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3-12-09 14:49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李丽君
分享到:

 

  一、引言

  2008年财政部、证监会、银监会等相关部门联合颁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规定上市公司应当实施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并对外披露自我评价报告。2010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颁布,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提供了一个共同的标准,完善了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体系。但基本规范只是要求企业在自愿的前提下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从而导致其未能在实践中发挥出应有的监督促进作用。根据郑倩及凌邦如对2011年沪市企业内部控制报告披露情况分析发现,在933家企业中,只有427家企业进行了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其中仅有258家聘请了事务所对其报告进行审计。与国外上升到法律层次的披露要求相比,在自愿层次下,我国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意愿不高,即使对外披露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由于未聘请第三方审计进行鉴定,导致其内容的可信度也不高。另一个问题是企业披露的报告其内容和形式基本相似,都为概括性的描述,并未对企业内部流程进行具体的评定,呈现一种形式重于实质的特点。可见,我国多数企业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重视度不够,实践中,企业只是为了满足外部监督部门的要求,或是为了满足相关规定的要求而进行的形式化的评价披露,从而导致评价结果流于形式,失去了管理的意义。笔者认为,我国企业关于内部控制的评价,应从管理视角出发,提高对内部控制评价的重视,由被动评价转为自愿评价,不只是进行概括性的描述评价,而是能够针对内部流程进行具体的评价,才能满足企业发展管理的需求,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

  二、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研究回顾

  内部控制最早起源于西方国家,相对于起步较晚的国内,国外对于内部控制的相关研究也一直处于前沿,对于如何建立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研究也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1987年控制自我评价(controlself-assessment,简称CSA)概念的出现,引导国外内部控制评价研究进入一个新的领域。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内部控制自我评价在国外已形成一套比较完善成熟的方法体系,尤其是CSA已经在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得到了广泛应用,发展了20多种方法,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评价流程体系。而我国内部控制研究起步较晚,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未形成一套符合我国经济市场情况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方法体系。

  (一)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现状目前,我国对于内部控制自我评价的研究,多数是基于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角度进行的。朱卫东(2005)通过神经网络量化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评价进行了量化,以控制现状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以控制综合评价结果为输出量,构建了内部控制五要素的评价标准体系。于增彪(2007)从内控评价的设计与审计角度对亚新科安徽子公司内控评价体系的构建和运行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设计应该从评价主体和评价目标出发。宋亏霞(2009)从公司治理的角度出发,对影响内部控制评价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此来提醒企业内部控制应该关注的因素。池国华(2010)从管理的视角出发,结合业绩评价,建立了一套内部控制评价系统模式,并提出了过程型指标和结果型指标的思想。张兆国(2011)以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为导向,建立了依据AHP的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体系,并利用上市公司所披露的内控信息对其有效性进行了检验。吴秋生(2011)提出通过主体内和主体间的内部控制评价整合,实现对财务报表审计目的、自我完善目的等不同目的内部控制评价整合。韩传模(2012)从管理角度出发,提出引入BSC对内部控制进行自我评价的思想,利用AHP建立了简易的评价体系。也有学者从行业的角度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这类研究以商业银行居多,主要是因为我国监管部门对金融业上市公司(银行、证券和保险)的内部控制要求比一般上市公司严格,类似研究有陈自力(2005)、李定安(2007)、陈发奋(2007)、王留根(2010)、虞伟健(2011)等。对于CSA的研究,近几年才逐渐出现,尚处于起步阶段。林朝华、唐予华(2003),杨淑娥、戴耀华、樊明武(2006),王栋(2008)等分别对CSA的理论演进框架、CSA包含的方法、实践需解决的问题等做了理论分析评价。上海市内部审计师协会课题(2009)对上汽集团2008年借助IT系统实践CSA进行了介绍,并且剖析了其实施成功的因素。

  (二)我国内部控制研究的不足(1)对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指标体系不够详细,降低了研究成果的实践性。对于内部控制评价体系的构建,多数研究只是笼统的提出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五方面,结合风险管理来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并未给出详细具体的指标,未能给企业的实践应用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模板,使得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应用到实践中。虽然韩传模提出从管理角度出发,引入BSC的体系构建,但在指标设计上还是未给出具体的指标;另外,维度的划分也有待斟酌。(2)目前的体系只关注对制度设计和执行有效性的评价,而忽略了对执行结果的评价。内部控制执行结果,可以反映其目标的实现程度,而现有的体系基本忽略了其对评价的作用,导致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无法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的存在。(3)现有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体系,基本上是基于传统的内部审计方式下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价。

