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国经典电影中土地意象解读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9-11 19:24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陶圆
分享到:

 

  [摘 要] 意象概念是中国人特有的财富,不论时代怎样发展,审美潮流如何演变,在中国人的艺术创作中,意象始终占据着稳固的地位。意象与电影相结合,是中国几代导演所擅长的事情。然而比意象生命力还要强大的,是中国几千年传承下来的农耕文化的力量。中国人对土地的热爱是与生俱来的能力,因此土地意象常被导演使用在作品中,以表达某种更深层次的含义。本文结合《黄土地》《红高粱》《白鹿原》《1942》等中国经典电影,解析土地意象在电影中所蕴涵的意味。

  [关键词] 土地;意象;生命力;欲望;民族特性

  要论“意象”,需要从中国美学开始。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象”这个范畴,经过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到了魏晋南北朝,“象”终于演变成了“意象”。“意象,就是形象和情趣的契合。”①就是黑格尔说的:“在艺术里,感性的东西是经过心灵化了的,而心灵的东西也借感性化显现出来了。”②到了唐代,“意象”作为表示艺术本体的范畴,已经被美学家比较普遍地使用了。时至今日,中国艺术家依然喜爱使用“意象”来表情达意。

  中国导演别出心裁,将“土地”“田野”“粮田”也变成一种意象、一种符号放置于电影当中,他们凭着这份既纯粹又浓厚的爱,去描绘世界,去解释世界。笔者将从电影形式和内涵两方面入手,就中国电影中经典的土地意象进行分析。

  一、建构时空,见证历史——土地意象之于电影本体

  中国导演喜用且善用土地意象表达思想,突出表现在《黄土地》《红高粱》《白鹿原》《1942》等电影中。这些作品里的土地、田野、荒野意象,已超越了单纯的物理意义,对于整个故事的展开、发展、情感认知和主题升华都具有重要作用。

  (一)它是故事背景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寸田野育一代魂。

  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每一寸每一天都在上演着新的故事。就像民歌,江南有江南的婉转细腻,陕北有陕北的高亢嘹亮——不同土地上的故事也有自己的调调。黄土地上的故事压抑却饱满;十八里坡的故事浸透着生命的原始活力;白鹿原上的故事是生命欲望与封建桎梏的激烈碰撞;1942年中原的故事是生存与毁灭的矛盾选择……

  陈凯歌在《黄土地》开篇,毫不保留地向观众展示了陕北特有的满坡满眼的黄土地;张艺谋在《红高粱》开篇,饱含激情地让一望无际的红高粱自由起舞;王全安在《白鹿原》开篇,用金黄色的波涛汹涌的麦浪奠定了故事的根基,将白鹿原刻画成一个真正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乐土。

  中国导演选择土地意象作为其叙述基底,因为土地是恒定的,是基础常识状态。不论它是丰收的或是荒芜的,肥沃的或是贫瘠的,只要这些土地存在,就有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就有一个个精彩的故事。有土地才有其他一切,因此,它是所有故事发生的前提和背景。

  (二)它是故事的见证者

  中国历史悠悠五千年,其中多少朝代更替,无数生命悄然而来又沉默离开,唯有土地还是那片土地。虽然它从来都是沉默的,但它以最宽广的胸怀包容了人类,以最客观的态度见证了历史。

  见证即经历,见证即看见。在电影《黄土地》中,导演陈凯歌利用那片一望无垠的黄土地表达出经历了几千年沉重的封建枷锁的人们,最终争取到了一丝曙光——这种见证是沉思的。电影《红高粱》中,导演张艺谋利用大片高粱地歇斯底里的舞蹈表达出背负着重重束缚的传统中国人,依然能将生命演绎的酣畅淋漓——这种见证是激扬的。电影《白鹿原》中,导演王全安最大限度地为大片麦田提供舞台,表达出挣扎在宗族家法、集体话语权力下的个人,最终活出个体生命色彩——这种见证是鲜活的。电影《1942》中,导演冯小刚让观众眼睛里、头脑里都充满荒芜的田野的景象,表达出黎民百姓对于生存和土地最基本的依赖——这种见证是残酷的……

  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是我们生命的起源,也是每个人生命最终的归宿,最终我们也将融于这片土地,成为未来时空风云变幻的见证者。

  (三)它是故事的主人公

  对于人类来讲,土地是最初的哺育者之一。电影中呈现的是生活在一方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状态,然而深究其意,土地却是那些故事中绝对的主角,它承载着比人物形象更深远、更立体、更丰满的意义。

  电影《黄土地》讲述的不仅仅是解放军顾青和翠巧的故事,而是以故事为外壳,利用陕北独特地貌,表现了陕西高原古朴、苍凉、深厚的民风,表达了创作者对民族特性、农民命运的思考。电影《红高粱》讲述的不只是“我爷爷”“我奶奶”的故事,而是以几个鲜活的人物形象搭建故事舞台的同时,利用随风起舞的红高粱来赞美生命喷涌不尽的勃勃生机。电影《白鹿原》虽然以田小娥为主线来刻画白、鹿两家的家族变迁轨迹,但是影片中比人物、情欲更引人注意的是千里麦田那大片的金黄,导演着重想要呈现的是中国农耕文化在近代历史风云中的危机与蜕变。

  电影中的主人公,他们呈现的是一幅幅可歌可泣、可喜可悲的人物志;电影中以不同形式、不同姿态出现的土地,它们呈现的是饱含深情与铭记的民族史。

  二、生存的根,生命的魂——土地意象之于电影内涵

  对于电影结构、电影本体来说,土地意象为观众触摸电影艺术核心区域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同样,它也帮助我们更好地丰满电影内涵和本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