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企业—社会—政府的大学毕业生再教育顶层设计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资源整合,强调教育制度的顶层设计,对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源的质量进行过程管理,认为真正落实好科教兴国战略,必须建立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体系,实现学校、企业、社会和国家教育的无缝对接,对我国高等教育进行以市场、企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深化改革,真正走出适合中国特点的和国际化要求的教育现代化新路径。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再教育 资源整合 人力资源 改革 创新
在信息时代的严峻挑战面前,高等教育改革迫在眉睫。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成品率低、成才率低已经成为一种“公害”,严重地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目前所谓的终身教育远水难解近渴,使大学毕业生迈出校门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严重断乳,青黄不接,以至良莠不齐,真正成才者又有几何?
以我国教育的实际,在较短时间内扭转其滞后局面恐难其成。照搬外国终身教育的做法,由于条件、规模、水平等方面的限制又岂非易事?实际上,终身教育之“终身”在时空跨度上是一个宏观概念;其“教育”在标的指向上是一种战略思考。需要有多种形式、多种方法、多种渠道、多种层次的分解与变通,使其更具操作性和可行性。于是,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便可以而且能够成为一个既不容忽视而又切实可行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本文就该课题构想的科学性及实操性做一些思考。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构想:来自三点一线的动态分析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具体构想是,大学毕业生在毕业离校后的一段时间内,可以设定为三至五年,其空间范畴是以毕业生所在单位而形成辐射网络。教育的实施主体是母校、毕业生所在企业、毕业生所在地大专院校(也是母校)及科研院所、当地政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教育的任务是指导和帮助大学毕业生缩短适应期,将学业(专业)与实际迅速交割,以利多出人才、快出人才;教育的功能是使毕业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以从未有过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加速知识转化、知识更新的速度。可以在随时随地“补血”“吸氧”的基础上,以更夯实的功底、更卓越的才能建功立业。
大学、企业、毕业生这三个点现在是散点。如果用一条红线贯穿,就成为三点一线的科学设计。将大学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可以走出资源整合、知识集聚和教育升级的新路,但是目前的现状实在令人惋惜。
(一)毕业生成才难
目前教育体制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难点并由此造成了学生们的一个更难填补的“空白”—从校门到校门。于是,大学毕业的学生无论生活阅历、社会经验还是实践能力等等,一般是处在蒙昧状态。尽管大学里有了生活自理、短期社会实践等的锻炼,终因严重的先天不足,还是摆脱不了一身稚气。同样,由于应试教育的局限—从书本到书本,使自认为“学富五车”的他们,总也难达才高八斗的境地。于是不得不在毕业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进行补课。恰恰是在这补课过程中,由于教育不能及时到位,常常使学生处于两难境地。
一是适应难。在新环境里,从理论到实践,从生产到生活,在人际关系、社区关系等诸方面,他们难以适应,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荷。摇身陡变“社会化”者有之,躲进“外套”心灵闭锁者更有之。唯有少数人,能够在艰难的探索中、失败的困惑里,实现蜕变,成为新人。这种种情况,令人忧心忡忡 。
二是成才难。由于毕业后一下子被推向社会(更时髦的说法是推向市场),他们在成才道路上面临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所学能否为其所用?如不能用,即那些不得不改行、跳槽等人在学习新知识,产生新理念的方向在哪里?既使能用,应用所学的方法是什么?即怎样少走或不走弯路在短期内适应新环境的要求而成为该行业该领域的创造性人才?也就是说,不实行大学毕业生再教育,毕业生在毕业后的三至五年时间里,立刻显现出他们在成才方面智力的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的“贫血”状态,进而导致“休克”。常常是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处境里,随遇而“安”,自生自灭。这种种现象,是个明眼人随处可见的现实。只不过是司空见惯罢了!
