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解读电影《白鹿原》的土地视角(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8-28 14:20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宋海婷
分享到:

 

  土地视角与革命视角

  安德烈·勒文孙曾说过:“在电影里,人们从形象中获得思想,在文学里,人们从思想中获得形象。”银幕上,首先出现的是形象,一部电影依靠它的戏剧性力量和强烈的直接性,能在观众中唤起一种“直接的情感”。“一幅外部现实的画面抵得上千言万语。”然而,电影手段胜于文学手段的优点又被另一个明显的缺点所抵消。如普多夫金在他的著名电影论文中所说:“绝大多数优秀影片都是以非常简单的主题和比较不复杂的剧情为特质的。”

  若以此来看,从小说到电影的《白鹿原》,就不难理解导演王全安所选择的这样一种土地视角,以“食”即土地粮食和“色”即惟一女主角田小娥这样的基本元素来表达主题。难怪一些人认为电影拍成了《田小娥传》。于是,我们终将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这部电影的改编是否是成功的?

  发表于《电影评介》2007年第24期的“找准从文学文本到电影文本的核心点———对小说《白鹿原》改编成电影剧本的思考》一文中,作者谈到了改编必须体现出支撑文学文本的三个核心点:一是革命、白鹿原、鏊子;二是革命、革命者、白鹿原人;三是革命、传统、性,并且认为“抓住这三个核心点来处理,就会准确的、立体的展示出作品旨在探究的民族文化命运、历史命运、人伦精神、思维方式、生活观念等方面的广阔内涵。”依照这样的观点,主题必定是革命。当我们面对已经公映的影片时,不妨作以探究。电影版是否成功把握了小说的精神或精华?是要追求史诗特征吗?革命视角与土地视角孰优孰劣?

  很多读过长篇小说《白鹿原》的人都注意到:作家陈忠实在小说的卷首引用了巴尔扎克的一句话:“小说被认为是一个民族的秘史。”这大概可以作为我们理解作品的一个重要线索,“秘史之‘秘’,当指无形而隐藏很深的东西,因而秘史含有心灵史、灵魂史、精神生活史的意思”。那么,作家要表达的“民族秘史”究竟是什么呢?“简而言之,家族秘史。家族制度在我国根深蒂固,有如国家的基础,故有‘家国一体’之说。重在写家族,也就深入到了宗法社会的细胞。……他力求揭示宗法农民文化最原始、最逼真的形态。”③陈忠实说:“我不过是竭尽至1987年时的全部艺术体验和艺术能力来展示我上述的关于这个民族生存、历史和人的这种生命体验的。”“与其说它是‘通过初级社会群体映现整个社会’,不如进一步说,它是通过家族史来展现民族灵魂史。”④那么,如何把这样的小说精神体现在影片当中?选择了土地视角的导演王全安抓住的核心就是土地,田小娥也是其中重要的喻体,也是土地的象征,是地母,很多人:郭举人、黑娃、鹿子霖、白孝文都在这上面想获得他们的东西。人们对这片土地是无可奈何的,是爱恨交加的,恨也不是,爱也不是,是非常复杂的心态。另一方面对于革命以及家族之争,都进行了淡化。可以说,影片对于土地史诗与时代变迁的描写是非常深入的。

  那么,土地视角与革命视角孰优孰劣呢?显然,在中国百年文学史上,革命似乎是一个贯穿始终的关键词。其中自然包含国人在面对西方强势文明时所做出的痛苦抉择,也表明一种企图生存与发展的文化心理。自“五四”新文学发生之前就有晚清的“诗界革命”和 “小说界革命”,到后来鲁迅提出“立意在反抗,旨归在动作”的摩罗精神,再到30年代左翼文学倡导的革命文学,以及后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及新中国建立初期大量的革命叙事,无不证明革命一直都在影响着近代以来中国文学的审美范式。然而,随着改革开放和后新时期的到来,“小说完全突破了过去的革命叙事所形成的一些模式和思维定势,使我们对历史的表现变得丰富多样,也挖掘出过去被我们所忽略的许多东西”⑤。《白鹿原》作为一部知识分子立场上的革命叙事,作家希望通过历史的重新书写探索出“革命”在经典意义外的其他意义。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没有革命的内容,小说电影依旧可以成立,但如果少了黑娃小娥大胆相爱、鹿子霖恶施美人计、鹿三怒杀田小娥、白孝文黑娃相煎等似乎并不直接关乎革命的情节,小说和电影都无法存在。因此,选择土地视角无疑能够更好地表达出作家在原著中的“民族秘史”的诉求。

  在当下的消费文化化语境中,这部作品之所以为广大读者与观众津津乐道的原因在于写出了某些历史当中的隐秘,作家用乡村史,家族史展现革命史,读者和观众清晰地感到了革命推动了社会制度的变迁——影片的开头是:负责运送皇粮而被抢的鹿子霖失魂落魄地回到村子,告诉乡人皇帝没了,新的朝代叫:民国。他再次回到乡里时,头上的辫子已经剪掉,兴奋地大喊“革命了”,是一副几乎疯癫的样子。但是在其背后是一些并未真正改变的东西——革命并没有推动国人思想意识的进步,在电影结尾部分,鹿子霖真的疯了,时代的跌宕、命运的嘲弄都让人无所适从。这才是一些不变的更加恒久的东西。

  注释:

  ①② 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66页,第62页。

  ③④ 雷达:《废墟上的精魂》,《文学评论》,1993年第6期。

  ⑤ 贺邵俊:《从革命叙事到后革命叙事》,《小说评论》,2006年第3期。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