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江苏省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的区域比较(2)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4-25 15:11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王敏琴
分享到:

 

  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就业偏离度)来判断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的变化趋势。就业偏离度体现了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匹配度,通过各次产业的就业偏离度取值,从理论上判定该次产业对劳动力的挤出或吸收。观察近10年江苏省各县市的就业与产值比重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到:第一产业就业偏离度较低,不足0.5,意味着该产业始终存在着劳动力迁出的巨大压力;而第二产业就业偏离度自2002年以来维持在1.2的水平之上,一直存在吸纳劳动力的需要,但逐年却有所降低,体现工业化后期该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递减要求;第三产业就业偏离度居于两者之间,总的看来更接近1的理想水平,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较为稳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较为匹配,同时自2005年以来有缓慢的增长的趋势也表明该产业发展对于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第三产业吸纳劳动的能力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数据表现如图3。

  产业就业弹性将产业发展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一步量化。通过江苏省各产业就业弹性值可解读出以下信息:第一产业就业弹性值基本为负数,表明在工业化过程中第一产业的增长对就业以“挤出”效应为主,但2010年,尤其是2012年该弹性值出现正数,说明在一定的经济形势和产业政策下,第一产业对劳动力就业同样也可以具有一定的吸收作用;第二、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值基本为正数,但其平均弹性值仅为0.49与0.25,且从图4的数据表现看,其弹性数值均逐渐趋于0,说明现阶段通过二、三产业增长形成对就业的拉动效应不明显。扭转这一趋势需要在发展二、三产业的过程中转变思路,通过结构性的调整来为产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劳动力需求动力,通过保留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新兴产业发展空间尤其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来吸纳更多的剩余劳动力。数据表现如图4。

  (二)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的区域比较

  由于资源禀赋、区位差异、历史发展等原因导致江苏经济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结合地统学的研究方法,以地理区域的角度考察三次产业发展中对劳动力吸纳问题。本部分研究依然沿用之前的4个比较指标,并通过4分位法以空间聚集的方式来展示江苏三次产业劳动力吸纳能力和效率的全貌以及分布的热点区域。需要说明的是,自2002年以来,江苏省通过撤县并区的方式对江苏全省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如2012年10月吴江市撤市建苏州市吴江区,2011年11月江都县撤县建扬州市江都区等),从保证数据口径范围的要求,本文对各年份的区域指标都按2012年年末的行政区划做了重新计算。

  以近期的就业人口总数看产业发展中的劳动力就业分布问题。以市辖区为中心的就业人口集中分布特征愈发明显,并依赖其综合实力影响向外辐射。通过4分位法对江苏整体及三次产业在市县的就业情况加以考察,并结合空间地理的方式展现其热点区域,则这些热点区主要集中在四个区块,即“苏锡常”、“南京-镇江-扬州线”、“淮安-宿迁线”及“徐州市辖区”4个区块。但从三次产业的劳动吸纳能力看,三次产业的就业人口分布差异非常明显。第一产业的劳动人口主要分布在“徐州-宿迁-淮安”线并以市辖区为中心加以聚集,属于传统的农业区;第二和第三产业就业人口集中趋势较为相似,皆以长江为界向南集中在“苏锡常”、“南京-镇江-扬州线”这两个地理区块上,尤以“苏锡常”为最。

  从劳动生产率水平看,伴随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加之以优越的地理环境、先进的技术和雄厚的资本支持,再加上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有限,“苏锡常”地区以高效率的人均农业产出领跑全省,以昆山和丰县比较为例,2012年昆山人均农业产值达11.587万,而丰县仅为1.553万元。这样的效率差异也表现在第二和第三产业的产出效率上,除徐州市作为老工业城市在第二产业依然表现坚挺外,二、三产业高效率的热点区集中在“苏锡常”与“南京—镇江—扬州线”这两个地理区块,以昆山和洪泽县为例,昆山第二产业的人均产出值是洪泽县的7.00倍,而第三产业产出值则是4.19倍。