(二)高校大弊端
由于教育体制的弊端,高校在其功能上有一个严重缺陷—将学生推出校门后置之不理。每年新生招进、老生放出,吐故纳新,周而复始。学生的质量如何评估?考试也!而真正的考试—经实践检验的学生质量如何?高等教育的成品率和废品率的比例是多少?应该如何测算?这是一个令大学难脱其咎的损失,是高等教育在其功能上的严重缺陷。当然,有的学校通过一定而有限的反馈,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这种缺陷造成的损失,但难以从根本上祢补其缺陷。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高校的触角能否从三尺门里伸到三尺门外,在更广大的空间里,在更顺延的时间里,以毕业生再教育为渠道,实现人们早已企盼的高校教育功能的再造?
(三)社会教育大空白
在信息社会里,不可阻档的是学习化社会的春风扑面。在隐性教育、社区文化、企业文化等形式愈加发展的形势下,有没有一种或几种对象非常明确、功能十分单纯、操作较为简单的教育模式,为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设立必要的课程,建立可行的制度,有针对性地指导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完成从呀呀学语、蹒姗学步再到羽翼丰满、如日中天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一环紧扣一环的完成终身教育的伟大战略?没有!无论是构想,还是理念。更谈不上实现。这与我们建设两个文明,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质的伟大任务相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遗撼。而我们要大声疾呼的是,这种遗撼还要存在下去多久?
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的实施:基于资源整合的四位一体顶层设计
多少年来,我们为人才的脱颖而出煞费苦心,为人才的浪费痛心疾首。大学毕业生再教育由于其独有的“补血”、“器官移植或再造”功能,并在一系列机制的作用下,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经过“回炉”而再加锻造的合格品。由于母校、社会、用人单位等的通力合作,对大学毕业后如何安身立命,创业成才,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加以指导和帮助,他们便可以由自在状态转向自为状态。这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机会,谁都会紧紧抓住的。
(一)大学毕业生再教育促进大学的功能再造
在信息时代和全球经济的挑战面前,大学无疑是科技现代化的前沿。而目前的大学在教学和科研方面严重滞后发展。以教学为例,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是重大课题。如何解决,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实现这个转变的最大难点是,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素质的学生?包括学校领导、任课教师、学生自己和有关方面,谁能讲得很清楚?又以科研为例,大学里的科研成果常年被束之高阁,在科技推广、技术应用上也是举步维艰。如何打破这种窘境,战胜这种尴尬?这就需要大学毕业生再教育。
期刊库(http://www.zgqkk.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无关。投稿辅导_期刊发表_中国期刊库专业期刊网站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投稿辅导服务咨询与期刊合作加盟
陆老师联系QQ:
蒋老师联系QQ:
刘老师联系QQ:
联系电话:18015016272
17327192284
投稿辅导投稿邮箱:zgqkk365@126.com
期刊推荐
- 《课程教育研究》 旬刊 国家级
- 《网络空间安全》(信息安全与技术)月刊 国
- 《价值工程》旬刊 国家级 科技统计源期刊
- 《高教论坛》 月刊 省级
- 《法制与社会》旬刊 省级
- 《中国教育学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语文建设》 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中国绿色画报》 月刊 国家级
- 《社科纵横》季刊 社科类优秀期刊
- 《求索》月刊 14版北大核心期刊
- 《财会月刊》旬刊 14版北大核心
- 《艺术品鉴》 月刊 省级
- 《中华建设》月刊 国家级 建设类优秀期刊
- 《教学与管理》旬刊 北大核心
- 《当代经济》 旬刊 省级
- 《新课程研究》旬刊 省级 教育类优秀学术期
- 《文教资料》 旬刊 省级
- 《学术界》 月刊 双核心
- 《吉林教育》旬刊 省级 教育类学术期刊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继续教育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期刊
- 《财经界(学术版)》半月刊 国家级
- 《电影评介》半月刊 14版北大核心
- 《公路交通科技》 月刊 北大核心
- 《新闻传播》月刊 省级 新闻类优秀期刊