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策略
摘要: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关系密切。社区传播具有有效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的功能,可以成为社区内外沟通的桥梁,能够培养居民民主参与的意识。针对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要有效整合新媒体功能与社区原有功能,更好地以社区传播推动社区文化建设。
关键词:社区传播;社区文化建设;新媒体;策略
“社区”是由斐迪南·滕尼斯最先提出的概念,指的是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亲密、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抚的、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团体[1]。尽管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发展,现实社会中的社区越来越偏离了滕尼斯原本的定义,但社区居民之间存在着的互动关系,出于相同或相似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分层所形成的对社区的认同和归属感,作为一种文化层面上的粘合力,依然是社区的本质。著名的传播学家施拉姆就曾说过:“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communication)一词与社区(community)一词有共同的词根,这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使人类有别于其他动物社会的主要区别是人类传播的特定特性。[2]”由此可见,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关系密切,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必须重视社区传播工作。
一、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城市的基本组成部分。作为社会基层的共同体和政治经济生活的中心,社区在个人的经济与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独具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而言,城市建设、社区建设、社区传播、社区文化建设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毫不夸张地说,正是传播凝聚了社区。居民在社区生活,所有社会关系的缔造都需要依靠传播来传递信息,因此,社区的维系和良性健康发展离不开社区传播。社区传播是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决策的中介,正是借助于社会传播,社区居民在所生活的环境中保持与他人的互动交往,实现自我认同,分享社区责任,同时也实现自我认同。因此,社区传播对社区的发展意义十分重要。
首先,社区传播具有有效整合社区资源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区的成长与发展,是塑造居民社会认同感、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从而也成为了推动社会及社区全面进步的过程[3]。而兼具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等传播模式特征的社区传播,恰恰能够有效地整合社区内各种资源,强化社区内居民的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进而能够维护社区乃至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社区传播可以搭建社区内外沟通的桥梁。一方面,社区组织可以及时接收政府和社会组织的有效信息,能够使居民建立风险认知,强化自我防御机能;另一方面,社区传播能够参与大众传播,构建舆论议题。通过与大众传媒进行互动,反映社区居民的民生民意,帮助他们发声,让非精英阶层、非政治经济领域人士、文化资本拥有者等社区居民,也能拥有畅所欲言、参事议事的机会。
再次,社区传播能够培养社区居民的民主意识。社区是民众参与社会的起点,因为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公众的参与。不是以义务的名义被动参与,社区传播所带动的是居民个人主动的、自发自愿的参与。公众能够对所关注的议题进行平等的讨论、协商,在这一过程中,不仅参与者个人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理想,参与者之间又能学习合作,在社区内形成一种和谐的氛围,以“自信”和“互信”为基础,建立起和谐团结的社区共同体。
作为一种信息活动,有着如上重要意义的社区传播本身就承载着文化传播的功能。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说,城市发展包含着城市文化的发展,城市的文化要素不仅仅是一种资源,同时也是一种文化资本。而现阶段,我国很多城市的文化要素并没有转化为资本。作为城市文化中的基石部分,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城市文化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进程。因此,弘扬社区传播的文化功能,通过有效手段建设社区文化,对社区乃至城市的发展十分有益。
二、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状态
传播能够凝聚社区,大众传媒带来的不仅仅是文化信息的传播与碰撞,而且能够成为社区文化的主要传播者。在新媒体这一时代背景下,新的传播媒介与新的传播方式的大融合,必然会对社区传播和社区文化建设产生极大影响。多元化的大众传媒朝着广阔的网络信息媒体加速拓展,以各类移动终端和互联网共同提供信息的传播平台,如微博、微信、飞信等,颠覆了传统的媒介秩序,使各种信息的传播更加快捷化、个性化、多元化。在这种大趋势下,倘若能够有效的整合利用这些新型媒体资源,实现从传统传播方式到新媒体传播方式的转变,灵活运用社区居民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社区文化建设势必会更上一层楼。可惜的是,当下的社区传播与社区文化建设,并没有很好地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甚至还表现出明显的滞后性和不适应性,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社区文化传播的传播方式与新媒体时代的传播方式脱节。随着经济发展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文化的形态已经随着新媒介的普及发生了改变,产生了各种形式。与此同时,广大社区居民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以往的文化形式已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新需求。然而,如今的社区依然停留在传统的传播方式上,沿用传统的媒介平台。社区文化的模式停留在唱歌、舞蹈、戏曲、棋牌等,而诸如微电影、沙画、DV、BBS、网络聊天室、微信微博公共号等,这些与新媒体相关的文化形态却鲜少在社区文化中出现。
第二,社区文化传播方式滞后性导致了社区参与对象上的脱节。由于社区文化的形式停留在诸如唱歌、舞蹈、戏曲、棋牌这些传统文化的层面上,参与活动的人员愈发呈现出老龄化的趋势。按照党在十八上提出的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青少年和新城区市民应该是接受社区文化陶冶和熏陶的主要群体,然而现实情况是,社区文化活动无法吸引他们的兴趣。
第三,社区文化建设工作者欠缺新媒体时代应具备的媒介素养。尽管已经进入新媒体时代,目前,社区内担当着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工作者却缺乏这个时代应该具备的媒介素养。由于大部分热心于社区文化的工作者是离退休的老同志,导致了解新媒体传播和掌握新媒体技术的社区文化工作者严重匮乏。甚至在一些年轻化的高档住宅小区,社区文化建设的工作者也对新媒体时代的社区文化建设表现出一种茫然的态度。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