内看,我们经历了黄浦江死猪事件、4·20四川芦山地震、7·22甘肃岷县漳县地震、肆虐春夏两季的H7N9禽流感疫情、10·28天安门金水桥暴力恐怖袭击案,等等。国际上则更不安宁,一度徘徊在战争边缘的叙利亚局势、持续发酵的斯诺登事件、9·21肯尼亚购物中心恐怖案,等等,一部部惊心动魄的“大片”轮番上演,让人防不胜防。对包括广播在内的所有媒体来说,如何较好地完成对这些重大突发事件的报道,无疑就是一场场关乎能力、关乎声誉、关乎前途的巨大考验。笔者拟结合国内外媒体,特别是环球资讯广播的一些做法,和大家分享广播媒体在进行应急报道时的方法和反思。

  一、 应急报道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

  近几年来,围绕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报道,已成为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必争之地”,各方都会全力以赴,不遗余力地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打一场攻坚战。从我国媒体的角度看,加强应急报道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意义。

  1. 有利于积极引导舆论

  自2007年11月1日起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此前国务院于2006年1月8日发布并实施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也明确规定,突发公共事件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1)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震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草原火灾等。

  (2)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工矿商贸等企业的各类安全事故,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

  (3)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

  (4)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涉外突发事件等。

  从这些分类可以看出,突发公共事件的共性是:发生时间不可预判,几乎全部为负面新闻,涉及多人的生命和利益,复杂多变,对正常的公共秩序会产生较大的破坏力,等等。从受众的心理角度分析,这些新闻恰恰是最受大众关注的,也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是媒体不能回避的报道对象。对国内媒体而言,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时,正是媒体积极发挥引导舆论作用的关键时机。

  一般情况下,重大突发事件猝然发生后,相较于人们的热盼,真实的信息传播总会稍显滞后,人们往往容易产生恐慌情绪或质疑心理,社会上会不时出现各种流言蜚语,人们甚至以讹传讹,加剧了事件处置的难度,甚至会危及社会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全国各级媒体有责任、有义务对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进行有理有力的报道,为沟通信息、化解矛盾、消除疑惑发挥重大作用。

  2. 有利于打破西方媒体垄断国际话语权的格局

  最近几年,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西方大国媒体垄断国际话语权的格局仍难以撼动。在应急报道领域也是如此。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美联社、路透社为代表的西方媒体在综合实力、技术装备、品牌人才等方面占据着绝对优势。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是,CNN的电视画面刚播发了一条BREAKING NEWS(突发新闻),其他网站或媒体也迅速跟进报道了同一条新闻。这种垄断局面很容易导致信息不对称、是非不分,甚至是颠倒黑白的情况。对中国而言,西方媒体往往凭借“话语霸权”将一些突发事件与中国的民主、自由、人权、宗教等敏感话题挂钩,希望借此抹黑中国。

  随着我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发生在我国的任何重大突发事件都会在国际社会引起不同程度的关注。这就倒逼我国政府和媒体必须在应急报道方面有所建树,要及时发声、善于发声,能够及时向外界提供权威、充分的信息,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从而避免境外媒体的负面炒作,为事件的处置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与此同时,国家级媒体也应以应急报道为突破口,在报道重大突发事件时主动与西方媒体展开竞争,拼时效,拼深度,抢夺国际话语权。只要我们的报道是权威的、客观的、无可挑剔的,西方媒体就不得不进行转载或引用,就能有效压缩西方媒体进行负面炒作的空间,有利于抵消和平衡不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最大限度地维护我国的国际形象。

  3. 加强应急报道能力是媒体自身实力的体现

  BBC向来重视见证新闻事件和采集第一手信息。每当世界上有重大新闻发生时,BBC训练有素的驻外记者和遍布全球的新闻采集网络便可充分发挥作用。[1]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发生时,BBC在日本的报道力量仅有3人。但很快,BBC的增援报道人员便陆续从BBC驻北京、上海、首尔和耶路撒冷等记者站以及伦敦总部赶到事发现场。据BBC驻亚洲总站负责人乔·弗洛托说,BBC报道日本地震的人数,在最多时达到了40人左右,很有可能是外国媒体中最多的。

  同样的,国内媒体也在大力发展自身的应急报道能力。以中央电视台为例,为了适应日益频繁的应急报道,中央电视台打造出一个高效整合全国新闻资源的快速反应系统。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中国之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环球资讯广播也都发挥自身优势,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应急报道机制。

  总之,重大突发事件发生之时,也是各大媒体展现各自实力,塑造自身形象的重要时机。

  二、 展现广播优势,做好应急报道

  1. 以应急报道机制为依据,及时启动应急报道机制

  广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快速、高效、及时,遇到突发事件时,要能够第一时间向公众传递真实的信息。面对日益频繁的重大突发事件,实现这一目标,建立应急报道机制已成为广播媒体的不二选择。从大的方面讲,应急报道机制应该包括资金、物资、技术和报道等几大方面的准备;单就报道而言,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级的突发事件,建立相应的应急预案,一旦发生突发事件便有章可循。

