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科技型企业拓展外部研发资源的策略研究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1-09 14:1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邱平
分享到:

 

  摘要:探讨了科技型企业研发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开拓外部研发资源的重要性与必要性.通过对科技型企业与外部研发实体双方的优势与劣势分析,指出科技型企业与外部研发实体之间有效的合作应主要集中在初期研究方面.并对多种合作模式的合作对象、合作的适用条件与内容进行了分析.为了保护核心竞争力,科技型企业在联合研发合作过程中应实施的策略是:掌控系统集成能力,内部实施核心技术以及拆分合作先进技术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在先.

  关键词:科技型企业;研发资源;技术合作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志码:A

  1科技型企业的研发、生产与市场

  在经济和工业发达的国家,一个成熟、成功的科技型企业必定具有开发综合性高科技技术成果的能力,并能够快速将其成果转化成高新技术产品,同时开拓有效的销售渠道,迅速占领相关市场[1].这些成功的科技型企业都具有共同的特征:

  (1)研发: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核心竞争力必须由不断的技术进步支持,研发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因此企业中从事研发、技术开发以及产品设计的科技人员比例较高;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总投入的比例高;相应的研发经费占经营成本比例也较高.

  (2)产品与生产:科技型企业产品的特定性与多样性决定了其生产过程应该是非劳动力密集型的柔性生产过程.在产品生产环节中,除了与核心技术相关的关键零部件、软件、系统集成和总装配过程等由自己实施外,其余部分通常采用供应商外包方式完成.

  (3)市场与客户定位:市场销售定位于本行业内的特定客户.竞争优势体现在产品的技术含量和专业的客户关系服务体系.薄利多销方式不应是该类企业的营销策略.

  (4)管理体系:上述科技型企业的核心业务研发

  产品

  营销三者并重.所要求的管理模式具有其特殊性.

  综合上述各个环节可以看出,研发是科技型企业的核心龙头业务,研发确定了产品与生产的方向,定位了市场与客户,同时也决定了企业的管理体系.

  2我国科技型企业研发面临的挑战

  在市场环境中,各类产品中使用新技术含量的竞争愈演愈烈,这种竞争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市场终端客户的需求多样化;(2)科技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不断缩短;(3)科技产品跨学科的特征愈发突出.这便对新产品的开发体现出新、快、全的要求.因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不断的技术创新为源泉,而技术创新过程大多需要有周期较长的基础研究积累作为支撑,并伴随着高额研发经费的投入.该投入主要集中在设施设备、试验经费,以及人力资源等方面,它构成了运行的主要成本,使企业直接面临投资周期与产出比的挑战[2-3].

  一项科技成果涉及多学科、跨学科知识的应用.企业在开发新技术产品的过程中,将面对多方位技术领域难题的挑战,任何单独一家科技型企业,由于专有知识、资金、软硬件设施和专有人才资源等方面的局限性,因此都无法在短期内有效地解决这些跨领域的技术问题.一方面,新技术的发展必将伴随着旧技术的淘汰与更新,当引入新技术时,硬件设备和软件的更新替换随之而来,这无疑会带来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是人力资源的问题,除了需要引进新技术人才,企业现有人才也面临再学习、知识再更新的需求,而该更新过程需要环境条件与时间.

  面对上述种种问题,企业寻求外部研发资源并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是解决自身短期缺陷的捷径.国内外大量的成功实践案例表明,外部研发资源利用是解决降低资本投入、提高研发效率以及提升企业自身研发能力的有效可行方案.如何定位外部研发资源的价值,如何实施外部资源的利用,应采用何种合作模式,合作过程中如何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是科技型企业利用外部研发资源、增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问题.

