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电影《白鹿原》的土地视角
[摘要]导演会努力捕捉文学作品的总体情绪或基调,在导演王全安看来,还是想表达不迂回、直观可以理解的东西。那么,人与土地、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他试图要表达和诠释的。这部电影的改编是否成功?土地视角与革命视角孰优孰劣呢?《白鹿原》作为一部知识分子立场上的革命叙事,作家希望通过历史的重新书写探索出“革命”在经典意义外的其他意义。因此,选择土地视角无疑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作家在原著中的“民族秘史”的诉求。
[关键词]农民;食与色;土地;革命
当我们看到一部电影改编自我们熟悉或喜爱的文学作品时,很自然希望影片能复制出当初阅读原著时的体验。那种感受如同期待看到一个多年未曾谋面的老朋友时的心情一样。正所谓时过境迁,变化是必然和永恒的。然而,事实往往是这样:做好准备去见一个老朋友,结果却遇到一个陌生人!似乎这个朋友没有权利在我们不知情或未曾允许的前提下发生如此的变化。其实,变化就如岁月流逝的印迹无法避免。
导演会努力捕捉文学作品的总体情绪或基调,在导演王全安看来,还是想表达不迂回,直观可以理解的东西。那么,人与土地、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他试图表达和诠释的。
“农民形象在文学中通常被处理为最基本、最单纯的生存形态。正所谓“食、色,性也。”“农民”成为“生存”的简化,是人最基本的生命需求与日常活动。这当中包含着“农民的真理”,以及他们的生存实践。①于他们而言,土地与女人即是生活的全部。农民不会如知识者那样,生发出对“大地母亲”近乎神圣的、形而上的情感,在他们眼里,土地就是生长五谷杂粮的地方,维系着生命。而女人,是担负着生儿育女这一繁衍的重大使命的。
土地与人
大片大片金黄色的麦浪随风摇摆,无边无际,伴着秦腔《将令》的响起,冲击着观者的眼球与耳膜。同时也揭开了白鹿村这个宗族社会近半个世纪历史变迁的帷幕。电影中让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麦田与牌坊。牌坊是白鹿村的标志,表明这里是白鹿村,牌坊永久地矗立着,标点着岁月流转,人世的永恒。土地上的麦田沉默不语,通过土地看历史。土地上的麦田及牌坊的共通之处在于时间的长度,看遍兴衰荣辱,是岁月的见证。 《白鹿原》其整个故事的缘起就在土地,土地在农民心中的神圣地位,在小说中是通过鹿泰恒父子买下白嘉轩天字号水地,父子首次踏进新买到的土地时的表现传达的。影片中则是白嘉轩、鹿三等村民手持镰刀熟练迅速地割麦场面,土地制度是中国封建宗法社会本质特征。主人公白嘉轩,是白鹿原上白鹿村的世袭族长,是一个有几十亩地的地主。另一主要人物鹿子霖,按照嫡系继承制度,虽无缘族长一职,却是白鹿村土地财产最多的地主之一。而白孝文的堕落人生也以卖地、卖房为标志的。而影片中从收割麦子,交过皇粮,强征粮食,暴力抗征,怒烧麦田,都是为食而战的具体刻画。即使在影片结束之时,无垠的金黄色的麦浪成为留存下的土地的具体化影像。
农民总是与大地、与乡村广袤的土地一体的。大地如同农民古铜色的胸膛,而农民的性格就如大地般坚实与沉默。“对于大地的情感表达也包含有人对自身的敬畏,人面对他人时的兴奋与期待,人的人格理想,人之于自身的赞美以及对无限可能性的渴求。大地或许是一切自然物中,被人认为最有亲和性、伦理的和煦感,最平易,最少神秘性,对人类最少敌意。最非‘异己’的存在。”②
田小娥代表了人的一种原始状态,跟繁衍与生殖相关,于是就有了欲望的纠葛。在电影中,构筑起了以田小娥为中心的一系列矛盾冲突。
田小娥做为电影中惟一的女主角。大概可以看做是“大地般的女人”,很自然的状态,是一个没有多想什么的人,接受给她的一切。青春美貌之时却给年逾花甲的郭举人做小老婆,甘当他的器物。后来,遇到黑娃,便自然地受到雄性青春气息的引诱,她也并没有抑制自己。对黑娃说一句,明日或后日死了,也不记掂啥了。等后来终于跟黑娃生活在一起,黑娃闹革命出了问题逃跑后,为了救黑娃她又去求鹿子霖,她伶仃一人无依无靠,因为有鹿子霖的关照,她又被利用了,虽然出于无奈,但也有出卖的性质,是一种惨淡的苟合。到了跟白孝文在一起的时候,当她和着外面的秦腔唱桃花源的时候,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确是哀婉动人意味深长,他们之间多少是有了爱情意味的男女关系了,后来她还怀上了白孝文的孩子。她的想法很简单,你怎么对我,我就怎么对你。
实际上,田小娥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人物形象。她既不是潘金莲式的人物,也不是常见的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女性。小娥的人生理想不过是当个名正言顺的庄稼院的媳妇,可就是这样最简单,最基本的愿望也被族长白嘉轩的“礼”彻底断绝了。不准进祠堂就意味着不被白鹿原这个小社会承认。社会遗弃了她,她也开始戏弄社会,她是受虐者,同时渐渐生出了施虐的狠毒。她诱骗狗蛋,又在鹿子霖的教唆下,把白孝文的“裤子码下来”,当她被白嘉轩用“刺刷”当众打得鲜血淋漓,封建礼教对她的摧残已经身心兼具了,于是她以牙还牙,诱白孝文成奸,给“清白”泼污水,她以“仅有的性武器在白鹿原上报复着,反抗着,亵渎着,肆虐着,她是传统文化的弃儿,反过来又给这文化以极大的破坏。”
影片的改编方式很多,从紧贴原著的忠实改编,即电影制作者将几乎每个人物和情节都从纸上搬到银幕上,到自由改编,即删去了原著中的很多要素并添加了很多新的元素。对于《白鹿原》而言,将几乎每个人物和情节都搬到银幕上显然是无法做到的,小说中,人物繁多,因此一定要有所取舍。毕竟一部电影无论如何也容纳不了一部五十多万字的小说。一本小说的长度并不受什么限制,可以在篇幅之内展现人物众多,错综复杂的情节。而影片的长度则受反映时间的限制。
王安全的改编方法论是:“影像跟文字最大的差异是,影像可能是所有表达形式里最接近真实的,那么,对内容的取舍就是它是不是看上去更真实。文字有很多想象的东西,影像在这方面是比较严酷的,更多的是指向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校园英语》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科技风》半月刊 省级 科技类优秀期刊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半月刊 北大核心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体育文化导刊》月刊 体育类双核心期刊
- 《机械研究与应用》双月刊 省级 机械应用类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中国医药指南》 旬刊 国家级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教育发展研究》 半月刊 双核心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