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库

教育   经济   科技   财会   管理   
医学   法学   文史   工业   建筑   
农学   水利   计算机   更多>>
 首 页    论文大全   论文精品    学术答疑    论文检测    出书咨询    服务流程    诚信通道    关于我们 

充分发挥产业转移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作用

人气指数: 发布时间:2014-05-29 16:27  来源:http://www.zgqkk.com  作者: 韩晓东
分享到:

 

  近年来,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速度有所加快。国内承接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的区域,往往也是城镇化建设的相对薄弱区域,二者存在着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当前应充分发挥产业转移在城镇化过程中的带动作用。

  一、城镇化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城镇化是指二、三次产业在城市集聚,农村人口不断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使城市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城市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向农村扩散、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向农村普及的发展过程。城镇化是人口集聚的过程,城市经济的特征是空间密度高、商品和服务专业化。产业的发展可以使得人与人、物与物、企业与企业之间产生了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这个关系的载体体现为城市。

  美国经济学家诺塞姆认为,城镇化水平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中,会出现两个拐点。在城镇化率没有达到30%之前,发展速度比较缓慢,每年大约增长0.2个百分点左右。如我国从1949—1970年,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1—0.2个百分点。当城镇化率超过30%的时候,则进入快速发展期,城镇化率每年升幅可以达到1.5—2个百分点。这一阶段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带动力量为工业化。工业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加剧了人口流动,带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建筑业的发展,从而提高城镇化水平;当城镇化率高于60%,发展速度重新趋于放缓,这一阶段的城镇化主要带动力量为第三产业。

  有研究表明,经济增长与城镇化水平呈现明显的正相关。与之相比,产业集聚、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水平的相关度更为明显。一个区域的产业集群发展越完善,吸收劳动力的能力越强,城镇化水平就越高。

  二、产业转移对城镇化的促进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但与工业化程度以及国际平均水平相比,仍然较为滞后,并体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6%,2011年城镇化率为51.3%,城镇化率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有着密切联系。如浙江省2012年城镇化率为63.2%,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近10个百分点。据学者测算,目前浙江省90%以上的市区县都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产业集群区,地方产业集群与城镇化水平的相关性达到了80%以上。也有的经济大省城镇化率偏低,如河南省2012年GDP总量排名全国第五,城镇化率仅为42.2%,这种“反差”与该省经济外向度不高、产业集聚和就业吸纳能力不强有关。

  从国际经验看,当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推进时,经济增长的带动效应最为明显。英国在1700年的时候有56%的人口从事劳动生产,在工业革命带动下,19世纪末降到了16%。美国在1820年时有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1890年这一比率降到了38%。而缺乏产业支撑的城市化,往往容易陷入“伪城镇化”或“过度城市化”。如阿根廷、乌拉圭等国城市化率均为90%左右,但其城市化并非受工业化的带动而导致的,而是国家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忽视造成的。这些国家进入城市的往往是农村的最贫困人群,导致城市失业问题严重,“贫民窟”众多,反而阻碍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开始出现产业转移现象,承接产业转移的目的地既包括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孟加拉、尼日利亚等亚非国家,也包括中国的不少中西部省份。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我国稳定外贸增长、促进就业具有积极作用,我国应当避免产业流失,实现城镇化与产业转移的双向互动。尤其是河南、四川、安徽、江西等劳动力输出大省的城镇化率均低于50%,产业转移对城镇化的带动空间相当明显,对于我国城镇化可以起到现实的促进作用。

  一是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带动经济社会发展。安徽省商务厅提供的数据显示,与东南沿海地区相比,安徽省的水、电、气、工人等生产要素综合成本要低20%以上。多数企业享受到了用地、水、电等方面的优惠。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相比,中西部省份的地方政府给予企业的实际支持更为有力,产业配套、交通、工人熟练程度、产业承载能力也更大。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0-1501-6272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咨询电话:18015016272 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换成@)
本站郑重声明: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 并不意味着本站认同。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请核实,风险自负。
部分作品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或相应的机构   若某篇作品侵犯您的权利,请来信告知.版权:周口博闻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3 . 期刊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