  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就业偏离度)看劳动力就业的热点区域。依据上文提到的判别标准,第一产业虽然在淮安区、东海至响水段有聚集的效果,但由于总的偏离度都较低(仅响水县2003-2006在数值1.05-1.11之间),因此可认为,江苏全省范围都存在农业劳动力的挤出效果,农业剩余劳动力存在依旧。第二产业的热点区域集中在“淮安-滨海”间大片地区、“徐州市辖区”及“盐城-兴化”三个区块,且偏离度较高,对劳动力有明显的吸收作用(如涟水县2002-2012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平均值达2.29),与此同时, “苏锡常”等工商业较为发达的苏南地区其比较劳动生产率水平则普遍接近1的理想水平,存在较明显的饱和状态。这一方面体现了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在发展第二产业中陷入阶段性瓶颈问题而缺乏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也体现了二、三线城市在非农产业的二次产业发展中对劳动力有旺盛的需求,改变了劳动力市场转移纯粹向大城市集中的趋势。在第三产业发展版图中,其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南通市市辖区”与“宿迁市市辖区”(含两个其市辖区周边县市)的两个区块,而“苏锡常”等发达地区亦有一定的劳动力吸附力。

  从产业就业弹性看劳动力就业的热点区域。第一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集中在“南通市市辖区”、“扬州市市辖区”以及盐城周边的“大丰-射阳”区段所组成的三角区域,其区域间的就业弹性值较高,表现为吸收劳动力效果。第二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集中两个区块,且相对较为集中,分别是“无锡-宜兴-溧阳”和“盐城市市辖区”及其周边县市两个热点区域。这些热点地区的经济增长会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数值越大效果越显著。以无锡为例,其年均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达到0.44,则经济每增长1%将带来额外0.44%的劳动力吸纳能力的提升。除此以外,其他各县市、地区普遍的弹性值为负,其第二产业的增长并不能带来劳动力就业水平的提升,其中,以徐州、淮安及周边县市表现尤为突出,说明第二产业对于就业的吸纳作用几近饱和。第三产业就业吸收劳动力的热点区域除昆山、扬州市辖区等较为分散的少量区域外,主要集中在以“盐城-泰兴”为中心区域的地理区块上,其弹性平均值虽然不高,但覆盖面非常广泛,通过发展第三产业促进就业是各个区域的可行之举。

  结论

  总体上看,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持续下降,并因此促进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快速上升,缩小了产业间劳动生产率的差距,提升了全社会的劳动力资源利用效率。第一产业各项指标相对平稳,新型农业产业化政策将会增强第一产业对于劳动力的吸收能力。第二产业依然是劳动力吸收的主力军,但其对于劳动力的需求正逐步减弱,产业增长带来的“就业创造”几乎耗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稳定,趋势明显,且就业与产业发展匹配度较理想,但其所占比例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本该具有的强“就业创造”能力尚未体现出来。

  从区域分布看,产业集中与产业水平的高低会影响劳动力在不同地区、三次产业间的流转,并以相对聚集的状态带来劳动力在不同产业的就业分布形态。从长期来看,第一产业虽然就业比例持续降低,但依然是劳动力挤出的主要源流,通过发展二、三产业(尤其是苏中、苏北地区的二、三产业)有助于充分吸纳这部分劳动力。当然,也应该看到现代农业对于劳动力吸收能力的提升现象:通过加强农业投入,也可实现劳动生产率提高前提下的农业人口自我吸收。

  苏南地区由于工业化较成熟,就业弹性值较低且劳动力就业的偏离度趋于理想值,相对以往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所降低;苏中地区,在当前工业化的过程中,其区间的聚集效应比较明显,尤其是以盐城为中心的沿海地带,其二、三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其第二、三产业间的聚集将是未来行业发展的热点,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较为突出。苏北地区曾经由于历史上经济实力、技术、环境等的影响,发展较为缓慢,但在第一产业集聚了较多的人力资源,并拥有广袤的土地资源,未来在城镇化的道路上将更具活力和持久力。

  参考文献:

  1.王桂新,毛新雅,张伊娜.中国东部地区三大都市圈人口迁移与经济增长极化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

  2.张永鹏,城市吸纳农民工的演化规律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11(1)

  3.曾湘泉,陈力闻,杨玉梅.城镇化、产业结构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吸纳效率[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4)

  4.吴靖.多维视角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城镇形态[J].宏观经济研究,2010(8)

  5.徐凯,薛继亮,梁寿超.建筑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2009(10)

  6.李宁,丁四保、谢景武.老工业基地城市对农村劳动力吸纳力的研究[J]经济地理,2003(3)

  7.栾维新,宋薇.我国海洋产业吸纳劳动力潜力研究[J].经济地理,2003(7)

  8.王青云.应把县城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载体[J].宏观经济研究,2009(10)

  9.姚海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研究—以住宿餐饮业增长为切入点[J].浙江学刊,2012(1)

  10.杨秋明,姜海蓉、魏丽.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协调性及其影响因素[J].企业经济,2013(3)

  11.战 磊.产业发展与人口就业协调共进研究[J].人口与发展,2008(3)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