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清乾嘉间三大诗说并论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2-13 16:3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罗书华
分享到:

 

  摘要:清代乾嘉年间,诗学十分发达,沈德潜的格调说、袁枚的性灵说与翁方纲的肌理说三足鼎立。沈德潜的“格调说”实质就是温柔敦厚的风雅说的外现,强调诗歌应“理性情”、“善伦物”,同时“亦须论法”。袁枚的“性灵说”也讲“性情”,但他所说的“性情”恰恰是与“人伦”相对的童心、个人、自然、生命,是生命与情感的感动与兴会,尤其是灵机的一动,尽管从根本上说这些与孔门诗学并不相违。针对格调、性灵等说,翁方纲提出了大不相同的“肌理说”,主张诗歌应该义理、肌理、文理三者皆备。其中,“义理”是其最深层,“肌理”是中间层,“文理”是表层,三者地位不同,其实则一。三家诗说既相区别,又有相通之处,它们既是乾嘉时代精神的不同反映,又一道反映了乾嘉文化的博大繁荣。

  关键词:乾嘉诗学;沈德潜“格调说”;袁枚“性灵说”;翁方纲“肌理说”

  中图分类号:I206.09文献标识码:A

  清代乾隆、嘉庆年间,诗歌创作与研究产生了以厉鹗为代表的浙派、沈德潜为代表的格调派、袁枚为代表的性灵派、翁方纲为代表的肌理派,他们各以钱塘(今杭州)、长洲(今苏州)、金陵(今南京)、京师(今北京)为中心开展活动。其中后三派不仅创作成就更为突出,而且都创立了自己的诗学主张,各成一家之说,影响尤为重大,尉为鼎立之势。虽然学术界对于格调说、性灵说和肌理说三家有过不少研究,然而,治丝益棻,让人难得要领。本文试对此再作扼要论说,以图化繁就简,切近核谛之效。

  一、沈德潜与格调说

  沈德潜早年诗学叶燮,自谓深得真传,“不止得皮、得骨,直已得髓”[1]76,然而,从其所编选的《唐诗别裁集》《古诗源》和《明诗别裁集》(与周准合作)、诗论《说诗晬语》以及诗作来看,他的诗学观也突出地体现在“别裁”二字上,即“别裁”、“伪体”,崇尚“正体”或“正宗”。他的伪体与正宗既有时代的含义,也有派别的选择,同时也包含了他对诗歌性质的理解。从时代上来说,他选唐诗而忽宋诗。《唐诗别裁集》“凡例”明言:“诗至有唐,菁华极盛,体制大备”,“宋、元流于卑靡”。[2]4《说诗晬语》更说:“不能竟越三唐之格”。[3]81与此相关联,在诗歌流派上,他对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前后七子固然感到亲切,而对与七子派相对的公安、竟陵诸派则不以为然,这从《明诗别裁集》所选诗歌数量上也有明显反映。

  不过,从根本上说,沈德潜的诗歌及其诗学主张与唐诗、与七子并不真正相契。他之肯定唐诗与前后七子,主要是为了抨击与之相对的宋诗与公安、竟陵派。正因为此,他没有止步于唐诗,而是继续追溯古诗之源,以为必须“仰溯风雅,诗道始尊”[3]81。《古诗源》的编辑就是这种用心的体现。“别裁伪体亲风雅”,他所说的诗歌正体、正宗说到底就是“风雅”之作。“诗之为道,可以理性情,善伦物,感鬼神,设教邦国,应对诸侯,用如此其重也”[3]77,是他对诗歌的根本理解与选诗的基本标准。显然,他所理解的诗,是温柔敦厚的诗教之诗。他在《国朝诗别裁集》“凡例”中说:“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者,方为可存”,以为“动作温柔乡语”,“最足害人心术,一概不存”[4]2,也是这种诗教观的鲜明体现。

  具体而言,他所说的“风雅”之作或者说“诗教”之诗大致包含三个要点。首先,它们应该根本于性情,同时也能“理性情”。这里的“性情”当然不是泛指“人性”与“情感”,而是特指情感未发之前的中正平和、温柔敦厚之性情。亦即说,诗歌既要源于这种抽象的无色彩的性情,反过来又要陶冶人的具体性情使之符合这种性情。其次,它们要“善伦物”,或者“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要关心现实、反映现实甚至揭露现实,但最重要的则是有益于现实。亦即是说诗作可以揭露、也应该揭露现实,但是不能太过,也不能锋芒毕露、剑拔弩张,相反,应该含蓄蕴藉、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第三,除了前述种种“其言有物”外,诗歌还需具备“感鬼神”的艺术魅力,从创作方面说也就是要讲诗法,所谓“诗贵性情,亦须论法”[3]83。这里的“法”既指“起伏”、“照应”、“承接”、“转换”等结构之法,也指含而不露的表现之法,更指诗歌要有“体格声调”。在他看来,“乐府之妙,全在繁音促节,其来于于,其去徐徐,往往于回翔屈折处感人,是即‘依永’、‘和声’之遗意也”[3]91。温柔敦厚的诗教终究要隐隐地化在体格声调中,而诗歌结构、体格、声调的抑扬抗坠正可深入人心,从而实现诗教目的。因为他强调“体格声调”,与他所崇尚的前七子所说的“高古者格,宛亮者调”一脉相承,因而论者也常将他的诗学称为“格调说”,归之为“格调派”。单从字面看,“格调”二字并没有准确、完整地反映沈德潜温柔敦厚的诗教观,但也可以倒过来说,温柔敦厚诗教观丰富了“格调”二字的内涵。其《观刈稻了有述》既描述“今夏江北旱,千里成焦土。荑稗不结实,村落虚烟火。天都遭大水,裂土腾长蛟。井邑半湮没,云何应征徭”的苦难,同时又说“吾生营衣食,而要贵知足。苟免馁与寒,过此奚所欲。”[5]最能体现他温柔敦厚、怨而不怒的诗教观。