  环球资讯广播在2010年改版时提出,要对新闻事件进行五级分类管理,即根据新闻类别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报道方式。具体说来,新闻事件从高到低分为超级新闻和一、二、三、四级新闻。具体来讲,超级新闻是指受到国内外各界超级关注的新闻,如“9·11”恐怖袭击事件,媒体应在一段时间内全天对此新闻事件进行集中报道。正是基于这个理念,环球资讯广播对日本大地震进行了长时间、大规模的直播。

  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3点46分,日本发生9.0级特大地震。国际台驻日本记者当即通过MSN紧急告知环球资讯广播编辑:“日本发生地震,记者所在的东京地区震感强烈。”编辑部立即通过多种渠道对地震消息进行核实,并在确认日本发生特大地震、遭受海啸袭击后,一边组织人手播发快讯、录制记者口播等,一边立即向上级领导汇报,建议打破节目常态对地震情况进行直播。经台领导批准,在日本大地震发生后两小时内,即从当天15点30分开始,环球资讯广播已果断改变日常播出的节目形态,推出了日本大地震特别报道的直播节目,从而成为全国首家对日本大地震进行大型直播的广播电台。仅这一天,直播时段就长达五个半小时。

  这次报道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发挥了广播电台所具有的特别优势——快,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听众随时随地、不间断地了解日本大地震相关信息的需求,从而引起听众热烈反响。

  相比来说,2013年4·20四川芦山地震属于一级新闻事件,即事关多人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引起大多数人关注,应在节目中保持一定规模的直播。在这种思路的指导下,环球资讯广播及时滚动播出最新消息,并在新闻节目《第一资讯》时段进行了大时段直播报道。与此同时,迅速派出记者赶赴灾区进行采访,第一批记者即随李克强总理的专机抵达灾区,成为派出记者最早抵达灾区的少数几家媒体之一。特别是特派记者在总理专机的轰鸣声中为听众做了连线报道,第一时间回应了听众最想知晓灾区实际情况的重大关切。另一路记者也想方设法于当天夜里赶到了地震的重灾区,及时从灾区发回了第一手报道。

  2. 加强应急报道策划,前后方协同作战

  在及时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后,真正的考验才降临。有不少参与过广播应急报道的主持人都有相似的经历,就是当直播报道开始,打开话筒后,有可能不知道自己该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笔者认为,要解决说什么的问题,就必须让应急报道的策划机制发挥作用。

  环球资讯广播目前已形成完备的报道策划机制,编辑部每天都会定期召开选题策划会,就当天节目的播出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同时还会定期召开中长期选题会,以满足节目需求。当启动应急报道机制后,应急策划机制也要跟上,要基本实现实时策划,即在每日定期三次例会的基础上,随时根据突发事件的发展情况,把控报道方向,合理调配采编力量,科学调整节目时长和内容重点,以确保对突发事件的管理有序、有力。每遇关键节点时,还要召开专题策划会,对下一阶段的报道工作进行部署。

  特别要强调的是,对个别根据事态发展预计有可能发生的事件,要做到事先策划。比如2013年8、9月间,由于化学武器问题,叙利亚局势一度非常紧张,美国政府明确表示将对叙发动军事打击,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面对这种情况,环球资讯广播召开专题策划会,将报道内容细化为新闻背景、新闻人物、新闻动态、专家问题等方面,并将任务落实到个人,同时对一些技术问题也进行了筹划,连应急报道需要的片花都有专人负责。经过这样充分的准备,一旦战事爆发,就可立即启动推进特别直播报道,而不会感到仓促。

  3. 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

  当前已经进入资源整合的时代,任何个人或机构想单打独斗都将一事无成。对环球资讯广播来说,整合国际台内外的资源水准决定着应急报道的成败。

  第一是整合国际台内部的人才资源。国际台拥有30多个驻外记者站及数十个海外机构,基本覆盖全球热点地区,近百名驻外记者每天可以发回大量的各类国际新闻;国际台还拥有64种外语广播,是我国不可多得的外语人才宝库;国际台还有普通话和粤语等多种方言广播,同华人华侨和海外华文媒体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环球资讯广播作为一个播出平台,可以很好地整合这些优质资源。在日本遭受地震和海啸灾难特别报道、利比亚局势报道等几场应急报道中,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个特点。当时,国际台日语编辑走进环球资讯广播直播间,为听众进行日本放送协会(NHK)电视节目的同声传译工作;阿拉伯语部同事则提供了大量的连线报道,介绍他们采访利比亚听众的情况及阿拉伯国家媒体对利比亚局势的反应等,展现了其他媒体所不具备的独特资源。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