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论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变革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3-07 14:05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刘玉杰
分享到:

 

  摘要:文章介绍了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变革历程,在讨论国民经济核算意义的基础上阐述了当前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发展措施。

  关键词:国民经济核算;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国民账户体系

  中图分类号:F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4)04-0166-02

  我国经济核算体系在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适应宏观调控与经济管理的需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MPS模式阶段;二是MPS向SNA的转换阶段;三是SNA模式阶段。

  1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程

  1.1我国MPS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TheMaterialProductSystem),简称MPS,它是为国家计划经济的管理服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苏联帮助下按照MPS模式开始建立。1952年,国家统计局对社会总产值核算从工农业总产值核算,扩大到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建筑业五大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核算。1954年,国家统计局按MPS模式开展了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消费、积累核算,为国民收入积累率和国民经济总量指标等提供重要资料。1956年,国家统计局全面实行MPS体系,编制社会产品和国民收入的生产、分配、再分配平衡表等,正当刚起步时,恰逢“大跃进”时期,很多平衡表被叫停。“文化大革命”后,国民经济核算工作相继恢复,重新收集整理资料,但未完整的实现MPS。

  1.2MPS向SNA体系的转换

  国民账户体系(TheSystemofNationalAccounts),简称SNA,它是为国家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服务。1985年,国家统计局第一次统计核算SNA体系中的综合性指标GNP。1992年,我国研究制定了《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试行方案)》。此方案中,确定了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概念、分类,核算的原则、框架、内容,表现出两种模式混合的特征,既有MPS体系的内容,也有SNA体系的内容,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从MPS向SNA体系进行过渡。

  1.3我国SNA体系的开展

  首先,1993年,联合国通过决议取消MPS,全球通用SNA体系,因此MPS通用性与国际比较性日益消亡。其次,1992年党的十四大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国民经济核算的发展扫清理论上的障碍,使MPS失去生存条件。最后,MPS难以满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不适应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需要。综上所述,为了适应形势的变化,我国2003年颁布《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2)》,全面覆盖了国民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国民经济运行的主要环节,基本满足了经济转型期宏观管理的需要。

  2国民经济核算的意义

  国民经济核算反映的是国民经济运行状况,是以国民经济或社会再生产为对象,进行全面系统的宏观核算。在国际关系上,国民经济核算是裁定我国应享受的优惠待遇与应承担的国际义务的参考标准;在宏观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核算通过科学的核算原则、方法、指标来反映国民经济运行过程,为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宏观经济政策提供重要的依据;在社会生活方面,国民经济核算所反映的是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为居民消费和投资提供参考依据;在企业决策上,国民经济核算给企业的投资方向、决策提供导向作用。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