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电子信息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摘要】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培养电子信息类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进行了探索和研究,并从教学内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各方面的改革探索进行了总结,推动了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自主创新;人才培养;教育改革
1现状与分析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电子信息类专业对自主创新人才的能力的培养。在传统教学中,课程的设置以及实验等教学方法往往会禁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也会使学生养成惰性的思维模式,对事物缺乏创新性思考,养成单一的思维方式。而科研任务比较少的教师,在指导学生创新方面也会有一定的欠缺[1]。
2探索培养创新型本科人才的理念
电子信息类本科创新人才的培养,通过吸收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摸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2]。
2.1依托高水平的学科建设
高水平的学科建设是培养新型创新人才的基础,能够更好的推动人才培养。学校现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拥有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电子与通信工程、集成电路工程2个工程硕士领域。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二级学科获评为广西优势特色重点学科,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二级学科获评为广西重点学科。
2.2拥有良好的硬件保障
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要有相应的硬件配套设施及实验室条件,对于电子信息类自主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良好的硬件保障尤其重要。
学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本科生实验环境主要有:认知无线电与信息处理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无线宽带通信与信号处理广西区重点实验室和微波光波应用技术实验室、卫星导航与定位感知、集成电路与微纳器件3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与美国德州仪器、安捷伦等国内外著名企业合作建有一批校企合作实验室,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学研究基础平台和教学实验室体系。实验室及硬件设施为学生提供了动手锻炼的机会,为培养电子信息类创新人才提供了硬件保障。
2.3拥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学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精湛的专业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30多人,其中博士生导师8人、正高40人、副高49人。拥有八桂学者2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人选2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5人,广西优秀专家2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3人,广西高校教学名师2人。同时也是广西首批“八桂学者”设岗单位,拥有广西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校人才小高地创新团队1个。高水平师资队伍对教学、人才培养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自主创新人才是大学的重要课题。在培养模式的设计方面,需要重视能力培养,加强实践锻炼以及团队协作等。这就需要从教学、实验实践、师资队伍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3]。
3.1进行教学改革,为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合理调整课程体系,加强各学科的交叉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改变过去各个学科划分过细、系统性和完整性较差的情况,广泛设置跨学科的辅修、选修学分,提高专业课程的质量。另外,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及时更新课程中的新知识和新技术,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知识内容。同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行启发式和探讨式教学,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4]。
3.2加强实践环节,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充分利用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机会,积极推进实践内容、实践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建立校内外学生实践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也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
3.3建立网络平台,利于信息交流
学生和老师的互动学习和交流,往往不仅局限于课堂,有时还需要在课余时间进行交流,这就需要搭建一个交流的平台,即网络平台。这样一个交流平台的建立,可以真正有效的起到学习督促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也往往比较有益[5]。
3.4建设优秀师资队伍,有利于教学水平提高
学校通过优越的人才吸引条件,聘请了一批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实现了对年轻老师的后续培养。通过教师的拜师结对,进行一对一的帮扶,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采取灵活的考核和激励政策,激发教师的创造能力,同时推行网上学生评教,让学生对自己的主讲教师进行评价,这样有利用提高教师的业务。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913775405(普刊)
蒋老师联系QQ: 867306987(核心)
刘老师联系QQ: 271374912(核心)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