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中小学法律基础课程开设论证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1 14:1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唐经伦
分享到:

 

  【摘要】“六五”普法启动后,崭新的多元化普法形式却掩盖不了普法工作实际效果与预期之间的差距。成年人往往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对于系统的法律知识难以真正接受。因此,开辟出新的工作思路,让法制教育伴随公民成长,并产生深远影响的长期策略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另一方面,学者论文当中呼吁多年的法律课程在安全教育讲座之上更进一步,在公民保护方面也必然能够起到巨大的作用。

  【关键词】权利意识;普法;局限;法律课程

  一、现阶段普法教育的局限

  在过去20年里,和谐社会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依托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发挥的重大保证作用,所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推动需要全民普法教育作为支撑。但同时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显而易见的普法薄弱环节使得全民普法教育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无法跟上时代要求。

  (一)公民本身权利意识淡薄

  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与集权政治,儒学提出的“义务本位”思想,被公权力任意操纵,人们的个体意识和个性被长期压抑,个人权利被肆意剥夺和扼杀。“君权神授”被披上“合法”的外衣,从学生接受家庭教育开始,所做的事情和所接受的事物及观念都是家长认为正确的。潜移默化中,大部分孩子丧失了认识权利的渴望,继而丧失了对权利的主张,开始习惯接受。法律的目的也在于保护法定的权利义务不受破坏,从而维护整个社会秩序,使其得以健康顺利的发展。而如果在接受教育之前,学生就丧失了认识权利的愿望,法制教育推行的难度可想而知。

  (二)薄弱环节对普法效果制约

  在工作实践中,我们发现普法的受众大多数只是在配合相关单位完成拍摄任务,或仅仅对实用性较强的普法宣传载体感兴趣,如:台历、扑克、环保方便袋等。对其中希望能够传递的法律知识却予以忽略。此外,成年人对知识的批判思维远远超乎大多数人的想象,他们对法律知识的作用有着自己的认识,对于这部分人的思想改造推行进度十分缓慢。

  (三)对部分公民群体的忽视

  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加强法制社会建设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他又强调:“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公民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需要在一个健康、安宁、向上的环境里茁壮成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如果不抓住时机加以引导,放任自流,必然会导致社会问题。而从目前的状况看,由于公民的法律意识不强、法律素质低下,加上明辨是非的能力弱,社会不良风气,家庭不谐环境,法制教育体制不完备等原因,造成了公民违法犯罪案件的比例逐年上升,也引发了法制教育的危机。

  二、学界对中小学法律基础课程的呼吁

  鉴于法制教育本身较高的要求和开设法制教育的学校本身达到的程度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众多教育专家、学者、高校法学院教授发表数十篇论文呼吁在中小学开设系统的法律课程。

  专家学者们认为,从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上来看,人们对法律现象、法律本身的观点和态度及守法的意识,突出表现在是否具有明确的法律动机,即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具备一定的正确性,并且在探索法律现象的同时能够产生自己相对固定的态度和解释,在此基础之上通过对法律制度的了解达到掌握运用基本方法的程度。法律意识和权利主张的培养是在全民普法教育当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而根据教育学当中对教育难易程度的一般规律表述,应当从幼年便开始灌输并逐渐展开、深化法律意识的培养。所以,在中小学开设法律基础课程在现实层面有一定的需要。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