  鉴于此,笔者在以往文献的基础上引入BSC的思想,同时构建结果型指标体系,对CSA的实施框架进行构建说明。

  三、基于BSC的结果型指标体系设计

  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该将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效手段,对于内部控制的评价应该视同于企业管理绩效的评价,只不过评价的对象是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笔者引入BSC,从管理的角度出发,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尝试建立基于BSC模式下的结果型评价指标体系,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根据BSC的基本框架和控制自我评价需要,将整个体系划分为财务维度、内部流程维度、学习和成长维度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维度。

  (一)财务维度该维度各个评价项目指标的选取如下:(1)资金管理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筹资决策不当可能引起的负债危机或导致企业筹资资本过高、投资决策不当导致资金利用效率低、资金管理调度不合理导致运营不畅。所以,可以选取的指标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筹资计划完成率、筹资成本控制率、投资利润率(静态)、货币资金管理的账实相符度。(2)资产管理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存货积压与存货短缺带来的损失、固定资产管理更新不善带来的损失、无形资产核心技术落后或所属权不清等问题带来的损失。所以,选取相关的指标有:净资产收益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净资产增长率、存货周转率(次数)、设备故障率。(3)全面预算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预算编制不健全导致盲目经营、预算不合理导致难以实现或资源浪费、考核不严导致管理流于形式,可以用费用降低率来定量衡量是否造成资源浪费,如:管理费用率下降率、销售费用率、综合成本费用率。(4)财务报告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违反国家统一准则带来企业声誉受损、出具虚假报告、报告利用不合理。可以用出具标准审计意见的次数来定量评价财务报告的真实性。

  (二)内部流程维度该维度指标选取如下:(1)采购业务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采购不当造成的库存积压及存货短缺所导致的损失、供应商管理不当导致采购价格过高、验收环节不当导致的损失。可以用购入不合格率、材料采购成本降低率、库存短货率、库存积压率来定量评价。(2)工程项目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立项可行性研究不当导致的损失、工程物资造价过高带来的损失、竣工验收不严带来的损失等。可以从竣工准时率、施工事故发生次数、工程返工次数、全员劳动生产率、项目成本控制度等方面来定量评价。(3)担保业务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对担保申请人的资质调查不足带来的损失、对被担保人经营监控不善带来的损失、舞弊带来的损失。所以,用担保牵连次数,即因担保被牵连入诉讼等的次数来定量评价。(4)内部信息传递与沟通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内部信息传递不当带来的损失、信息系统开发维护不当带来的损失。可用出错率来评估内部信息传递与沟通,如信息内容出错率、信息系统事故次数、信息系统维护频率、信息系统的先进性。(5)销售业务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销售政策和决策不当带来的损失、客户信用评价不当导致货款回收不力等带来的损失。可以用市场占有率、销售回款率、销售收入增长率、销售计划完成率等指标来评价。(6)合同管理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合同订立不当造成的损失、合同履行或监控不当带来的损失、合同纠纷处理不当带来的损失。所以用企业牵涉入合同纠纷的次数来衡量合同管理。(7)外包业务需要注意的风险包括承包商选择不当带来的损失、业务外包监控不严造成的损失、可能存在舞弊导致相关人员涉案的风险。可以选取外包环节(如研发、资信调查、可行性研究、委托加工等)出错率来衡量,如外包环节出错率、承包商违约率。

  (三)学习与成长维度该维度指标选取如下:(1)人力资源需要关注的风险包括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带来的损失、激励约束等机制不合理导致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等。可以选取的指标有:关键人才流失率、关键人才增长率、员工自然流动率、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投入、员工获取资质率。(2)社会责任需要关注的风险包括安全投入不够导致安全事故带来的损失、环境保护不够带来的环境污染、员工权益保护不足带来的损失等。可以选取的相关指标有:安全投入率、环保投入率、公益投入率、员工辞退率、生产安全事故损失率、客户投诉率。(3)发展战略主要风险是战略制定不够合理导致企业经营脱离轨道,造成经营困难。可以选取费用和利润目标完成度来衡量其合理性。(4)组织结构主要风险是结构不合理导致企业运行效率低,甚至经营失败。可以用事务处理效率来衡量结构是否合理。(5)企业文化主要风险是缺少积极向上的文化,不能够团结员工,导致企业经营困难。所以,用员工出席、舞弊事件发生率等衡量企业文化环境。

  (四)外部利益相关者维度外部利益相关者维度是通过对企业与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交易活动进行评价,从结果上侧面反映企业在该方面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所以,该维度评议指标可以从对各个利益相关者的评价指标中选取。具体而言,供应商指标包括供应商交货延迟率、供应商产品次品率、供应商一次交检合格率,零售商指标如货款准时回收率,顾客指标如退货率、投诉率、客户保有率,投资者指标如投资新增率,分包商指标如竣工准时率、施工事故率。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