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网络谣言与社会诚信伦理(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7-03 16:0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梁芷铭等
分享到:

 

  三、诚信伦理是根治网络谣言的道义源流

  因此,中国传统诚信伦理是根治包括网络谣言在内等一系列社会乱象的重要资源之一。我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道德责任,把诚信道义列入修身齐家治国之要,使之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根本性要求。与此同时,为确保人们遵守诚信道义,还根据人们的社会资源网络构建了一道道抑制欺诈的防线,以德治天下,这对当前我们治理社会诚信问题颇有启发。

  《老子》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大意是说诚信的话不见得好听,好听的话不一定诚信。《墨子》也讲“言必信,行必果,使言行之合,犹符节也”,认为说了就要做,做了就不要半途而废,使言行一致就如同符、节那样的信物一般。《论语》讲“民无信不立”,主张大至一个民族,小到一个人,减信都应成为人的立身之本。他又提倡人与人的交往要讲诚信,即“朋友信之”,还讲“主忠信”,表明忠和信是人伦社会两大思想支柱。《礼记》讲“君子诚之为贵”,意在彰显诚信是有高尚道德水准的人最为宝贵的品格。又对诚信进行定义,“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即不自欺欺人。《孟子》讲“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是说诚信是客观世界的要求,如何认识和实践诚信,是每一个人所言所行的正道。

  以上有关中国古代诚信伦理思想的源流考察,既有对是否诚信进行辨识,又有对言行一致的强调,还有对人与人之间讲究诚信的教诲,甚至更多地是在提倡每个人亟待完善诚信人格的修养功夫,所谓“人无信不立”!中国古代诚信思想的起源、发展及其高潮,实际上是在春秋战国时期。众所周知,那个时代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一个以强力和实力虢夺、僭越而称霸,乱局丛生的时代,而诚信思想的出现和发展,实际上是人们为调解缓和这一紧张局面而做出的努力和尝试,现在我们已经无法清楚诚信这种思想对于当时时局的左右能力或效果,但至少在人们为解决社会危机,提供精神资源这一道路上,演绎了自己的使命。在现代社会,以资源占有的多寡来分配权力的大小,以效率的高低而搅乱社会公平机制的正常运转,以发展的快慢遗忘对诚信、礼义廉耻等道德信念的弘扬,实际上只是历史又走了一个大循环,诚信危机依然是悬在中国社会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

  因此,当前广泛存在的诚信危机正严重阻碍着我国社会的正常运转,网络空间也不例外,甚至网络上的秩序更形混乱。在网络空间价值规范、伦理诉求、道德律令等内在德性是缺席的,网络谣言往往因此而滋生,并通过发达便捷的网络媒体迅速传播开来,给民众造成恐慌,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这就需要从精神层面,即从源头上清理造成社会诚信危机缺失的种种问题,提高社会或组织中个体的道德信念和道德行为,以法的意志整治网络谣言这权宜之计,仅仅是手段而不是最终目的。而且现代法本质上是一种契约伦理,这与中国传统的道德人情伦理并不一致。可以看到,中国社会自1840年被迫现代化以后,其兴亡继绝的历史使命基本上是以西方世界的精神资源来提供源动力的,这就包括西方的法理资源。我们在学习西方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是以鄙夷、打倒、甚至遗弃传统民族文化精神的姿态来向现代化跨步前行的。网络是西方工业化的代表性产品,中国社会如何掌控这个潘多拉魔盒,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人的诚信人格修养的强调,以及对诚信人格对社会秩序的维护,都可以作为我们面对网络谣言,个体或者团体应该汲取和学习的重要精神资源。

  参考文献

  [1]杨伯峻.春秋左传注·襄公三十一年[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宥坐篇第二十八[M].北京:中华书局,1988

  [3]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陈无咎墨经校诠[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

  [5][清]孙希旦.札记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9.

  [6][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7][清]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