  3外部研发资源的利用及其价值

  当前,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研发合作项目、扩建研发团队以及成立研发机构,正在成为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证明,这种方式能有效地提高研发效率,降低研发成本,形成灵活的研发组织,提升研发竞争力,研发国际化已经成为科技进步发展的新潮流.全球500强中的一些知名跨国企业在中国的研发策略就是实施外部研发资源利用的很好的案例[4].例如,多家跨国公司以科研项目的方式与国内多家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展科技合作,派遣科研人员来华与大学成立联合实验室,甚至与我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教育部等设立联合科研基金.国内也有部分大型企业开始与以高校、科研院所为代表的外部研发实体共建联合研发中心、工程中心及联合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更是我国科技型企业发展的一大特色.科技型企业开展外部研发资源利用,能弥补自身劣势所带来的价值体现.

  3.1直接解决企业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

  在国家各级各类研发资金如科技部“863、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各部委、地方创新基金等支持下,高校、科研机构的人才队伍在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壮大.海外人才的引进,也使我们与国外高新技术保持着紧密、实时的联系.对于科技型企业的跨学科科技创新来说,无疑是解决技术难题的一大丰富资源.

  3.2节省研发成本

  在国家科技进步发展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的大力扶持下,国内科研机构的研发能力以及研发设施有了质和量的提升.许多实验中心、工程中心的试验装备硬件水平,已经达到甚至超过国际先进水平.企业与之合作,可以直接利用这些尖端的资源,即可省去项目建设时间,又可减少研发成本投入.

  3.3实现外部人才引进及企业自身人才队伍培养

  科技型企业核心竞争力最大的保证是人才的竞争力.企业在联合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可直接吸引和考察各类技术人才,解决自身技术团队的知识更新和能力培养,同时发现和引进适用人才逐步补充和扩大企业综合性研发能力.

  3.4探索国际合作,掌握尖端技术并扩大市场区域

  随着我国企业规模与经济实力的日益壮大,与国际现代化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已成为可行的路径.在国际间进行技术和产品开发合作,直接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并可在科研管理的模式上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同时扩大企业的知名度、扩张产品的市场区域.

  因此,科技型企业应当注重外部研发资源的拓展,并作为发展战略进行长期规划.

  4外部研发资源的优势与劣势

  科技型企业可联合的外部研发资源包括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其他企业有专长的研发组织.以下将这类外部研发资源称为“外部研发实体”.笔者已经认识到企业与外部研发实体合作的价值与必要性,但在实施该合作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清醒地认识并认真考虑以下几个问题:外部研发实体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在研发项目过程中双方各自应扮演什么样的角色?采用什么样的合作模式?

  笔者将创新研发项目从选项、阶段性成果、实现产业化过程中的步骤及内容,以及企业与外部研发实体在各个关键环节上具有能力的大小整理见表1.这里所说能力包括经验、人力资源与设备等硬件、软件条件的综合实力.从中可以看出,一项技术从理论设想到试验验证、产品开发,至实现产业化中的诸多中间环节缺一不可.在这些环节中,企业与研发实体所具有的相对能力呈现互补形态.外部研发实体主要的优势体现在对前沿技术的了解、掌握与追求,具有完备的试验手段和方法,有能力进行试验样机的开发,完成新技术的原理验证工作.但由于与生产领域的隔离,他们对于工程应用样机的开发,以及对产业化生产工艺与设备的开发相对较为生疏.经常看到外部研发实体的许多科研成果具有先进性和新颖性的特征,但却未经产业化验证.科技型企业与一般企业相比,具有较强的技术能力,当他们得到并掌握了新技术和试验样机方案之后,便能够结合企业产品制造经验与成本分析,有效地进行工程样机开发和产业化生产设备的开发.

  在了解外部研发实体在技术开发过程的作用之后,可以清楚地看到,科技型企业应该在什么阶段,以何种方式与外部研发实体进行合作.

  表1研发项目全过程中科技型企业和研发实体的能力对比

  Tab.1Thecapabilitycomparisonbetweenthetechnologyentrepreneursandtheresearch

  departmentduringthewholeprocess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