  沈德潜温柔敦厚格调说的提出与他个人的情性直接相关。沈德潜其人与其名一样平和中正、安分守己。他在诗中说自己:“(鱼+孚)水东偏老腐儒,生平动履总迂愚”[6]485,“前途万事殊茫茫,安分之馀吾何有。”[7]492诗如其人,他的诗歌与诗学观正是自己为人的直接写照。应该说,这样的人、这样的诗,与散文学中的桐城义法说、书法中的馆阁体一样,都是当时安定平和时代精神的反映。这也正是沈氏“生平喜咏诗,风旨别雅郑。仿佛秦中吟,传写民利病”(诗句原本说其师,实亦自言)[8]299,而乾隆却愿意“当前民瘼听频陈”、甚至“嘉尔临文不忘箴”[9]197的原因,是他在世时能够成为“天子门生更故人”的原因。当然,单纯从诗艺的角度说,这种平和中正、四平八稳的诗歌,也可以说缺乏一些个性、激情与感发的力量,因而不免有平熟谨庸之讥。

  二、袁枚与性灵说

  袁枚与沈德潜同为乾隆四年进士,两人在许多方面都形成鲜明对比。沈德潜以67岁高龄中进士,袁枚则在24岁时即高中;沈德潜在乾隆七年散馆时被皇帝称“江南老名士”,恩遇日隆,袁枚散馆时则因满文成绩不佳而下调为溧阳等地方知县;沈德潜以七十七岁高龄致仕,袁枚则在四十岁正壮年时便绝意仕宦,退居江宁,在小仓山筑随园居;沈德潜致仕之后,恩宠未减,袁枚告退之后,则沉迷山水诗文之中。与此相关,两人在诗学上也几乎是针锋相对,一个主张风雅格调,一个则提倡性灵。

  在袁枚看来,“诗者,人之性情也,性情之外无诗”[10],“自三百篇至今日,凡诗之传者,都是性灵,不关堆垛”[11]146,“诗者由情生者也。有必不可解之情,而后有必不可朽之诗”。以为诗歌是人的性情之外化,凡诗歌都必须出于性情,必须写性情,若无性情,则不能称为诗,即便披上诗歌之名,也不能传之久远。当然,他所说的性情或性灵,并非沈德潜曾说过的那种尚未发动的中正平和性情,而是指已经萌动的人性、人情与人欲。他明确指出“情所最先,莫如男女”[12]527,与此相关,他的性灵说对“关乎人伦日用及古今成败兴坏之故”并不感兴趣,他关心的重心乃是与“人伦”相对的童心、个人、自然、生命,是生命与情感的感动与兴会,尤其是灵机的一动。在他看来,诗歌中的情是真的,人伦道理则近于伪。因此他特别强调“诗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13]74,“诗者,各人之性情耳……无自得之性情,于诗之本旨已失矣”[14]286,“作诗,不可以无我”[15]216,又说“我诗重生趣”[16]445。即使是他早期一些反映民生疾苦、揭露黑暗现实的诗歌,也不是出于教化目的,而是源于对生命的关怀。正是因为此,他对沈德潜《明诗别裁集》不选王次回(王彥泓)的艳诗大不以为然,特地写作了《再与沈大宗伯书》与之讨论。由此出发,在古今问题上,他以为“诗有工拙,而无今古”,“不可貌古人而袭之,畏古人而拘之”,因为“性情遭际,人人有我在焉”[17]283,《随园诗话》论古人篇章约占十之一,时人篇章约有十之九,也是这种诗观的反映。在“才学识”方面,他虽然也说“作诗如作史也,才学识三者宜兼”,但真正强调的还是“才为尤先”,尤其反对食古不化,反对以诗考史证经,他语带讥讽地说:“抱韩、杜以凌人而粗脚笨手者,谓之权门托足;仿王、孟以矜高而半吞半吐者,谓之贫贱骄人……故意走宋人冷径者,谓之乞儿搬家……一字一句自注来历者,谓之骨董开店”(《随园诗话》卷五)。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